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内邱县城西小马河上游,有三圣庙一座,即牛王庙,它位于内邱城西13公里王交台村南一土丘上,现存为清代建筑。大殿中间供奉着牛王、五道、土地三位神仙(民间也称“三圣”),牛王居中,五道在左,土地在右。三圣下边是牛王爷的两位助手,左边是专司牛马等牲畜疾病的专职兽医赵医生、右边是专司放牛、训牛的牧童小张。据当地老百姓讲,牛王原是一名道士,因看重这一风水宝地,长期在此修行,尤其对牛马等牲畜情有独衷,关爱…[详细]
尧山城址位于隆尧县城正西偏南6公里的尧城镇地下,面积约1平方公里,北邻泜河,西北4公里为尧山、宣务山,正西1公里为明代以前的泜河故道。此地唐代以前为较大的村镇,隶属柏人县管辖。唐天宝元年(742年)柏人城废于洪水,迁县城于此,更名尧山县,经历360多年的繁荣,至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该县城又被洪水淹没。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现今尧山城北200米处修路曾在地下挖出过城墙垛口及锅灶遗迹;七十年代修地道…[详细]
柏畅城遗址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东柏畅村西南山坡之上,系战国至汉时期的一个处古城址,又称柏畅侯城,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柏畅城城墙依山势高低而筑,墙系系夯基而成。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800米,面积约400000平方米,城墙西、南两面斯续尚存,北面和东面已被平掉。在柏畅城址内外,绳纹砖瓦和碎陶片俯拾皆是,当地农民耕地时,不断发现铁剑、三校铜镞头。从…[详细]
西镇李氏墓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西镇村。文物级别:省级批准时间:1993年7月15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东10公里西镇村西北50米处,有一处北齐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为1号墓,中为2号墓,西北为3号墓,东北为4号墓。1、2、4号墓1975年均有封土,3号墓封土早年即不复存在。1975年冬,当地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挖去1号墓部分封土及2、4号墓全部封土。2号墓墓顶被压塌,后被生产队取砖拆毁。4号墓被挖…[详细]
大成殿是文庙(又名孔庙)的主要建筑。《顺德府志》记载:顺德府文庙“建自唐,寻废”。顺德府文庙大成殿原名为“文宣王殿”,唐开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自此全国孔庙的主殿皆被称为“文宣王殿”。“大成”取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孟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贤之成”,下诏将“文宣王殿”…[详细]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与“东大寺”的开元寺东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 天宁寺原占地40余亩,有前殿、大殿和后殿,配有钟楼、鼓楼、碑林等建筑群。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天宁寺前殿,该殿重修于元朝初年,是我国北方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详细]
江浩故居是玉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玉田县城东南12公里的散水头镇北刘家桥村西侧,东距乡间油路0.5公里,北望京秦铁路10公里。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水源丰富,环境宜人。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浩生于1880年,卒于1931年,原名江文浩,是中国0早期革命活动家,0玉田县地方组织创始人,早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详细]
时代:旧石器时代孟家泉旧古器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城东石庄村北,北依京沈公路,西临荣辉河,南靠京秦铁路,周围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村庄稠密,景色宜人。遗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75米,原为一水域广阔的水泉,也是荣辉河源头之一,八六年水泉出现干涸现象,时有群众挖山取土,发现龙骨,即动物石,为此被确定为旧古器时代文化遗址。一九八六年六月,中国科学院与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李毅来孟家泉,同市县文物部门共…[详细]
西寨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96200平方米。发现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重要遗迹现象,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遗物近5000件。遗址大体可分两期,一期遗存年代稍晚于兴隆洼文化,而与上宅中期早段及新乐下层文化大体相当;二期遗存年代与赵宝沟文化大致相同。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详细]
封山寺遗址位于建昌营镇前窝子村南500米的高台地上,西距冷口沙河约300米,南临大陵山,东临马坟。遗址土壤为黄沙土,呈不规则方形,最长端为180米,最宽端约120米,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现整体保存完好。遗址文化层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堆积厚,土质较软,成灰褐色,包含遗物丰富,文化层厚1—2.5米。在台地四周断崖上暴露多处灰坑,地表有较多陶器残片和少量石器。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镰等;陶器中的…[详细]
潘家戴庄位于滦南县的北部,距县城8公里。1942年12月4日,路南八路军基干队在程庄一带活动。驻张各庄日本骑兵队长铃木信得密报后,立即集合日军、特务、伪警备队250余人,当夜12点向程庄进发,企图将八路军基干队一网打尽。然而,八路军基干队闻讯转移到潘家戴庄,并袭击了前来围剿的日军马队后,又迅速转移。铃木信围剿扑空,又遭袭击,气急败坏,遂命令全部人马杀进潘家戴庄,进行报复。他们端枪、持棍挨门挨户喝令…[详细]
原唐山十中地震遗迹位于唐山市路南区原十中学校院内。1966年唐山7.8级地震后, 在极震区地表产生了大量构造裂缝,由一系列雁状排列状的小裂缝构成了一条长8公里、宽30米的发震构造带,方向为北东30度,最大水平错距为2.3米, 十中院内的土表错动是上述裂缝之一。其院内的房基、小路分别被2条相互平行、方向为北东50度的裂缝错断,水平错距1米,垂直错距0.5米。地下排水管和厕所, 被另一条方向为北东40…[详细]
机车车辆厂地震遗迹位于唐山市路南区唐山机车车辆厂老厂南院,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 分东、中西三跨,东跨长150米,宽18米,高15. 61米;中跨长162米,宽18米,高12.22米;西跨长144米, 宽24米,高12.45米。该遗迹地基为砂质粘土, 采用钢筋混凝土杯型柱基,共118个·其中部以北基底标高均为地平负1.7米,中部以南基底标高由西向东依次为地平负2.3米、3.5米、…[详细]
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地震遗迹位于唐山市路北区。1993年7月15日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地面变形,翻沙冒水,公路开裂,铁轨弯曲,井架倾斜,河道阻塞,百年工业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灾情之重,损失之大,历史罕见。震后,经国务院批准,保留了7处地震遗址: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详细]
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地震遗迹位于唐山市路北区。1993年7月15日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地面变形,翻沙冒水,公路开裂,铁轨弯曲,井架倾斜,河道阻塞,百年工业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灾情之重,损失之大,历史罕见。震后,经国务院批准,保留了7处地震遗址: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唐山陶瓷厂办公楼、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唐…[详细]
天宫寺塔位于丰润区城西南1.5公里原天宫寺旧址。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遭地震破坏。1987年重修时,从塔残部分7—13层发现有两个塔心室及塔内保存的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木板刻经数卷,鎏金铜佛5件,文殊普贤石像及陶器、瓷器等。现管理机构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文物管理所。据载,天宫寺建于辽清宁元年(1055年),系盐监张成购地而建。清宁八年张成之子又于寺西北角高台之上建塔。天宫寺塔是原天宫寺的…[详细]
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详细]
禅林寺舍利塔位于河北赵县高村乡西大里寺村,距县城约二十公里。古塔建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全称“禅林寺主持普明净慧大宗师桂嵓和尚舍利之塔”。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经颠簸终于来到西大里寺村,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很快找到古塔,然而原址仅存有古塔的须弥座部分,原来94年古塔曾经被盗,周围村民听到动静吓走了盗贼,部分古塔构件被盗贼带走,还有一部分拆下没来得及带走的塔身现存放于村民家中,后来这…[详细]
宋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宋村东北隅,太平河由东南流过。包含了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2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1.48米。多年来,群众取土不时发现周的遗迹遗物,出土有石质的斧、刀、凿、蚌刀和铜质的戈、镞、矛、豆、薰炉、编钟等。1958年后曾因取土破坏过一个车马坑遗址,又陆续发现銮铃、轴头、马衔和马骨骼等。1975年在遗址西段发现殉葬有两匹马的大型车马坑和一些春秋墓,陕西省、户县文物部门清理出许多重要文物。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