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人境庐和荣禄第

“人境庐和荣禄第”,是黄遵宪纪念馆的部分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人境庐建于1884年,荣禄第建于1881年,均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卓越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黄遵宪建造。人境庐,是黄遵宪的书斋,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为900多平方米,屋名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名句,门楣上“人境庐”三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是一座砖木结构园林式的建筑。内有厅…[详细]

信宜学宫(大洪国王宫旧址)

信宜学宫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街,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其后多次修建。至清乾隆四年(1739年)改建成建筑群,有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泮池、大成殿、东西配殿、东西庑、明伦堂、尊经阁。学宫座北向南,东西通面宽30米,南北通进深为12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现仅存棂星门、贤关坊、圣域坊和大成殿。大成殿为砖木结构,面宽15米,进深14米,抬梁式构架,以石质莲花柱础奠托的铁梭木大…[详细]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别名心泰平草庐,又名培远堂,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丘逢甲故居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丘逢甲从台湾回到蕉岭时建造,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客家围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丘逢甲故居每个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题写的堂名、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珍贵文物、照片、手稿…[详细]

陆皓东故居

陆皓东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由一道不高的庭院小墙围绕着。故居建于清代晚期,占地面积446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是具当地传统建筑特色的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平房。厅内悬挂有烈士大幅半身遗像,右边挂有烈士的公事略。1989年6月2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1868年9月30日出生于此。烈士9岁而孤。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能书善画。年19在上海学电报…[详细]

阮啸仙故居

阮啸仙故居位于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阮啸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时期,1996年首次修复,2004年底重新维修并完善护墙、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建筑结构属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建筑巾地面积2000㎡,房屋建筑面积630㎡.其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风格,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阮啸仙同志(1898-1935)早年…[详细]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位于翠亨村。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故居为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正厅两边各设有耳房,耳房均为二层木楼结构。正厅及厨房均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及排水。大厅后座置有神楼用以拜祭祖先。房顶四周用女儿墙围护,整座主体建筑采用水磨青砖筑砌墙体,墙基采用花岗岩石板筑砌,既有西欧洋楼建筑风韵,又保持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大厅的正中央安放着杨殷的…[详细]

叶挺故居(叶挺将军纪念园)

叶挺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叶挺故居是其祖父叶沛林所建,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于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后正式开馆。1989年6月26日,省政府批准叶挺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快叶挺故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2001年9月惠阳成立了叶挺故居修缮领导小组,启动了修缮、扩大绿化叶挺故居工程,…[详细]

陆丰县总农会旧址

民国 陆丰 陆丰县总农会旧址位于陆丰市东海镇六驿村林氏宗祠(俗称林厝祠)。建于民国初年。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抬梁式梁架结构,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328平方米。1923年4月,彭湃到陆丰筹备总农会,住在六驿村林氏宗祠,在农运积极分子郑重、张威等支持下,很快便组成了陆丰县总农会筹备委员会。继而深入城内的马街头、仙桥头和附城农村向农民宣讲革命真理,很快获得了农民的了解和信任。7000多户农民自觉加…[详细]

周其鉴故居

民国广宁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东乡镇新楼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式,通面宽11.6、通进深10.1米,建筑面积117.16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坡瓦面,两侧山墙三隅青砖到0,两隅青砖到顶。侧开横门。周其鉴(1893━1928年),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之一。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曾任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会常务委员、…[详细]

中英街界碑

深圳中英街界碑位于深圳市沙头角镇内。这里原为沙头角墟侧的一条干涸河床。因地界碑立于街心,中国与港英政府各据一半,故名。街道全长250、最宽5米。两旁均为商铺。1840年中、英第一次-战争,其结果是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第二次-战争爆发,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又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详细]

蔡廷锴故居

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大华山下,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出生和成长地。故居建于1912年,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有0、回廊。两侧设有附屋。后座两角置有炮楼,屋前为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四周砌围墙,附屋设有猪舍、牛栏、厕所等。通巷设水井,是粤西典型农户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1992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详细]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丰顺县下八乡滩下庄屋坪村。原是竹木茅草临时建成,后被-军队烧毁。1985年在旧址后面兴建了一座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面积450平方米,作为东江苏维埃政府暨红十一军的纪念馆。1930年5月1-2日,0东江特委在此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184名,选举产生了东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魁亚,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颜汉章。八乡山…[详细]

张炎故居

民国 吴川 张炎故居 位于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红砖、混凝土构筑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前有花园地。故居基本完好。 张炎(1902~1945年),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人。20年代初,随堂兄张世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深受反封建思想的薰陶。1931年任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副师长兼一二二旅旅长,并代理师长职务。1932年率部参加“一·二八”淞…[详细]

司徒美堂故居

清 开平 司徒美堂故居 位于开平赤坎镇中股村牛路里。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廊二房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面阔三间,建筑面积86.78平方米。保存较好。司徙美堂(1868 ━1955年),开平赤坎中股村人。为著名爱国侨领,洪门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14岁赴美,17岁加入洪门致公堂。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帮助筹款。组织安良堂,担任总理长达30年,致力保护华侨在居住国的权利,深得美洲华侨爱戴。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广东梅关古道(梅岭古道)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3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其名相传源于战国末年,越王后人梅绢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详细]

国恩寺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祖、中国历史上著名佛教高僧之一的惠能禅师出生和圆寂之所。它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并称为六祖三大祖庭,在佛教界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国恩寺原名报恩寺,是惠能禅师为报父母养育之恩,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建造,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皇帝下诏赐名“国恩寺”,山门前“敕赐国恩寺”的匾额,为则天女皇手书。因其背靠风景秀丽的龙山,又被称为“龙山…[详细]

梅州千佛铁塔

五代 梅州 千佛铁塔 位于梅州市东山区千佛塔寺内,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塔平面方形,原为七级仿楼阁式铁塔,高4.2米,置于修慧寺,寺毁后于民国初年移建于东山岭上,1994年迁至今址。塔毁后残存第二层塔身,经过多次补修,塔座与首层塔身平面同为不等边八角形,第二层至第七层塔身平面则为四角形,风格截然不同。每层各面饰有竹节角柱,柱头上饰有栌斗,塔檐平滑深出,未见瓦茸之例,微有曲线,转角处檐角起翘…[详细]

六榕寺塔

六榕寺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六榕寺内。寺塔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年-479年)。梁大同三年(537年),诏许昙裕法师在此兴建一华丽的木塔,供奉从海外迎回的佛舍利,赐名宝庄严寺舍利塔。北宋初年,焚于火,寺仍存而塔已湮灭。宋端拱二年(989年)重修寺院,改称净慧寺。绍圣四年(1097年)主簿林修与信士王衢归沙门道琮于舍利塔故址重建宝塔,下瘗佛牙舍利,龛藏贤劫千佛像,故易名千佛塔。元符三年(11…[详细]

华林寺塔

华林寺塔塔座落于闻韶镇下徐村旁,塔旁有一寺庙,名曰华林寺(已毁),故塔也称为“华林寺塔”,并沿用至今。该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该塔为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塔为实心塔,但设有砖梯,可绕平座折转而上顶层。一九九○年由省文管办拨款进行了全面修茸。修茸过程中,在塔西南角第五至第六层之间拾取了北宋咸平、景德、熙宁、元丰等年号铜钱98枚,青瓷杯一件,银小佛像三尊(已碎),并拾取了铭文…[详细]

韩文公祠(韩愈纪念馆)

潮州韩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韩愈,字退之,因自称郡望昌黎,又名韩昌黎。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以自己杰出的创作实践,一扫六朝以来蘼丽的文风,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并且对后代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故世人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