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6日,经浙江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核,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63处)和与现有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16处),现予公布。 |
花街大夫第(含正心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夫第,明代,坐东北朝西南,现存建筑为前厅、茶亭、后厅。前厅(又称大厅),面阔五间,悬山顶,进深为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梁袱月梁造,梁下施丁头栱,檐下斗栱为丁字重栱。前厅与后厅之间为过厅(茶亭),两侧设木栏板、木格窗。后厅,原为五开间,现只存明间,梁架为五檩四柱,用中柱前为三架梁后为双单步,梁下均施丁头…[详细]
张文郁旧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张文郁旧居位于城关镇赤城街道的华光巷,是明代工部侍郎张文郁晚年的读书处,张文郁 (1578年-1655年),字从周,号太素,天台茅园(今莪园)村人。曾受命监修故宫皇极、中极、太极三殿。后辞职还乡,著有《度予亭集》。 张文郁旧居始建于明代末年,旧居原有的建筑规模很大,有“十八”道地之称。现存建筑的占地面积为2143平方米,…[详细]
许家南大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主要包括南大房、许氏家塾、许氏宗祠等建筑。南大房,明万历年间许氏四世大房魁始建,清光绪二十九年续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依次列门厅、正厅、内宅、后楼及后宅,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门厅面阔十一间,正厅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后单步,用材粗大,后楼为清光绪时续建,二层楼,面宽…[详细]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元宝街18号,占地10.8亩,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共耗资10万两白银所建,号称“中国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岩子孙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此后日渐破败。古宅为典型明清院落风格,经杭州市大力修复后,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楼宇、芝园等,亭台楼阁,水榭通幽。从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运用大量名贵木材精雕细刻。故居内…[详细]
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申屠氏宗祠,坐北朝南,布局为五间三进,通面阔19.5米,通进深45.28米。一进前檐设八字墙,前檐明、次间为轩廊,轩廊的柱、梁枋、牛腿及梁上小斗均为青石制。二进进深十一檩。后檐明间与三进明间之间设穿廊,廊柱间施美人靠。三进进深十一檩,地面高出二进近1米。跌界厅,坐北朝南,前后由接官厅、戏厅及花厅三座独立建筑组成,均为三…[详细]
黄坛三堂位于浙江省宁海县黄坛镇黄坛,包括: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因每座院内各有一堂匾,堂由匾而得名。黄坛三堂系黄坛严氏坤房小四房的古民居,分别称为:金、石、丝、竹,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木构架建筑。这里曾是我县清代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原有大型民居院落20余处,后因火灾等原因,目前尚存大型的民居宅院五堂二屋一楼,而全村的古民居遍布,保持着古村的风貌。黄坛三堂都集中于村的北部,形成一个古建群落。它们…[详细]
青街李氏、池氏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李氏大屋,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前后两进,并设厢房,均二层重檐,为合院式木构建筑。通面阔40米,通进深36米,两厅均为九间,两厅与厢房以回廊贯通,二层回廊设美人靠,梁架均为抬梁穿斗混合,悬山顶。池氏大屋,与李氏大屋同为合院式木构建筑,面阔、进深及建筑面积俱与李氏相同。前厅、正厅均为…[详细]
谢林大宅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谢林大宅院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位于文成县西坑镇双田村。周氏族人周铭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面环山,为防范山匪、佣兵的袭击,四周筑两米高的块石围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谢林大宅院整体坐东朝西,沿中轴线依次为晒谷场、门坊、前楼、正楼、后院,在前院南北分布绣楼,中院南北为厢楼,后院北侧为后厢楼,正立面的绣楼置拼花美人靠。大…[详细]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占地面积4254平方米,建于清代,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着油漆,尽显木质本色。雪溪四周的环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雪溪胡宅的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墙都是附近溪流里的卵石堆砌而成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很是紧密,不同颜色的卵石间隔着排列,有意无意的组成了一片美丽的图案出来,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涂油漆,尽显出质朴自然的木质本色…[详细]
上交垟土楼位于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泰顺土楼并非泰顺传统的民居,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一种特殊民用防御式民居,主要分布于泰顺县毗邻福建省寿宁县、福鼎市的南部和西南部。上交垟土楼是泰顺首座土楼建筑,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咸丰八年(1858)夏,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攻克处州(今丽水),并占领了云和、景宁等地,逼近泰顺,民心惶遽,纷议迁徙。为保护数代人创下的家业,…[详细]
陈阁老宅座落于盐官镇宰相府第风情街邑庙街东端堰瓦坝。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宫式府第。主人陈元龙位高权重,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世称相国(宰相)。因明、清两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民间俗呼“陈阁老宅”。海宁陈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称,世代簪缨,家学渊源,书家辈出。陈阁老宅历近400年,建筑端肃,布局雅致。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和筠香馆。双清草堂…[详细]
钮氏状元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钮氏状元厅(含本仁堂及永安桥)位于湖州市区勤劳街,钮氏状元厅与本仁堂隔苕溪相望,永安桥是沟通两者的纽带。钮氏状元厅原为钮氏西支的宗祠,钮福保中状元后,对其进行了局部改造,作为“状元厅”,用以陈列钮氏各代“中试”者的各类故物,由门厅、仪门、照壁、大厅、东西厢楼和花园组成。本仁堂为钮氏旧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约2720平方米,…[详细]
新一堂、继述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新一堂坐西朝东,规模较大。由中轴线上的三进建筑、厢房及东西院墙外的两重侧房组成。中轴线上有台门、天井、门厅七间、天井及两侧厢楼三间、正厅三间及两侧夹屋、天井及两侧厢房二间、后楼三间两弄带夹屋等。第一道侧屋并列九间,北断并有楼厅三间;第二道侧屋并列十三间,其南侧另有跨院两座。整体建筑群形成纵深浅,横向宽的组群布局。主体建筑制作略…[详细]
古山胡氏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俗称“七棚头”。坐西朝东,总体布局为五条轴线,南北向长,东西向短,通面阔约66米,通进深约40米,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楼、中厅、后堂及两侧厢房;其余四轴线上建筑均为厢房,北侧两轴线厢房各为十间,南侧各为十一间。大小天井共十四个,均用统一标准的卵石铺砌。正门为四柱五楼式砖雕门楼,装饰题材均为浮雕,工艺细腻精微。…[详细]
新桥爱吾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间修建,沿中轴线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两侧辅以廊庑厢房,建筑四周砌筑块石围墙(局部塌圮)。中轴线建筑明间构架和厢房明间构架均为抬梁式结构;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阑额、雀替等木构件雕刻精细,天井、阶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条石铺墁,青石柱础琢饰…[详细]
谭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基本类同。谭宅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760平方米,通面宽30.30米,通进深55.27米,二层楼,七开间,总体布局为门厅、正厅、后寝、附房四进,各进设天井,两侧为厢房。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屋面,施方椽,小青瓦阴阳合铺。小谭宅建于清中后期,占地面积530平方米,通面宽20.2…[详细]
口林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民居建筑。坐西朝东,总体布局为前后两进,并两侧设厢房,均为二层重檐,建筑面积约1865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建筑前设一照壁,一进门厅,前檐门楼为四柱三楼式,砖、石混合。门额刻有“紫气遥来”四字及四门柱上五福临门装饰(芭蕉叶上设五只大小不一的蝙蝠),雕刻均为青田石。天井两侧厢各为五间。二进正厅,面阔五间,梁架为七檩五柱带前廊,用中柱。两…[详细]
徐氏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俗称三十六天井,规模较大。由偏居东南的门屋、横向甬路及中轴线上的大院落、正门、前厅、天井、中厅、天井、门墙、天井、后厅、天井,以及围墙外之花园旧址等组成,各天井两侧都布置有二层楼厢房。主体建筑的院墙两侧,还有通长的附房两排,东侧附屋进深较大,有的有二进深度,其位于后厅东侧部位的附屋后更辟有别院。整组建筑由中轴建筑向两侧展开布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