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信奉道教的潜隐默修之士,无不喜遁居幽静之林。然近代的汉口辟为商埠,商品经济发达的利济路,却有一处远近闻名的道教圣地。由于它地处人口稠密的闹市街道,所以称作大道观。大道观的历史虽不久远,但因它地处商业中心,知名度远远超过其它丛林。大道观原基是一个水塘,塘边有一供人祈祷风调雨顺的玉皇亭。清道光年间,扩建为一庙,取名玉皇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住庙道人李敏无力扶持,遂将庙产全部捐给道友杜圆椿,杜即拓展为一十方丛林。庙产属道教徒,凡是道友皆有挂单居留的权利。民国初年长春观监院侯永德发起募化,委派知客裴至德主持督建,重建后的大道观规模大大超过…[详细]
观兴酒窖池群位于叙永县观兴乡,年代为1985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窖池群围墙外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广福观位于西城区烟袋斜街37号、(51号)、大石碑胡同6号、8号,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天顺三年(1459年)年建,名广福观,清代改名为孚佑宫,民国时复称广福观。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建筑经近期修复后较为完整,有山门、中殿和后殿,东路有部分建筑遗存。广福观是北京什刹海地区保存较完整的道教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武乡玉贞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城关村宝塔街中7号武乡玉贞观,寺观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原碑已失)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为二进院。全庙坐北朝南,东西长22.3米,南北宽48.2米,占地面积959.5平米。一进院中轴线现存山门和正殿为清代遗构,正殿东、西耳房及山门两侧二楼均为复建。二进院落为新建院落,分后殿与二进院东、西厢房。后殿为二层单檐硬山顶,东、西厢房为单檐卷棚硬山顶;二进院落建筑均为砖混结构,石质台明。正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顶饰琉璃,砖砌台基,柱头斗栱五踩单抄单昂,由于殿门紧锁,内部结构不详。…[详细]
观音阁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国本路190号国本小学校内。观音阁系清代建筑。四边形,三层楼阁式,四角攒尖顶,通高18米、边长4.9米,底层外有宽7.7米、高0.8米的台基。0-为砖木结构,十四架梁,外有走廊,阶梯。阁内现陈列有党史文物、照片、文献资料等。1938年春,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重建。为使重建后的党组织有办公及活动场所、设联络点和掩护党员的地方,决定兴办一所小学,并由万县油粮行栈业公会出面解决办学经费及一切筹办问题。春节后,由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创办的万县油粮行栈业“私立国本小学”在城郊观音阁正式挂牌成立。国本小学开学不久,中共万县特支正式建立。在万县特支的指导下,国本小学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详细]
玄真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区正殿街据地方文献记载,玄真观建筑台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台基上建筑为清代顺治年间增筑,是在代王府广智门旧址上新建的一座道观。现存的玄真观坐北朝南,东西长25.39米、南北宽15.76米,建筑在广智门砖券门洞台基之上。台基北侧门洞上现存宽1.98米,高1.18米砖雕门额一幅,内书阳刻“广智门”三字。《明太祖实录》记载:“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与明正德《大同府志》“代王府图”中的广智门图示极为一致。现存台基应是明代早期建筑遗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梁架为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敞廊…[详细]
西彭悟真观时代:明—清地址:韩城市金城街道办新彭村西彭小学内保护范围:东至三清殿东山墙外扩20米,南至三清殿前檐墙外扩20米,西至三清殿西山墙外扩20米,北至老君殿后檐墙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5米。2018年,西彭悟真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州同乐生态观光园位于有“福州后花园”美誉的北峰山区寿山乡前洋村,离市区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是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福建水乡渔村休闲示范基地。园区内豪华套房、标间、木屋别墅、大中小会议室、餐厅等旅游接待、会务服务设施齐全,还建有游园步道、登山健身道、鱼池钓台、奇花异果走廊、棋牌室、茶艺居、卡拉OK厅、篮球场、游泳池等健身娱乐设施。园区内种植台湾水晶梨、桔、脐橙、柚、日本甜柿、冬枣、金丝枣、杨梅、苹果、猕猴桃等名优水果,以及银杏、桂花、樱花、茶花、红豆杉、腊梅、剑兰、海棠、菊花等各种植物花卉,可供游客在不同季节观赏及采摘。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电话:0591-879301108…[详细]
玉虚观,原位于赣州市水东乡(现水东小学校址)。又称葛仙祠。史载:汉未赤乌间,葛玄以“四要、九训”行教于鹅湖山,于兹“凿石为穴,藏于陇首”。唐代,道教盛行。咸通(860—874)中,懿宗李崔因旌表葛玄潜心修道,助世济民而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祀葛玄。唐开元中(713~741)建,属十方丛林。该观坐北朝南略偏西,建于九条山脉汇聚之集点。歇山式建构。观门前大拜坪可容千人。观顶脊饰黄硫璃瓦,有浮塑九条金龙戏珠,栩栩如生,分三层相对峙列。北宋治平二年(1065),英宗赵曙赐额改为玉虚观,元初,玉虚观毁于兵燹。故葛仙祠又称玉虚观,乃源出于此。世传晚唐道士施肩吾(即华阳真人)曾一度由洪都(今南昌)西山来…[详细]
高平瑞云观位于晋城市高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新建南路40号,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高平瑞云观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老的汉阳,名胜古迹遍布。在这众多的胜迹之中,有一处“曲径通幽”之地,便是格局独具匠心的元妙观。明都御史吴廷用曾游此观作诗云:玄妙仙宫汉水边,参差台阁翠微连。濒临北斗腾丹气,下瞰南溟霭碧烟。缥缈凤麟环太乙,森严龙虎秘真铨。长生欲访安期决,云散瑶空月满川。 元妙观创建以来的一千多年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始建时在汉阳县治东边,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当地官府委托中妙真人叶靖庵重新修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初年,赵廷兰任县令时,该观移至城西。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楚昭王有疾”,官府“大修境内名地”。此间,元妙观在荆州江陵副都纪王智明羽士主持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扩建…[详细]
南京明神乐观 南京明神乐观原名真武大帝行宫,专供奉道教“真武大帝”,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敕建为“神乐观”。 南京明神乐观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景曰“神乐仙都”。澧泉井碑立于永乐四年,泉水是明代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到天坛祭天时所用之净水。传说“天降甘水,地出澧泉”,井水自天来,永乐四年冬季,一日永乐皇帝登坛祭天,诚意感动天地,第二天天空出现祥云缭绕、鸾鹤飞舞景象,皇帝闻奏,立刻率百官驾幸朝天宫对天叩拜,愈发感动上苍,这天夜晚天降甘露于钟山,天明澧泉井出神乐观。澧泉井逢久旱不雨,井水仍始终不竭。明神乐观今无处可寻,仅存六角井栏、赑屃及澧泉碑遗物,澧泉碑历经沧桑,风雨剥蚀,碑文难以辩认…[详细]
真果观位于安岳城东北33.5公里的云峰场,1932年李真果真人开始在云峰“皇经楼”演教传道。1984年李真果真人羽化后,众弟子集资于“皇经楼”旧址重建庙堂并立祀供奉真人,1993年安岳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命名为“真果观”。真果观现有建筑面积2472平方,殿堂5座,住宿三幢,周围国林400余亩。…[详细]
观音洞位于西洒镇东南1.5公里处观音崖山腰丛林中,为一天然石洞。清光绪六年在洞口建楼房3间,后居民屡次集资添建,有殿堂、亭阁。洞广约10余米,高约20余米,洞顶钟乳垂吊,洞壁按天然凹凸、高低、宽窄遍塑泥像,或仰或卧、或立或坐、或怒目园睁、或温文尔雅,各具神态,是游览地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