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乡大山腹地,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地带过渡段,有一座古老的山城,那就是被民间和部分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社会人类学学者称之为侗都的黎平古城。黎平县城又叫德凤古城镇,是黎平县德凤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德凤古城镇古老,也却实是很有些历史,据地质专家考证,黎平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称为五垴寨,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侗族及其它少数…[详细]
宝庆府古城墙位于邵阳市大祥区资江南路,系宝城古城的北城墙,它巍峨矗立在资水之湄,成为资江文化休闲街上一道最为醒目的景观。滔滔不尽的资江水和邵水,紧倚城墙而走。荡水而立的古城墙,盘旋灵动,古韵犹在,并无寂寞之感。古城墙外侧由青砖或红砂石包砌,墙体古朴,墙砖斑驳陆离,尽显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一、宝庆府古城墙承传着邵阳2000多年的历史信息(一)、邵阳2000多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府古城,即汉初…[详细]
黎侯古城位于黎城县靳家街古黎国遗址处,占地1500亩,投资35亿元,以西周古黎侯国文化为背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打造,具备“行政、祭祀、商业、居住”四大功能,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中华黎民故里,太行第一古城”之称,将打造为“三晋文化荟萃之地”、“山西文化旅游第一城”。黎侯古城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习俗和娱乐活动,两公里的循环水系贯穿其中,古黎文化、风情酒吧、时尚咖啡、古韵茶馆、特…[详细]
八角镇是一座明代堡城,现在城墙四方合围,基本完好,南门尚存。据《神池府志》载,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万历十五年(1587)砌砖堡圈周长4里,高3丈5尺,有东、西、南三门。八角堡当时地处神池关与偏头关防务联线,东南接神池堡保卫神池,西连西峪口驰援偏头,东北走利民堡与朔州呼应。这样,八角和利民、神池两堡就形成了三角形布防格局,同为三关边防要塞。…[详细]
府州老城始建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古城是明初修建的。古城南面悬崖绝壁下是滔滔黄河;东西被甘露、马家两沟相夹;北部与高粱山、五里墩一脉相承。府州古城依靠险要地势,进易攻,退易守;其独特的地势和精美的建筑形式为中华古堡之精华。府州古城始建于唐、宋之间,后经多次修葺。城墙周长2320米,形似靴状,墙高7.2米,夯土石砌,城垛以砖砌成,城内面积22.4万平…[详细]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座落在一块略高于四周的台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方向350°,城墙周长1922米。古城破坏严…[详细]
岔道城属八达岭关城前哨,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西北部,S2城铁、京包铁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从古城南侧通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岔道成为出京的重要通道,同时兼具军事和民用的功能。它依山而建,专家从城墙结构和用料上推断,这里曾经历过三次修建。最初是土城墙,始于汉代,后又在土城墙外加固了石墙,明嘉靖年间,又在石墙外包上了城砖,目前残留的城墙砖上还刻有“官”字。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详细]
南滩古城墙是当年青唐城南城墙的一部分,青唐城是唃厮啰政权的都城,建于公元1034年。唐代这里叫鄯城。青唐城周围10公里,有8座城门,规模宏大。城中分为东西二城,西城是王城,建有规模宏大的议事大殿、宫室、寺院、军政机关和贵族宅院等;东城是商业区,店铺林立,各国商旅云集,仅于阗、回纥商人就有数百家之多,每天人流熙熙攘攘、磨肩擦背。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军手中夺取了鄯城,那时候,城池四周山上林木参天,青翠…[详细]
在东山岛东北部,有一片宽阔的海域,是东山港的出口,进出东山的渔船、商船、货船、游轮都要从这片海域经过。因此,该海域也成为东山的咽喉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该海域与东山主岛相连接处,是一片巨大的海滨礁石群,怪石嶙峋,各具情态,海浪拍打礁石,激起千层雪浪花,引人入胜,是天然的海蚀地貌奇观。礁石群上,防风抗沙耐碱的木麻黄、相思树等树木,葱茏滴翠,郁郁蓊蓊。在绿树丛中,一条蜿蜒巨龙,起伏出没,连绵不绝,…[详细]
宁乡炭河古城是中国大型西周文化主题公园,景区内妲己幽魂鬼屋、太子阴魂听音室、西周电影馆、妲己魅惑、姜太公呼风唤雨法术馆、后宫体验馆、酒池肉林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连连,核心项目大型歌舞《炭河千古情》是一生必看的演出,《武王练兵》、《编钟乐舞》、《褒姒沐浴》、《彩楼抛绣球》、《穿越快闪秀》等十大演艺秀精彩纷呈,泼水节、我回西周、辣椒节、花痴节一年四季活动不断。宁乡炭河古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用时参…[详细]
文县县城饱经沧桑,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城池几经迁移,四建县城:唐以前县城在今西园村,历史上为曲水县县城,即古文州旧城,至今有西魏曲水县及唐文州城墙遗址;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移文州曲水县城于今日上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元兵攻破文州城,改文州置文县,移城于现在的“所城”(因明置军事管制“千户所”而名);明成化六年(公元 年),延建“县城”(因县衙地而名),并筑三道城墙。 城关…[详细]
吉水古城墙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城赣江东岸与恩江交汇处,距吉安市区约17公里。自唐代乾符年间开始修筑,千百年来,几度兴废,几经沧桑。现存部分长约850米,高5.5米,宽4.6米,多为明代正德年间重修的砖墙,直至今日仍屹立于赣江之滨。夕辉斜抹中,显示出生命的苍劲和沉郁的美感,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吉水古城墙经历了土墙——砖墙——石墙——防洪大堤的过程。唐朝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详细]
兴武营古城兴武营古城位于盐池县城西北48公里,今属高沙窝乡二步坑村,坐落在明代两道长城交会处的低洼地上。据《嘉靖宁夏新志》卷三记载:“旧有城,不详其何代何名,惟遗废址一面,俗呼为半个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都御史金濂始筑此城,就其旧基,设都指挥守备。据考察,古城略为矩形,东墙长610米,西墙长580米,南墙宽470米,北墙宽480米。墙体筑有腰墩,东墙5个,西墙4个,南墙4个,北墙5个。南…[详细]
赣州宋城墙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城墙上的各代纪年铭文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来都很罕见,专家们称它为“宋城博物馆”。赣州宋城…[详细]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与西周洛阳相对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周亡。延续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南郡,北魏…[详细]
大邑盐店古城是发现的第七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发现于大邑县盐店村。这座古城的发现,彻底改写了成都建自2300年前的说法,成都的城市历史被提前到距今4500多年以前。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成都城遗址雏形,堪称成都城市的开天第一篇章。也就是说,在这座古城出现以后又隔了1000多年,远古成都人才相继迁往三星堆和金沙,继而有了目前的成都雏形。此外,这座暂时被命名为“盐店古城”的城市遗址成功发掘,也证明…[详细]
归德古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古代一些城市大多是有城墙的,没有城墙是不能算作城的。能让古人下大力气建得城墙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就必然十分重要。睢阳城这一片土地,从商朝到现在的睢阳古城,是沿着中国历史的泥泞一路走来的。数千年来,历史上筑起了那么多的古城墙,就连所谓的七朝古都九朝古都的城墙,都被时间的巨手平荡的踪迹全无,而商丘市睢阳区的归德府古城墙却有幸走过了490多年岁月的历史,如今它的城郭、内城…[详细]
汉阴古城墙古代每座城池都有城墙,本不足为奇,但历经劫难,饱历战事,一任风雨的剥蚀,能安然无恙地保存至今,仍能使我们一睹昔日“金城汤池”原貌的,却为数不多,因而就物以稀为贵了。汉阴城墙是陕南秦巴山区建筑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所以就弥足珍贵了。汉阴古城垣平面呈方斗形,旧时四城门高耸,气势恢宏,古朴雄浑,使人们有一种信赖感、安全感。我总爱在汉阴古城墙脚下溜跶,它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汉阴古城墙,始建…[详细]
浮梁古城位于景德镇市郊,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浮梁的山水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