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一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房战斗遗址

陆房战斗遗址,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村境内凤凰山之阳,遗址石碑立于安孙公路北。1939年5月11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及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被日军5000余人围困于陆房一带。抗日军民凭险据守予以沉重打击,胜利突围。为纪念陆房战斗,1977年1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立“陆房战斗遗址”石碑。“陆房烈士陵园”建于1971年,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5平方米。其中灵堂5间面积13…[详细]

东平故城

东平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处,为两汉之际东平国王城遗址。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城址内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还残存有汉代夯土城墙。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近年来,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家具。东平故城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磁窑遗址位于宁阳县城东35公里磁窑镇境内,104国道以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窑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长100米,始创于唐,盛于五代、宋,废于元。1985年,与山东大-合发掘,泰露出半地穴窑炉3座,其中唐晚期、五代时期窑炉2座,北宋时期1座,另有作坊遗址及宋代墓葬各1处。宋代窑炉结构完整,为我国北方目前所知唯一一座椭圆形窑炉,世所罕见。在发掘整理后为保护起见用沙土重新掩埋。规划在窑炉上重新搭建仿古建筑,清理古窑炉,收集瓷具、瓷器,标本及图片资料,建一座瓷窑陈列馆。西磁古瓷窑址位于古磁窑遗址东2公里处,始于唐代,元代废弃,窑址内瓷片、瓷具俯拾皆是,瓷片堆积2米以上。出土的窑具有匣钵、支烧…[详细]

潘茂村汉墓,汉代墓葬。位于宁阳县东述镇潘茂村北。封土经夯筑,直径约30米,高6米,俗称“土崮堆”。因村民经年取土,遂成平地,辟为果园。1954年在地表下2米处发现子母砖砌墓,出土两件错金银车軎,3件错金银铜饰和铁器等。周围地表散布着汉代板瓦、筒瓦片及“千秋万岁”瓦当、灰陶罐、盘等残片。…[详细]

北桥墓群

北桥墓群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展营村内,为后汉东平国献王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墓群原有9座,俗称“九子冢,”皆封土堆高大,从南向北呈“八”字形依次分布。其中最北一座1号墓即献王墓,现存封堆高20余米,直径300余米,夯土层明显。其它2、4、8、9号均现存有不同程度的封土堆。5、6、7号墓在“文革”中被扒毁。1958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内出土有较完整铜镂玉衣一套…[详细]

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位于老湖镇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是东原名宦梁氏家族的墓葬群,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地位于山前坡形地上,三面环山。墓地基本呈长方形,南北320米,东西240米。梁氏家族墓地始以宋至道三年(997年)梁氏家族以五代时天平军节度判官梁维忠为祖茔,后“父子状元”颢、固和“祖孙三丞相”适、子美、焘及其后代卒后均葬于此,延续至明清。此墓区原规模较大,坟茔百数,其中御…[详细]

天福山革命遗址

天福山革命遗址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原天福山镇)天福山上,北距沟于家村1.5公里。193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的领导下,在天福山举行抗日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随后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牟平县城南的“雷神庙”,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第一枪。1959年,文登县文化馆派员在天福山革命遗址的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议旧址屋内办起了宣传天福山起义的连环画小型展览,到1973年,建成天福山起义纪念…[详细]

沙里店遗址

沙里店遗址位于文登市文登营镇沙里店村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两面有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水沟,从水沟断崖观察,地表下耕土层0.2米;以下为文化层,厚1~3米,里面含陶片和石器,上层为黑灰陶,中层红、黑陶混杂,下层为夹砂红陶,陶片多为鼎、罐、盆、杯、壶、豆、鬹的残片。以黑灰陶片为多,质坚而光亮,器壁较薄,最薄者仅毫米,似蛋壳陶。陶片纹饰有附加堆…[详细]

刘勰故居

刘勰故居位于日照市莒县,是刘勰所生活居住的地方。介绍在山东莒县浮莱山定林寺内。定林寺,相传始建于南北朝,今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三教堂、校经楼等。校经楼原名毗卢阁,相传为刘勰校阅经籍处。刘勰(约465——520)南朝梁人。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详细]

莒国故城

莒国故城是春秋至战国初期莒国三代古国都城所在都城,位于今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柳青河。故城由大小城组成,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至今仍然雄伟壮观。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后村南50米,西墙伸到刘家菜园、韩家菜园前至南关村的消气岭以东。东南角湮没已久,无从查考。东墙所经至傅家洼以西,地名为“城子”。北墙至县化肥厂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东西各有一段长200米,高3米的残墙。东南至潍徐公路…[详细]

齐家庄墓群。位于莒县刘家官庄乡齐家庄西北。墓葬5座,环绕在王坟山周围。1号墓在齐家庄北,石山子东麓,周长103米,坡高19米,俗称“张家墩子王坟”,封土南部已挖去三分之一,未见墓室。2号墓在王坟山东麓,周长137米,东坡高40米,西坡高13米,上为长方形平顶,俗称“张家草场王坟”。3号墓在王坟山主峰东北角下,周长89米,高19米,呈圆锥形,俗称“旗杆座子王坟”。4号墓在王坟山山巅,周长182米,墓上遍植松槐,俗称“大王坟”。5号墓在4号墓西北,呈圆锥形,周长40米,高8米,俗称“小王坟”。另在王坟山西南角有“点将台”,似为封土墓葬,周长约60米,高8米,前部封土被挖,为层层夯土。据传王坟山周围…[详细]

铜山古冶铜遗址位于莱城区苗山镇铜山村。遗址分为采矿、冶铸等区。采矿区分布在铜山、挑粮山。冶炼铸造区有南园地冶铸遗址、烧砟地冶铸遗址和六亩地冶铸遗址组成。从发现的半两钱范、三铢钱范、五铢钱范来看,属汉代的冶铜铸币遗址。…[详细]

莱芜战役遗址位于莱芜市辛庄乡石湾子村。1947年2月20日至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莱芜境内对国民党军发起战略--,经过4天战斗,全歼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前方指挥部、两个军7个师共5万余人,生俘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及73军军长韩浚。莱芜战役首创我军一次歼敌7个师的光辉战例,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战役指挥部设在石湾村中部一个四合院内。土坯、小瓦筑成的三间正房两端附筑一间草顶耳房,西、南各有草房三间,东面原也有三间草房,因塌毁早已拆除。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对旧址进行了复原维修,辟为莱芜战役指挥所陈列室。室内陈列着…[详细]

兰陵古墓

兰陵古墓位于苍山县兰陵镇南王庄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兰陵古墓是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鄫国故城遗址

周代、汉代古城址,位于兰陵县向城镇,文峰山东侧。见载于《春秋》、《春秋谷梁传》、《齐乘》、《续山东考古录》、《沂州府志》、《峄城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历史典籍。鄫为古国名,系夏朝第七代王杼,封其次子曲烈的封地,鲁襄公六年(前567年)被莒所灭,鄫太子巫附赴鲁,为纪念故国,去邑取曾姓,鄫国自曲烈始封,历夏、商,周,至世子巫传五十四代。此故城自周至汉,先后为鄫子国、鲁国、楚国及秦汉东海郡缯县所属,…[详细]

北沟头遗址

北沟头遗址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沟头村东北。重点保护区占地百余亩。遗址有一条长80米、宽60米、高7.5米的平顶土台。历年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凿、石锛等石器,灰陶鼎、黑陶壶、蛋壳陶杯等陶器,鹿角、骨针、骨镞、铜币、铜箭头以及汉代砖瓦等。系新石器文化遗址,历经商周一直延续到秦汉。据《沂州府志》载,该遗址有“康王城”之说,无考。北沟头遗址的发现和考察,把临沭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详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是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基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由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于1949年4月开始建设,初名“临沂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10月,经民政部门…[详细]

银雀山、金雀山墓群位于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银雀山、金雀山墓群是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岱崮革命遗址位于蒙阴县岱崮镇岱崮村,年代为抗日、解放战争,类别为革命遗址。岱崮革命遗址是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良崮战役遗址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因孟良崮战役而举世闻名。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的纪念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托,意喻-杆子里面出政权。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81,0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