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湾老屋

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一组,三峡坝区内。杨家湾老屋始建于清干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年间(1820~1850年)扩建。老屋为砖木结构,长方形平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七个天井。明间及主要厅堂为穿斗式木构架,其它房屋则为硬山搁檩式。青瓦屋面,屋面组合错落有致,封火墙及前后檐风格独特。明间大门上有披檐,门框为青石打磨拼接而成,门柱饰浅浮雕鹿鹤逢春图案,进大门依次为木…[详细]

白水寺风景区

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樊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坐落于狮子山之巅,《枣阳县志》找:“乡人建,以祀汉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汉光武,旁列云台诸将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布局。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详细]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99号。英商汇丰银行汉口分行于1866年开业,其业务为储蓄存款、信贷、汇兑、套购申汇、买卖外汇合同、买卖货币及发行钞票。1950年3月停业。旧址1913年修建,为一栋四层花岗石结构楼房,平面呈矩形。廊柱柱头有爱奥尼式涡卷纹雕饰,檐部、墙面有装饰浮雕。整个建筑古朴粗犷,雄伟高大,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第三批)…[详细]

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汉口京汉大道车站路附近。建于1903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其主体建筑候车大厅年代较早,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虽然已经是深夜,深秋的空气让冷意渐渐渗入身体,李剑飞站在京汉火车站的楼前,思绪又回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我就出生在老车站边,家里离车站大楼拐个弯就到,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的最大的建筑,就是老车站。”谈话…[详细]

大水井古建筑群

大水井古建筑群坐落于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 解放前是李氏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体的“土围子”。李氏宗祠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详细]

杨守敬故居

杨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陆城邻苏巷3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同治二年(1863年)续修,1986年根据0宜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意见,经湖北省文化厅批准,宜都市人民政府将故居维修后在故居内举办纪念陈列并对外开放。杨守敬故居占地3121平方米,建筑面积1633.3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大门面对清江,中轴线对称布局,二进八开间,三天井将前后二进分开,前一幢一层,有客厅、厢房…[详细]

十字路风雨凉桥

风雨凉桥位于咸丰县丁寨乡十字路村南。原名“斩龙桥”、“咸东桥”。始建于清初,咸丰年间维修,民国五年(1916)原清朝议大夫秦朝品捐资重建。东面向跨野猫河。三墩四孔木构风雨桥,长44.8米,宽4米。桥面起凉亭13间,单檐悬山顶,檐柱间设“十”字斜撑。(第三批)…[详细]

武汉詹天佑故居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居住。旧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瓦四面坡屋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详细]

汉口花旗银行大楼

汉口花旗银行大楼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97号。美国花旗银行汉口分行大楼建于1921年。其业务为存款、放款、储蓄、押汇、国际汇兑等,还在汉口发行纸币60万元。1950年停业。旧址为一栋五层花岗岩结构楼房。东北两面贯通立面并列巨柱形成柱廊,柱头采用爱奥尼涡卷纹雕饰,西南两面直接在墙上开窗,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二楼为汉口美孚洋行办公处。设计者是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这幢大楼地面有5层,29.5米,钢筋混…[详细]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大楼总高40米,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塔式钟楼位于楼顶。主楼、钟楼均为四层。楼的外观造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结合英国钟楼式样,四周立柱,外墙、柱全部用大件花岗岩构造,石作精细。楼顶钟楼四面装…[详细]

黄侃家族墓群

位于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仰山堂湾西南100米。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中国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有《音略》《说文略说》《声韵略说》《声韵通例》《尔雅略说》《文心雕龙札记》等。墓封圭底径约7米,残高1米左右。墓前有碑,通高1.4米,宽0.5米,篆书阴刻“蕲春黄君墓”。保护范围:东北以黄侃故居东北角外墙向东5米处为界…[详细]

王葆心墓

位于罗田县大河岸镇滚石坳村。王葆心(1869——1944),湖北罗田人,地方史志学者。曾任清政府礼学馆总纂,辛亥革命后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立国学馆馆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徵》等。墓封土高1.5米左右,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前立大理石碑及墓志3方,记墓主生平。两侧石柱刻-题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详细]

老君崖石窟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详细]

斗笠崖摩崖题刻

斗笠崖摩崖题刻位于安陆市雷公镇白兆村白兆山西麓斗笠崖.共3题,均阴刻楷书,为游人题记。一题刻于北宋熙宁十年(1068),幅面高0.45米,宽0.49米,文4行17字:“郑獬张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九月六日”;一题刻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高0.55米,幅面宽1.45米,文8行48字:“德安知府龠游教授林琨千户吴经赵琮生员韩署杨汝荣胡东阳赵玺僧续灯宗睿从明正德十二年八月廿五日题”;一题刻于清光绪三十…[详细]

三角山摩崖石刻

位于蕲春县达城乡三角山村。集中分布于三角山主峰及南麓老龙洞外崖壁上。主峰幅高6米,宽36米,老龙洞外崖壁幅高10米,宽12米。各四题。铭横书,题款坚书。…[详细]

象山四泉石刻

象山四泉石刻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城西区象山东麓。共4处,分别为蒙、惠、龙、顺四泉题铭。“蒙泉”石刻,共5方,最大石刻高2.30米,宽1.35米,厚0.24米;最小石刻高0.93米,宽0.72米,厚0.19米。2方楷书,3方行书。记蒙泉形成时间,颂扬蒙泉之利。分别有宋黄鲁直、张垓、黄囗、李龙书及民国七龄童书;惠泉碑,青石质,圆首,方座。通高1.7米,宽0.83米,厚0.17米。中部行书“惠泉”2字,碑文…[详细]

洪山摩崖题刻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庆元元年(1195)荆南参军赵淳在洪山建东岩阁,将其所写《东山赋》、《东岩阁记》刻于山石上,同时就山坡上各处山石的天然形态和色彩纹理稍施斧凿,依其形状,分别命名“云根”、“云扃”、“伏仙”、“飞雪”、“栖霞”、“半霄”、“清肃”、“翠屏”、“堆云”、“狮子峰”等,并以多种书体将它们镌刻于山石上。(第三批)…[详细]

岘山寺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岘山北麓岘石洞外。共7处,刻于宽约20米、高4.5米的山体崖壁上。其中题字摩崖2题,题记摩崖4题,崖体下端存碑1通。(第三批)…[详细]

庆元己末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胜利街郑家山北麓。刻于庆元五年(1199)。幅面高0.9米,宽0.6米。阴刻楷书5行33字:“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殁将士于岩亭之野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日复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字径0.05米见方。对研究南宋抗金战争及风俗具有参考价值。(第三批)…[详细]

慈孝沟“采皇木”摩崖

慈孝沟“采皇木”摩崖位于竹溪县鄂坪乡慈丰村慈孝沟石壁西壁,镌刻于明代嘉靖十七年(1558年),石壁上镌诗三章,字径三寸,面积约为0.8米,记述了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营建北京故宫时在该地采伐楠木的史实。摩崖诗文为:“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未得,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村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图巩矣。嘉靖戊午蒲月七日,光化县知县廖希夔撰,典史华亭瞿华笔。”慈孝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