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86处,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现予公布。
芰塘金金氏宗祠

芰塘金金氏宗祠位于龙游县罗家乡,年代为明、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门源古建筑群

三门源古建筑群位于龙游县石佛乡,年代为明、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门建筑群

龙门建筑群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山乐堂位于龙门镇龙门五村,建于民国。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两坡硬山顶,观音兜墙,为走马楼台门屋,由院门、前厅、天井、厢房、正厅、后天井与后厢组成。占地面积490.05平方米。天井四周木雕工艺,层层叠叠,琳琅满目。檐柱牛腿圆雕狮子、人物故事图案,“和合”、人物瑞兽雀替,檐下有垂柱。天井四周梁枋、夹缝板等用深浅浮雕套用工艺,有渔渎耕樵《三国》故事,刀…[详细]

深澳建筑群

深澳建筑群位于桐庐县江南镇,年代为明至民国。深澳村的古建筑有历史悠久、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和设计精致的特点。踏入深澳村,沿着爬满青苔的石板路,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就这样随着慢悠悠的脚步被一步一步地踏出来了。深澳村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南宋初期,主要由申屠氏迁居桐溪而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申屠氏先人有着非常先进的理念,他们在规划村落建设之初就首先规划了村落的水系。深澳村民依水而居,应家…[详细]

宁海石碾群

宁海石碾群共7处10座(只),时代跨度为明——民国时期,分别位于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茶院乡寺前王村、许家山村、深甽镇岭下村、力洋镇力洋孔村、一市镇东岙村和越溪乡梅枝田村。其中西岙村四座,其他各村分别一座。2012年3月26日,宁海县人民政府公布西岙石碾、许家山石碾、领下石碾和力洋孔石碾为宁海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宁海石碾群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周家古建筑群

潘周家古建筑群位于浦江县檀溪镇,年代为明、清。潘周家村,其实是两个村,一个叫潘家,一个叫周家。由于两个村庄已经连在一起,所以有了潘周家村的合称。据家谱资料记载,周家是宋朝时从杭州迁来,距今已有770多年。潘家是明朝时从古徽州迁来,已有410余年历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潘周家村现已有500来户人家。潘周家村位于浦江和桐庐临交界的北部山区。令人称奇的是,此地却平生一块山间平原,视线开阔。当地农民称之为…[详细]

天凝古桥群位于嘉善县天凝镇,年代为明、民国。大通桥位于天凝镇镇东村林家埭东侧。桥中孔两侧刻有“光绪七年(1881)重建大通桥”。2010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通桥占地59平方米,为五孔石板平桥,南北走向跨林家埭港,桥长32.9米,桥面宽1.8米,桥面有三块长条石铺成,桥墩及桥基用条石垒叠,有栏杆及6对望柱,北有9级台阶,南有8级台阶。该桥年代较久远,保存基本完整,且五孔桥梁在嘉兴地区保存较少,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安澜桥位于天凝镇洪溪社区中新街32号南。2010年5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该桥占地54平方米,为三孔石板平桥,南北走向跨洪港岸港,桥长18.8米,桥面宽2.4米,桥堍…[详细]

泽随建筑群

泽随建筑群位于龙游县塔石镇,年代为明至民国。泽随古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至今仍保存着128座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有宗祠、民居、店铺、古井、池塘等。这些建筑环两个湖而建,整体呈八卦状。村中主姓徐,另有一姓王。徐姓祖先曾在村中建有总祠堂徐氏宗祠和十三栋支祠堂(厅)。只是,徐氏宗祠已经被改为大会堂,而十三栋支祠堂(厅)也仅存塘沿厅和龙穴厅两处。另有两处支祠堂遗址尚存。走在被保留下来的青石子路上,记者环游…[详细]

志棠建筑群

志棠建筑群位于龙游县横山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志棠村位于龙游、兰溪、建德三县交界处,以北面的天池山为靠山,东南以大麦山为案山,模环溪流经西南,建村选址契合堪舆布局。据考证,志棠原名“梓塘”,村前有一口很大的水塘,塘边长有一株巨大梓树,因而得名“梓塘”,后衍变为志棠。据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由寿昌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迁…[详细]

回山建筑群

回山建筑群位于新昌县回山镇回山村,现存较好有敬胜堂、攸宁堂、杨成斐台门、直游天地台门、小饮轩台门、高台门等十几个古建筑。回山村的众多历史遗迹,包括民居、书院、店铺、塘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研究传统村镇聚落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重要例证。也是研究传统村镇科学布局和规划设计的典型代表。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南门历史街区建筑群

大南门历史街区建筑群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年代为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桥书屋

二桥书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年代为清。二桥书屋修建于清代中叶,是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二桥书屋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四字。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这间不可多得的清代私塾,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福桥位于运河街道南栅口社区南栅口22号东南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7年,长福桥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体外扩约20米,西侧至本体外扩约23米处,避让现状建筑,总面积为3865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90米处现状路缘石线,避让现状建筑,总面积为18034平方米。…[详细]

场口曹氏宗祠

场口曹氏宗祠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翙岗古建筑群

翙岗古建筑群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引坑钟氏大屋

引坑钟氏大屋位于桐庐县新合乡,年代为清。引坑钟氏大屋,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大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后逐步扩建,直至清末形成目前的规模。近年来,大屋除延续原先的祭祖空间、公共厅堂功能之外,结合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等主题,成为公共文化、红色研学等活动场所,举办了新合索面文化节、大地艺术节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同时作为新合乡最大的古建筑对外开放展示,成为新合乡一个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在带动当地经济发…[详细]

两浙公所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年代为清。两浙公所位于富阳城内原后河之南、洽义桥之北(现后河及桥已毁),现为富阳镇市心路78号。两浙公所始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绍兴籍商人王辉祖集资创建,为浙东、浙西靛业、洒业、南货业因公聚议之场所,故称“两浙公所”。因正殿曾供奉关公神位,又名武圣宫,后遭兵炙。光绪二十年(1894)修复。“两浙公所”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后厅、两侧厢楼组成。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

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围有保佑观,曲辕坊,瑞光楼,常乐寺等历史遗迹。宗祠黑墙青瓦,乌漆台门。大门朝西,门楼瓦脊呈元宝形而微翘,两头刻有吉祥图纹。黑边白墙嵌立体篆书“沈氏宗祠”。宗祠原有头门、中厅、大厅,通进深28.4米,宽12.90米。现头门、中厅已圯。其地面由石块、石板、错逢平铺成或改为绿地。仅存的大厅…[详细]

十三洞桥

十三洞桥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湖山村董家自然村,桥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我区最长的多孔石梁桥。 该桥基本为东西走向,横跨于广德湖旧址湖沟的湖泊河上。全长53.31米,宽2.2米,桥墩高近6米,由十三个桥洞组成,故称十三洞桥。于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洞桥的桥面用长石铺砌而成,桥面中心微微拱起,桥身两端原有步阶石各三级,现被水泥路面覆。桥栏石两侧各一孔一石,中孔各刻“十三洞…[详细]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