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观音阁,在于山山麓。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改为万寿亭,内供“万寿无疆”碑,为州城百官遥拜皇帝地方。乾隆二年改祀南海观音大士。后殿立有乾隆“御题大士出山图”大碑刻,叙述观音“从男变女”的故事。辛亥革命光复福州时,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就设在殿内,如今是福州市博物馆。大士殿东邻“护国寺”,西接“真龙庵”。殿西大榕树下有郡守李拔“月朗风清”题刻。殿东为狮子岩,顶上生长着一株古榕树,须根造型独特…[详细]
观音阁位于市区小南门原轧花厂东侧。原有一古庙,建于宋以前,庙门上嵌有“香林古刹”石刻匾额。该庙堂多次兴废易名,古名“香林寺”,后改“香林庵”。庙门上的石刻对联云:“香篆氤氲浮梵寺,林花葱郁护禅关”,就是庙名的题咏。清雍正五年(1722)年知县沈嘉征主持重修此庙,即改名观音阁。解放后,特别是破“四旧”的年代,该庙僧尼被驱赶,庙宇倒塌,香火中断,近几年来,在市内宗教界人士和信徒的努力下,自筹资金数万元…[详细]
观音阁位于蓬莱三仙山风景区内,里面供奉的菩萨共有十一个颜面,每张脸面貌不一,十一张脸孔重叠而上排列,像座小宝塔。十一面观音的前后左右十面代表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最上面的佛面代表最高阶位——佛果。三仙山风景区内的十一面玉观音,重达260吨,由缅甸水白玉精雕而成,镶嵌有1万多颗宝石、翡翠、玛瑙,端庄华贵,法相庄严。地址:烟台市蓬莱市海滨路9号三仙山风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20分钟门票信息…[详细]
观音阁位于文成县龙川乡下村。建于清道光廿一年(1841),由仪门、观音阁与厢轩组成。仪门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厢轩面阔各三间,通面阔13米,进深2.5米。观音阁作木构二楼式,面阔、进深均为9米。廊间左右设坐凳栏杆,内供观音菩萨像。梁枋、藻井彩画密布,主要内容有花鸟、山水、戏曲人物等,其中一画落款为清咸丰(1851-1861)。戏曲彩画有“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三国演义”等故事…[详细]
观音阁位于南京市西北方幕府山东面,沿江有石灰岩山岭,明洪武年间在山旁建有观音阁,故名观音山。至明英宗时,因阁建寺,名弘济寺,后和永济寺,为南京一大古刹。入寺门即见殿在山腹下,深丈许,中空无底,架木为龛,前楹有石碑,摹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因年代久远,寺已破旧不堪,但观音阁仍临江耸立,势若俯坠。凭窗而眺,平畴旷野,江面无垠,山中有“岩山12台洞”奇观。长江观音景区沿途划分为:观音阁、百子林、石经苑、头…[详细]
灵源箐观音阁位于云南永胜县城东3千米的灵源箐,因崖壁上刻有唐吴道子的手笔石刻观音像,故名观音阁,建于唐贞观年间,大殿曾毁于兵燹,又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原址后重建。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坐西朝东。整个建筑由山门,主殿,天观,地葬等小阁组成。内有建寺碑记,壁上有赵藩等的题记,寺外古树浓密,风景宜人。…[详细]
观音阁位于普兰店元台镇元台大桥东南侧。寺庙不大,却集佛道儒于一体。正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另有地藏王殿、韦驮殿、关帝庙、胡仙殿等。还有孔孟殿,供奉孔子和孟子。农历六月廿四庙会。景区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元台镇元台大桥东南侧乘车线路:在大连乘班车至普兰店,转乘小巴或出租可达。…[详细]
南家寨观音阁,位于代县上磨坊乡南家寨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南向北,占地面积28.5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7.4米、深3.85米、高0.4米。二层木构楼阁,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檩前廊式构架,前檐上下层施有格扇门窗。(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阳坪观音阁,位于岢岚县阳坪乡阳坪村西。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8平方米。石券过洞基座,基宽6米、深8米、高3.3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分心式前后廊构架,前后檐施有装饰性斗栱,装修已毁。两山墙内壁现存彩绘壁画21平方米。…[详细]
西王庄观音阁,位于代县阳明堡镇西王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0平方米。石砌券洞基座,基宽5.2米、深5.8米、高3.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分心式构架,装修已改。(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常隆观音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常隆村中部。坐东朝西,东西宽7.7米,南北长9.7米,占地面积约为74.69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创建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下为砖石券洞,上有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左右配房各一间。…[详细]
观音阁桥位于宜章县笆篱镇才口村,时代为清。2018年,观音阁桥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两头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3米处。…[详细]
观音阁位于钟山东南麓孝卫街158号门前,建于明永乐初年。史载:“太宗文皇帝尝顾瞻山麓有气不散,命工琢石肖形,构阁以记其处。”正德五年(1510)阁焚毁,五年后重建。有金刚殿、观音殿、左右碑亭、毗卢殿等建筑,都毁,现仅存大石壁一块和须弥座一只。按此推算大石壁应有近600年的历史。大石壁高约4.50米,宽约5.56米、厚约0.50米。石壁正反面周边8厘米用阴线收边。石质为青石(南京红),按此体积计算,整块石壁重达30余吨。石壁表面打磨光滑,正面中心刻有火焰状,直径约1.75米的背光。背光上刻有繁杂的佛教图案,自外向内分别刻有:火焰纹、金刚杵链、水纹、金刚纹,中心纹饰是对称的八宝图案、最上方为莲花浮…[详细]
观音阁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国本路190号国本小学校内。观音阁系清代建筑。四边形,三层楼阁式,四角攒尖顶,通高18米、边长4.9米,底层外有宽7.7米、高0.8米的台基。0-为砖木结构,十四架梁,外有走廊,阶梯。阁内现陈列有党史文物、照片、文献资料等。1938年春,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重建。为使重建后的党组织有办公及活动场所、设联络点和掩护党员的地方,决定兴办一所小学,并由万县油粮行栈业公会出面解决办学经费及一切筹办问题。春节后,由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创办的万县油粮行栈业“私立国本小学”在城郊观音阁正式挂牌成立。国本小学开学不久,中共万县特支正式建立。在万县特支的指导下,国本小学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详细]
观音阁,位于洱海东边玉案山南部山顶上。通往观音阁的路很陡,在拐弯处凸现出观音基座数十丈高的笔直挡墙。这挡墙全用海东著名的呈立方体的"五面石"砌成。观音阁分上下两层,采用白族民间传统的亭阁建筑形成。双脚盘曲、端坐于莲台的观音像、塑子第二层、玉颜生辉、慈眉可人。这儿香火很旺,每年火把节更有来自附近各村的船家前来聚合,叩拜观音。观音阁最妙的去处在楼上的回廊。在此,向东可眺望向阳村和塔村间的港湾,那如林的帆樯,象枝枝巨笔,抒写出洱海渔家水上实力和豪迈的情怀。转身向西,则见海水澹澹。波光闪闪,白帆点点,鸥鸟群群,整座建筑恍若浮于海心。它活脱脱就是飞至海上的篷莱仙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