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6日,经浙江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核,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63处)和与现有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16处),现予公布。 |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中心,为秋瑾烈士就义处。碑高7米,呈正方形,1930年落成。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轩亭口原有候轩亭,为唐观察使李绅所建,后于亭前临街建有大楼。今亭与楼俱废。现在纪念碑西面建有“轩亭口”牌坊,东面塑有秋瑾汉白玉塑像,其后照壁上镌“巾帼英雄”四个字,系孙中山先生手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详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46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详细]
之江大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民国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之江大学旧址,位于杭富路六和塔西侧,系美国长老总差会创办的教会学校,现有钟楼、主楼、图书馆、慎思堂、都克堂等建筑20余幢,整个建筑布局高低错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格局解放后无多大变化,现为国内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之一。…[详细]
锦堂学校旧址位于观海卫镇、吴锦堂故居旁边,为爱国华侨吴锦堂为振兴中华、启迪民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学校整体工程规模宏大,建口字形教学楼一幢,共计104间及杂平房19间,还辟有操场、花园、蓄水池、学堂河,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浙江巡抚呈光绪皇帝的请赏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今留存下来的为主体建筑、欧式风格口字形二层教学楼。建筑每间进深6.6米,前有檐廊1.6米;中间正方…[详细]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城东南约3公里的芳野村中,芳野原名坊下,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分校设此,村名改为“芳野”一直沿用至今。分校旧址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3千余平方米,建筑共二进,二进间有天井、两侧厢房,一进与两侧厢房及伙房均为二层,二进为三层。中西合璧式建筑。该屋系芳野村绅士曾水清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所建,故名“曾家大屋”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浙江大学被迫内迁,1939年秋,在龙…[详细]
灵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三江口,跨奉化江下游,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驰,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水等险情发生。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22年甬人陈树棠又建议改建,几经周折终于于1931年旅…[详细]
泗龙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7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泗龙桥由三孔石拱桥和十六孔石梁桥组成,全长96.40米,宽2米,东西向横跨青甸湖。石拱桥靠近北岸,全长约26米,中孔净跨6.10米,拱矢高3.10米,边孔净跨5.40米,拱矢高2.54米,薄墩薄拱;石梁桥较低矮,与拱桥南端相连,南岸建有入口石亭。 泗龙桥设计合理,造型别致,既便于通航又沟通两岸交通,省工省料,是一种适合河…[详细]
建议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本区游览,以“登六和古塔,观钱江大潮,赏宋城风光,游未来世界”为基点,辐射“溯钱江之源,观海宁大潮”为层面,适宜在秋高气爽,农历八月-潮来临之际游赏为最佳。西湖,雷峰塔还有钱塘江大桥是许多中国普通百姓对杭州的最初印象。这座由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亲自设计的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始建为1937年,历经…[详细]
嘉兴天主教堂由意大利神父韩日禄兴建,历时十三年。该教堂为近代仿哥特式建筑,十字形平面,正立面设两座钟楼,立面装饰虽然以尖券为主,但已经经过简化适应现代材料及工艺。教堂为砖混结构,外面虽然是简单的水泥抹灰,但其模仿西式柱头、尖券极为精准,足见工艺的精良。 嘉兴天主教堂的建立是我国近代社会在文化、宗教各方面西化日深的例证。其所展现的现代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对于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文生修道院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光明街153号,也称遣使修道院,西紧临京杭大运河,是一所专门培养遣使会神职人员的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法国籍神父步师加在嘉兴北门外购得土地开始兴建,次年竣工。修道院建成后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习教义,培养传教人员。自1903年至1908年,文生修道院为天主教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又称总会院。1949年修道院停办。后长期为嘉航公司所有,199…[详细]
载青别墅·金九避难处座落于南北湖畔,背靠金牛山,是南北湖风景区第一座近代别墅,别墅名“载青”。金九避难处见证了中韩友谊。1932年,韩国民族英雄金九在上海组织“虹口公园”0事件后,在南北湖载青别墅避难半年之久,最终安全脱险,成就了中韩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存的载青别墅是1995年修复的。别墅正厅内陈列着由省委副书记刘枫题写的“金九避难处”匾额,金九所书的“良心建国”和“独立精神”以及金九先生的铜像…[详细]
俞秀松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近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俞秀松(1899-1939),原名寿松,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先后在浙江、福建从事建党建团活动。1925年在上海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33年被派到苏联远东伯力工作,任中文版《工人之路》副总编。1935年6月,被调任新疆反…[详细]
沙氏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沙村,2005年3月16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氏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一幢二进四开间砖木结构住宅。南北长38.80米,东、西宽14.80米,占地面积574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由南而北第次升高。这里地处梅岭山脉北麓,背倚青山,面临大溪,峰峦挺秀,溪流清洌,环境十分幽雅。故居为沙孟海(沙文若)、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沙氏五兄第出生、…[详细]
王任叔(巴人)故居、墓,位于奉化市大堰镇大堰村,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任叔(1901——1972年),笔名巴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奉化大堰人。1925年在奉化中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赴广州进北伐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所工作。“四·一二”事变后被捕。出狱后,在上海从事写作,为“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1941年,党派他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在…[详细]
艾青故居位于傅村镇畈田蒋村,是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为一进堂楼,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后侧山墙之间做回廊围合,形成封闭式院落,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艾青故居对研究艾青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平民成为诗坛泰斗的历程具有重要价值。60年代初故居中间部分由当时的艾青伯母陈氏卖给同村的蒋光斗,1980年初东厢小房也卖给了蒋光斗,现故居由蒋光斗家看管。艾青逝世后,故居陈列艾青…[详细]
施复亮、施光南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现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金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20年6月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任中共日本小组负责人。施光南(1940-1990),施复亮之子。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音乐作品甚丰,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和时代歌手。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主体建筑为一进五开间堂楼加左右楼梯…[详细]
吴晗故居位于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为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家宅,由吴晗父亲吴瑸珏于1924年所建,系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463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0.72米,通进深11.4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体上呈“凹”字形,呈轴对称分布,上下两层,由正堂、边房、两厢及花园组成。正堂明间通敞,次、梢是用板壁隔断,正门墙和围墙,直对山梢间山面辟石库门通室外。二楼檐…[详细]
钱塘第一井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五代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井深约4米,内径1米多,静止水位约1.8米;井壁用条石抹角砌筑,井台水泥抹面,仿方砖铺地;井圈为水泥抹面六边形,高32厘米,内径34厘米;三面围有二层走马楼,砖木结构,民居形式,从风格判断为民国遗构。 古井及龙王祠旧址,坐东朝西,总体布局呈“凹”字形。天井中部分布五井,旁有界碑镌刻为“古大井墙界”。大井为五代吴越国师德韶所…[详细]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荆州壁画位于永嘉大箬岩镇、上塘镇,壁画创作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绘于荆州太阴宫山门板壁和西北、东南侧山墙板壁上,共20幅,总面积80.32M2。绿嶂壁画创作于清道光七年(1828年)及清光绪二十八(1903年)、三十年(1905年),绘于绿嶂太阴宫两厢及后宫东西侧山墙板壁上,共21幅,总面积65.76M2。两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