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烽火台篇

平潭烽火台

平潭烽火台在阳泉市闻名遐迩,是《阳泉百科全书》古城寨遗址项目中收录的唯一一座烽火台。平潭烽火台坐落于桃河北岸平潭街村西的古道边,现矿区平潭街小学东侧呈正方棱体型,高10几米,顶部边长约6米,底部边长约9米,用桃河河流石砌成。世传始建于商朝,明代洪武年间重建。1997年前,是阳泉市惟一保存最为完好的烽火台。烽火台以烟火为信号,白天放烟,夜间点火,一个接一个点燃,有外敌入侵或京都出现危急的特殊情况才使…[详细]

卫山烽火台

卫山位于慈溪市观海卫城北一里许,县志称浪港山,又名西陇山。山本濒海,船在此避风浪,遂以浪港得名。宋元之际设寨驻军,此地已被视为要塞。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在此筑城置卫。浪港山蜿蜒翔舞,连亘数里,自然成了卫城之天然障庇,因此当地习称卫山。 卫山烽火台在卫山之巅,是古代军事上重要的通讯报警设施。观海卫下辖龙山、三山二所,明代沿海孤山峰顶多设烽火台,卫山烽火台即为总台。据《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总台卫北…[详细]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礅烽火台遗址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烟墩…[详细]

骊山烽火台

烽火台是骊山森林公园内海拔最高的景点,也是整个骊山景区的亮点之一。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被绝代佳人褒姒所吸引,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周幽王便觉得美中不足,为博佳人一笑,听信谗言以烽火戏诸侯。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侯,他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这时周幽王命人再到骊山上点烽火,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周国因此而亡。烽火台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详细]

总台山烽火台

总台山烽火台总台山烽火台位于北仑区东南部的郭巨,西接阿育王山脉,北负穿山,南濒东海,是浙东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明朝初年就在此设立了千户所,构筑郭巨城,建造郭巨总台山烽火台石屋。郭巨总台山烽火台石屋位于北仑区白峰镇北郊外的总台山山顶。总台山又名三塔山,海拔309.2米,是穿山半岛东端最高的山峰,同舟山群岛的朱家尖隔海对峙,山顶上能清楚地俯瞰北仑港口码头雄姿,梅山港、螺头水道和峙头洋水面的点点航帆。烽…[详细]

石塘山烽火台

从伏龙山向东眺望,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石塘山山顶上的烽堠遗迹,它就是2003年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塘山烽火台。石塘山烽火台是慈溪市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处明代抗倭遗迹。 石塘山烽火台设在石塘山顶端,台高4米,纵面呈梯形,底部各边长11米,上部各边长6.8米,有东西长3米、南北宽2.5米、深0.6米的凹槽,槽之西有一缺口,为烽堠守兵的出入通道。该台四周陡峭,树木繁茂,从下仰望,高耸的墩…[详细]

仙人岛烽火台

仙人岛烽火台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仙人岛村东北的墩台山上,此半岛原名兔儿岛,由四个小丘组成,远眺形似一卧睡的小兔,头西尾东。熊岳八景之一的兔岛怒潮即在此处。坐落在兔尾小丘上的烽火台傲然挺立,警惕地注视着海面。此台正方形,南北向,底边长13.5米、顶边长11.02米,由下至上逐渐内敛,高约15米。台基为石条砌筑,其上的台身为青砖构筑。台的顶部四面对称设八个水流,顶端有垛口,台心为白灰土夯筑,砖墙白灰勾缝…[详细]

墩台山烽火台

墩台山烽火台位于鲅鱼圈区海星街道办事处海星社区,坐落在鲅鱼圈区墩台山上,山脚下是繁忙的营口新港,西望渤海。该台为四方体,上窄下宽,高12.85米,底边长14米,上边长11.4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青砖台身、垛口和瞭望铺房组成,每面各有两个形制一样的水流。实心台以沙石土夯筑,当年用绳梯上下,是明代修筑的烽火台遗址。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墙体损坏。2000年鲅鱼圈区政府集资修缮,恢复了原貌。我市烽火…[详细]

偏关烽火台

在偏关老营堡对面的北山上,有座坍塌的烽火台,这是千年风雨侵磨留下的痕迹,不知道是老天爷的安排,还是岁月的随意雕刻,因为这里曾经是胡马长嘶烽烟弥漫的古战场,这样的遗留好像给世人提示着什么,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由于烽火台的坍塌,在烽火台的底部坍塌成了一堆黄土坡,顺着这个黄土坡是很容易爬到烽火台的顶部,在烽火台上远望,老营堡的全貌尽收眼底,远近山峁上的烽火台也一个接一个清晰可见,好像一个个威武的戎边将士…[详细]

西崴子烽火台

西崴子烽火台位于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西崴子村西北处的海边平坦台地上,南与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隔海相望,北与西河口烽火台相接应,东与鹤羊寺烽火台毗邻。 台底座是六层花岗岩条石为基,上叠砌40层大方青砖,南、东、北各底边长分别为:9.7、15、10米,顶边长:7.2、13.8、7.6米。西壁没有砖面,为一大土坡,长24.6米,宽13米。 据明史记载,明朝沿海诸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甚至入侵内地,民不安生…[详细]

前砬山烽火台

前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金桥镇前砬山村南,建在海拔22米的砬砬山顶。砬砬山为一缓坡小山丘,其四周为黄土平地,烽火台目标十分明显,远处可观。此处为建造烽火台的最佳选地。台保存的基本完好,可为我市境内同时代烽火台的参考,根据结构、特点和建筑材料综合分析,此台应为明代所建。台基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其上是大块青砖建造的台身,白灰勾缝,最上部分的垛口仍可见。方形台通高12米,底边长为10米,由底向上逐渐内敛。…[详细]

高山台烽火台

高山烽火台高山台是一座小山,位于彰武县城西四公里的柳河西南岸,山是南北走向,蜿蜒起伏,象一条奔腾的巨龙,又象一只俯卧的猛虎,山不太高,海拔高度仅175公尺。在高山台山之巅,矗立着一座饱经岁月的烽火台,其台状是方斗形,台基边长9米,顶部边长8米。青砖白灰口,砖长40.2厘米,宽17.2厘米。厚10.2厘米,南面台高8.49米,西面高6米,北面高6.57米,东面已渐成断坡形。1985年6月阜新市人民政…[详细]

广海观海亭、烽火台

广海观海亭、烽火台紫花岗顶明代建有烽火台,台高5米,是用花岗石块砌建成四方形的墩台,上有垛口。登上墩台,可见到台顶中央挖有一3米直径的圆坑,这是用于堆放引火柴草的,现长满了杂草灌木。站在烽火台上,透过山上高大乔木林的间隙,可眺望到折射着天光的海面。据历史记载,明朝以来,鉴于我国沿海备受倭寇骚扰,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令沿海北自天津大沽口,南至广西防城兴建36座卫城,派兵…[详细]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位于化龙镇莘汀村烟管岗南麓。据乾隆版《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按:事迹详见县志)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岗。清咸丰四年(1854)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石楼人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现烽火台残址犹存岗顶,坐北向南。此台南北长6.3米,东西宽6.1米,高2.3米,占地面积38.43平方米。烽火台立面呈梯形,底部用红砂岩和花岗岩混合砌筑,台顶部用青砖…[详细]

三台子烽火台

三台子烽火台位于辽宁绥中沙河镇三台子村,建于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所修,其目的是为防御边患。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台子烽火台为砖石结构圆台,底径为18米,通高12米。台基由条石垒砌而成,高2.7米,台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筑,共叠砌70层,中间夹有石钉。台顶砌有垛口,正中砌烽火灶和长方形铺房,周围砌风围墙以避风沙。北面开半圆形石券门,高1.7米,宽1…[详细]

石河烽火台

石河烽火台位于大连市金州区石河街道办事处石河村东台山顶上。是明代辽东镇海防倭烽火台之一。明代时,金州是倭寇猖獗进犯之地,为了防御倭寇骚扰和打劫,辽东半岛黄海和渤海岸边建立了许多烽火台,构成以金州卫为中心,南到金州旅顺口、北到辽阳、东到九连城三条烽火干线和支线。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六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刘江,曾利用烽火台传递军情,在金州的望海埚一举全歼来犯倭寇1500余人,史称“望海埚大…[详细]

砬山烽火台

砬山烽火台砬山烽火台位于大石桥市前砬山上有一座明代修筑的内夯土、外包大青砖的烽火台,即前砬山烽火台。此台基础用三层花岗岩条石打底,四方形,每边长10.8米,残高8米上端略窄,每边10米,台上西南角残存雉堞高0.9米。史载,明朝沿海各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民不安生,朝廷便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当时南起广东、北至辽东,共设卫所180处,下辖堡、寨、关、墩等达1662个。明代…[详细]

廉岭烽火台

廉岭烽火台位于福安市坂中乡林岭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坂中乡林岭村西南向400米山岗上。该烽火台始建不详,无从考究。据传为明代防御抗击倭寇所建。烽火台为不规则大石头垒砌,平面为圆形,整个高度为3.6米,基础周长为43.6米,烽火台面面积为31.1平方米。墙体为“六回石”相砌,底座由硕大块石垒砌而成,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烽火台。处于福安与溪北洋相隔的山峰上,东面是福安整个大盆地,西面是溪…[详细]

蕉门烽火台

蕉门烽火台位于番禺黄阁镇蕉门村蕉门山上。古时蕉门山东临虎门水道,西临蕉门水道,蕉门滘横贯东西。蕉门山居滘北岸正中,地处水路要冲,故设烽火台。台高4米、台底宽10米,台顶直径2.50米,成圆锥形,以黄泥与碎石砌建。此台建于何时,因无文字记载,未能断定年月。据当地群众传说,台始建于清初,是为防止郑成功反清复明进击沿海作报警用的。烽火台距蕉门炮台山约100米,也曾作蕉门炮台的烽火台。北距黄阁大山乸约1公…[详细]

永安烽火台

永安烽火台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皮口镇赞子河新台子村东北小丘陵之上。烽火台系砖石结构。台基用花岗岩砌成,台体用青砖砌筑。在台子下面有一长方形土台,当为围墙墙基,东西长22米、南北长26.5米、高1米。永安烽火台是明代修建的几个烽火台中保存至今较好的一个,明代时期,永安烽火台是归服堡(今城子坦镇)和红嘴堡(今皮口镇西城子)之间的一个重要军事烽火台,更承担着防御敌人的重要军事任务。保护范围:台基外20米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