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敕申貤坊位于南诏镇东门中街最西侧,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东西朝向,花岗石材料仿木结构。通高9.6米,宽9.5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层三间。上悬“恩荣”字匾,中挂“诰敕申坊”坊匾,署“为敕赠直大夫知县中知州沈一鲤立”。为其立坊者有: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建昌,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刘应龙,福建布政司布政使王恩民,按察司按察使杨德政,署漳州府事同知罗良信、陶拱圣、通判李应、…[详细]
邵阳古卸甲坊是为纪念张飞所建。相传三国时期,张飞驻守昭陵城时,一天张飞巡查街道行到沙井头,见人们纷纷逃奔。县令的大少爷打猎归来,挥着马鞭,见人就打。他见张飞胆敢当道阻拦,挥鞭朝张飞狠狠打来。张飞便大喝一声,挥臂夺过马鞭,顺势将少年拽下马来,打翻在地。县令闻讯领兵来救,张飞便将丈八蛇矛往路边石鼓眼里一插,又将衣甲挂在上面,赤手空拳往路中一站,向县令大声吼道:“你来,爷先赏你一刀!”这一声将县令镇住了…[详细]
胜利坊为单拱仿凯旋门式样,花岗石结构。1946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八年抗战胜利,由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主持修建,故曰“胜利坊”。坊联由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所书。“胜利坊”省保碑立在坊前,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天下名山”牌坊是峨眉山的山门,于1993年4月重建。正面“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坊的左侧有大小自然石三块,大的足有5米多高,上刻“峨眉山”三字,系宋苏东坡书。牌坊高17.8米,宽22米,四列三跨,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牌坊两侧,古榕相衬,雄伟壮观。道路两旁的行…[详细]
明 新会 司谏牌坊 位于新会市荷塘镇南村。坐北向南,建于明正德辛巳年(1521年),为纪念正德辛巳科进士余经第而建。四柱三间三楼悬山顶石牌坊。面宽10米、高8米。柱八角形,明间柱径0.65米,次间柱径0.5米。柱的前后皆设支撑石,已废。楼檐下重叠斗栱出昂,瓦当滴水皆刻莲纹,脊饰较粗扩,檐角起翘。牌坊全用青石雕筑,庄重美观。枋额刻“司谏”二大字,额板下方横书“正德辛巳科进士余径第”,左壁撰建坊记文,…[详细]
余焕文府邸牌坊位于岳家镇岳家社区居委会,清进士余焕文府邸大厅中一部分,现仅存牌坊一座,其余已毁,坐东南朝西北,由踏道、石壁、院墙、牌坊组成。石墙高2.88米,宽1.7米。牌坊高5.1米,宽5.4米,四柱三开间,一级单檐,砖木混合结构,牌坊额匾上有“极喜余庆”四字,门栓上设有雀替装饰,柱额有浮雕彩色图案,柱、匾有浅浮雕图案,檐装饰双层斗拱。牌坊左右为砖结构院墙,左院墙长7米,高2米,右院墙长7.4米…[详细]
永兴是“中国银都”。中国白银第一坊是以白银文化为主题,展示永兴传统冶炼工艺而打造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占地40余亩,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景区按文化体验区、冶炼观赏区、形象展示区、旅游购物区四区布局,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天下第一银楼、白银艺术博物馆、华鑫宫、白银提纯生产线、银饰工艺品手工制作坊及展销中心。银楼是湖南鑫达银业集团公司打造的“中国银都”标志性建筑,银楼为二层式0,钢混结构,外层用…[详细]
豆地贞节牌坊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原为木质,后损毁。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为石质牌坊。据记载,该坊为纪念“曾母毛老太君”所立,体现当地民间节孝文化的浓郁传统。石坊为黄色砂岩质地,为四柱三间,宽6米,高9米,明间、次间高度相似。明间门洞檐下有石刻匾额,两侧均有题刻,一侧为“竹节松心”,另一侧为“节坊焕彩”。石坊其余各处也均有题刻与浮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豆地贞节牌坊规模虽不大,但…[详细]
独山石牌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焦滩乡独山村。为明进士工部员外郎叶以蕃之父叶弘渊建。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前后抱鼓石,基座宽11.72米,深4.13米,通高8.40米。正楼龙门枋上牌高1.12米,宽0.50米,中刻“敕立”两大字。上额枋高0.40米,长3.60米,前刻双龙戏珠,后刻凤凰牡丹图。中额坊高0.70米,中刻“洊膺天宠”四大字,左直署三行16个小字,…[详细]
介绍 赞美坊位于维多利亚街,原为教堂,然后成为女子学校,后再经翻修为教堂。历经世代演变,融合现代与古典的歌德式建筑,因其拥有旧日的风格,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寻求一种特别的怀旧感受。 赞美坊有正统的歌德式建筑外观,由美丽的五彩琉璃拼饰而成,前院的人工瀑布与喷泉,是迄今最古老的免费参观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绝佳休息场所。 交通 地址: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30号。…[详细]
附台翁氏牌坊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附台村。罗定罗镜翁氏牌坊,一座纪念古时一位节妇而修建,非常难得一见。藏在罗镜的小村子里,许多人并不知晓。罗定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物建筑。每一座都是了不起的建筑。翁氏贞节牌坊位于区氏宗祠外,据该宗祠后代介绍,此宗祠为区氏元德公之父而建,建此祠二十年后,元德公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一个进士。元德公考上进士后,翌年,因病而亡,留下其妻翁氏与四个孩子。其时,翁氏方才二十二岁,为…[详细]
明代建筑,位于慈城民主路26号,同清代恩荣坊仅一米之隔。明弘治已末进士,工部主事赵谏所立。该坊单开间,面阔56米,二柱,断面为小八角,用青、红两色石质筑成。二柱与平板枋为红色石,上下额枋与填枋板为青石,平板枋的正反面皆刻三角纹与云纹。上额枋的正面高浮雕孔雀牡丹,两侧为方纹,背面高浮鸳鸯莲花。填坊板上横刻“弘治已末进士赵谏”正背字样一致。下额枋之正面高浮雕双狮舞乡球,两侧雕龙夹相对,背面高浮雕双麒麟…[详细]
戚氏牌坊共有两座,位于戚继光祠南侧约100米,牌坊里街东西两端,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为旌旗表戚氏家族而建。两坊间距143米,均系四柱三间五楼云檐多脊花岗岩石雕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米。正间上下三坊,镂雕“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鱼龙变化”、“麒麟与凤凰”等图案,侧间各有两坊,亦分别雕饰花木鸟兽等图案。两座牌坊巍峨挺拔,…[详细]
紫金 贞节牌坊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牌楼下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奉旨旌表温氏“贞节”而建。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建筑,悬山顶,高5.57米、通面宽6.47米、坊门宽4.47米。两旁置石狮,花岗岩质地,上刻精美浮雕图案花纹。虽经20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当地农民黄咸观妻温氏。19岁过门,22岁生下一男孩,儿子才9个月,其夫黄咸观便病逝。家中婆婆年迈,一家3口,全靠温氏…[详细]
简竹居牌坊、六角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北滘居委简岸路北侧。1934年顺德县长陈同昶向广东省政府呈请修建,以纪念岭表鸿儒简朝亮先生。共包括六角亭两座与牌坊一座,呈品字形分布,临河而建。牌坊坐西南向东北,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总宽6.3米,明间宽3.2米。柱顶饰云纹。碎石、混凝土结构,牌坊通体饰有石米。额枋尚存“经明行修”四字,依稀可见。六角亭为攒尖顶,顶饰宝珠,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该建筑是…[详细]
红石岩牌坊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山之山岙,明代建筑。 该牌坊为二柱一间“廿”字形结构石牌坊。坐北朝南,立于山岙之平地上。通面阔2米,柱高2.76米,断面31×31厘米,其中抹角边长6.5厘米。比例粗壮,柱头上留有卯口,上部石构件已荡然无存。 两柱之间用阑额,阑额高31厘米,厚11.5厘米,阑额左右两侧出头处的石刻已遭破坏。 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及牌坊的形制分析,该牌坊应为墓前…[详细]
头天门牌坊位于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北关一心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光绪九年(1883)重修,建筑面积45平方米,坐西朝东,四柱三门,面阔9米,进深5米,主体建筑高7米,为木构单檐悬山顶门楼。梁枋上方悬挂楷书“北天第一门”匾额。头天门牌坊结构匀称和谐,地方特色浓郁,木雕、砖雕雕刻精细,是见证巩昌府历史演变的实证之一,对研究清末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详细]
节孝坊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排牙坊。清嘉庆三年(1798),为伍文光妻林氏立。牌坊坐西北向东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石牌坊。高4.25米,明楼宽3.3米,总宽5米。牌坊以花岗岩构筑,脊两端饰鳌鱼咬含,出三抄如意斗栱托檐。柱根有抱鼓石夹护。明间檐下置“圣旨”石匾,匾框以龙凤环绕。坊额正面阳刻“节孝”,背面刻“奕世流芳”四字。次楼枋额上浮雕葫芦等图案。节孝坊是顺德存留较少、保存较好的牌坊,…[详细]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鹤山市雅瑶镇大桥坊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旌表宋明俦妻胡氏节孝而建。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通面阔6.40米。明间宽3.20米、高约6米,脊饰双鳌戏珠;明间正面阴刻隶书“圣旨”二字,背面刻“恩荣”二字,左右正、背面皆刻“天官抱笏”石像。枋额正、背面横刻楷书“节孝流芳”4字。次间面阔1.60米,高5米,左枋额正面阴刻“柏操”两字,背面刻“孝仁”两字;右枋额正面阴刻“冰心”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