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城遗址篇

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2公里的护堡子。故城遗址在当地俗称“破城子”,它是在唐代庭州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九世纪以后属于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在此设置行尚书省。元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当时仍是北疆的重镇。故城到了明代初年的时候才荒废不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国的学者徐松首先来此进行调查,发现了唐金满县残碑等珍贵的文物。1908年和1914年日本人大谷…[详细]

临淄齐国故城

齐故城遗址位于临淄区辛店镇北7.5公里处,东依淄河,西临系水,为周代齐国的都城,西汉时又为齐王国都治,历时千余年。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东西约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东北部伸进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两城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周长约21公里。故城的城墙多数已湮没地下,少数因挖土及河水冲刷而无…[详细]

当利故城遗址(含栾大墓)

当利故城位于莱州市沙河镇路旺侯家村西。东北距莱州城区约20公里。城址位于莱州市西南地区近海平原上,城址东约1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自东南向西北汇入珍珠河后入海,城址东临侯家村的民房;南约2.5公里处,大沙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莱州湾;西北约2公里处为烟潍公路;面北距海不足10公里。1957年、1981年,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房彦谦墓

房彦谦墓位于彩石镇西彩石村北的赵山之阳,济王路南侧。墓封土高5米,直径17米。1980年,为保护该碑修建砖砌碑楼。该墓于1977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房彦谦是唐贞观年间宰相房玄龄之父,生于公元547年,卒于公元615年,原籍河北清河,其七世祖移居临淄。他贯通经义,长于吏治,曾任北齐齐州主簿。隋开皇中,曾任监察御史、长葛令、超授都州司马等。隋炀帝即位,去官隐居,后征授司隶刺史,出任泾阳…[详细]

南顿故城

南顿故城遗址南顿故城位于水寨西6公里,属今南顿镇。故城在新运河西30米,其范围要比现在的南顿集大得多,现在司老街、崔街村还保存有旧城城垣残迹。因久经洪水冲积淤积、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南、西、东三面多与地面相平,或已成丘陵状。仅北垣一段较为完整,高7米,最宽处10米,长215米。故城建于古代遗址之上。经拭掘,遗址上层出土大量粗绳纹板,筒瓦片和泥质红陶罐残片,系汉代遗物。从城墙断面看,可分上、中、下三…[详细]

元氏故城遗址

元氏故城,是常山郡古城遗址,位置在现在的殷村镇西南。战国时即筑有城垣,西汉初在此设郡,现存遗址城垣不知是战国所筑还是秦汉所建。历史上,这里曾是辖今大约元氏、栾城、高邑、赵县、正定等二十多个县域的城池首府。可谓作用亘古,历史悠悠。故城为战国至隋代古城址,是国、郡、县的治所。于晋代将常山郡移到真定(现石家庄北)。至隋代城废,县治所南移,遂称故城。元氏县城,早在商代,就有先民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详细]

汉魏许都故城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许昌市区东南18公里张潘镇古城村,原系西周时许国都城。后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汉许都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宫、御苑、相府等;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主要是以原遗址为依托,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以观赏遗址原貌为主,建设具有汉魏风格的标…[详细]

罗州故城遗址

罗州城设于唐武德六年(即公元623年),废于宋开宝五年(即932年),历时350年。位于河唇龙湖村东侧,总面积60000平方米,故城北有后山鹤地岭,南有案山鸭岭,九洲江从城北流过,成为天然的护城河。罗州城地险要,交通方便,因而一直是唐代罗州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辖境主要是今化州、吴川、廉江,中期也辖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陆川、博白三县的一些接壤地带。故城遗址由几个独立又联结的城区组成,北…[详细]

葛陵故城

战国时期楚国平夜君成封邑城址。保护发掘故城及遗址外的古墓葬,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葛陵故城,始建于战国时代,是战国时期平夜君的封邑所在地,后汉时侯邑铫丹在此建都。据《后汉书》、《读史方与记要》载:后汉建武十五年徙封铫丹为侯邑。即:后汉光武帝在建武十五年封铫期(光武帝的一元大将,后汉三杰之一)之子铫丹为侯邑,建都于葛陵城。葛陵故城位于新蔡县城西北25公…[详细]

应昌路故城遗址

应昌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达里诺尔畔,又名鲁王城, 元史记载,特薛禅原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协从成吉思汗起兵,其女为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1214年,成吉思汗在达里诺尔湖驻夏,将赛罕坝、达来诺日、热水塘以北,西拉沐沦河以南至围场北部分封给特薛禅的儿子们,1270年,弘吉剌氏斡罗陈和他的妃子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请求在达里诺尔湖边建城以居,得忽必烈应允,建城设应昌府,后升为应…[详细]

顿国故城遗址

顿国故城遗址位于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整个故城遗址地面为村庄和耕地,地下埋藏的城址保存完好。故城遗址呈正方形,每边长50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用夯土筑城,墙基仍完整地存于地表下约1米至1.5米深处。城墙外四周有城壕护绕,护城壕宽20米,深约10米,环城四周无间断。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记载,古顿国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顿为子爵,是四等小国,封地面…[详细]

昌虑故城遗址

昌虑故城遗址位于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东南30公里。地处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明万历和清道光《滕县志·古迹》中均云:“昌虑城,亦曰滥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抗战前夕,该城仍完整,部分女墙依稀矗立,北、东、西3门都较完整;北门楼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东西横排,柳体正楷,是唐代遗物。滥城是小邾国属地。滥邑为小邾国重要城池,东汉始改为昌虑县。该城西北角炮台上有一块长1.5米,宽约1米的石刻,有“滥邑…[详细]

洛阳金元故城遗址

洛阳金元故城遗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金以洛阳为中京,在隋唐洛阳城东城的遗址上另筑了一座新城。这座新城历经金、元、明、清四代。金洛阳城为中京,是金正大初年在北宋初王曾判任河南知府时所筑的城基上重建的。《元河南志》载:“金初仍宋制,正大初以河南为中京,改河南为金昌府。筑城,东据瀍水,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城)一里。”洛阳城均宋土城,规模约为城的二十分之一。而元代洛阳为河南府,其地位…[详细]

召陵故城遗址

召陵岗南北宽约五公里,东西长约六公里,最高处高于附近低洼村庄约二十米,其地理形貌为豫中东平原罕见。众所周知,雪乃冬天阴雨天天降之物,而召陵雪霁却是夏夜晴空降雪,故此奇名。相传东汉年间,一召陵人夏夜黎明之时外出解溲,忽见天上皓月当空却银花纷降,地上远近一片洁白,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漫撒在召陵大地,且地上已积雪盈天,树上枝条白花朵朵,银鞭串串,不时还有几条家狗在雪中嬉戏追逐,时隐时现。此人惊奇,随近前用…[详细]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及其外围地区。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成王时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这里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鲁顷公-止,共历三十四代,建都时间达873年。西汉的三百余年间,这里继续是鲁国的封地。故城从西周到汉代共经过八次大规模的兴建修葺,后为县治。宋代迁县治于寿丘,城逐渐毁废。1940年日本人曾对…[详细]

吐呼玛克故城遗址

吐呼玛克故城遗址契丹于公元907年建立辽国,这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其人是蒙古人的一支,自称契丹人。公元十一世纪契丹国0为东西两大部,西辽汗国-向中亚迁徙。首领耶律大石号称百万大军,举部西迁扩疆辟土。契丹人吸收了中原文化,兴起城廓之邦,契丹人到达天山北路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奇台一名就因契丹一词转化而成为“奇台”,由于人名转变为地名,吐虎玛克古城就是西辽汗国的契丹人建造的城廓,根据考古调查,结…[详细]

宿迁故城遗址

宿预故城遗址位于洋河新区郑楼镇古城村,这里俗称古城山,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宿迁市志》载,这里曾是泗水沿岸的历史重镇,春秋战国时犰犹国建都于此;秦时的犰犹县,东晋时的宿预县、宿预郡;南北朝时期的南徐州、东徐州、泗州;隋代的下邳郡,以及唐初下邳郡所改的泗州,其治所均在宿预故城。后因黄河夺泗,城池被黄水冲圮,县城北迁至现在的宿城。现在的古城大概是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形成了南高北低…[详细]

建安故城遗址

位于正阳县南15公里的铜钟镇建安村一带。护城河四周遗址依然可见,南面及西南面城垣土基尚存,古城四边各长1000米,面积一百万平方米。遗址现大部为耕地,省道219公路从遗址上穿过。建安城始建于北魏,为其南疆军事重镇,南北争夺义阳(今信阳),建安曾屯重兵,以扼三关,隋统一天下,建安城废坠。清嘉庆十五年《重修建安铺前后殿宇并装塑神像碑记》上载:“真南40里许,有庙曰建安铺,其左有城曰建安城,城古而庙犹存…[详细]

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

完城村汉参户故城遗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平舒县城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即指今完城村南里许的古城遗址。参户县为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的勃海郡二十六个属县之一,县在东汉初废,县治降为亭。亭,即今乡镇建制。从历史文献所记,参户故城虽降为亭,但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朝廷屯兵的地方,因而又称平虏城或木门城。参户故城还为侯国,汉武帝时,河间王刘德封第九子刘勉为参户侯。参户侯传五世…[详细]

赖国故城遗址

赖国故城 周 息县 赖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闾河桥东南1公里处,傅庄村境内。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赖国此地,公元前538年被楚所灭。 有关人士在对当地古赖地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了大量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息县包信镇乃赖国故地。叔颖受封立国,封于赖地即今息县包信镇,史称赖国从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538年、立国584年,传位14代。后被楚灵王所灭,迁于鄢地,国人怀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