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城遗址篇

杞国故城遗址

时代:春秋至汉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始于夏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杞国是小国,史书记载很少,《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都是历数其君主名号…[详细]

定安故城遗址

定安古城,虽然遭受五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及战火破坏,然而经历代多次修葺,仍然是海南保存较完好的城池,城门洞内仍保存有当年固定门轴的门臼和门闩的洞,古城古道风貌依存。可是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墙竟然迅速被拆除三分之二之多,古城仅存西门、北门,北城楼也改建为定安县粮食局大楼,城墙则仅存西北、西南千米长的两段。如今,虽然幽深的北门洞依然黑石拱壁,可是磨光的石板路不再整洁…[详细]

阳城故城遗址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城故城遗址。阳城故城遗址在今商水县舒庄乡的扶苏村北,为秦朝末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该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由夯土筑建。外城东北部夯土墙现仍高出地面,长约200米,其余为间断残存。连接一起外城墙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城走向为一直线。城基部宽20米。内城东西分别距外城东西城墙各270米,北墙利用外城的北墙,每边长250米。城内地面散布战国秦汉时期的瓦…[详细]

下邳故城遗址

下邳故城遗址位于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古邳,历史上为“古下邳”。下邳地处沂水与泗水交汇,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下邳国自商代就有,为诸侯国;战国时,古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封地就是下邳;汉初,韩信作为最早被封的异姓王,被封楚王,国都亦在下邳;东汉明帝刘庄置下邳国,封其子为下邳王。三国时刘备、曹操和吕布在此明争暗斗,吕布就在下邳被曹操缢死,关羽就在此地投降了曹操;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南朝宋的开国皇…[详细]

朗陵故城遗址

朗陵故城在确山县城南20公里处的任店镇,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郡县古城,古城遗址犹存。春秋战国已有此城,秦属颍川郡,西汉初置朗陵县,后置朗陵郡,黄萌任太守。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曾将大将臧官封为朗陵侯。臧官死后,其子臧信等三世继为“朗陵侯”。三国时期,曹魏又封何曾为“朗陵侯”。西晋建立,何曾因辅助晋武帝有功,-为“朗陵公”。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是南北政权争夺的重要地带。朗陵地处淮河北岸,控制北咽喉。时为…[详细]

朱提故城遗址(诸葛营城址)

朱提故城遗址又名诸葛营城址、桃源遗址,位于我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永乐社区,是汉晋时期朱提县(郡)治所在地。遗址分为上诸葛营、下诸葛营,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诸葛营城址是云南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汉晋城址。城址布局完整,城墙、壕沟等保存状况良好,为研究该地区汉晋时期的城市营造及布局提供了真实的资料。新的考古材料证实了该城址为朱提县(郡)治所,对研究汉代经略西南夷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详细]

壶丘故城遗址

故城位于新蔡县城东南14公里宋岗王里店村委。遗址北靠郑大港港北,紧邻新练公路,东靠王李店。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中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洼沟,水涨时直通大港把城分为两半,该城呈水壶状故称壶邱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新蔡城东南有壶邱城。《新蔡县志》载:春秋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夏,“楚侵陈,克壶丘”。各注俱称壶丘,在新蔡东南。《左传》载:在秦秋时新蔡地曾存壶丘。经实地考察:该地表文物分布…[详细]

净州路故城

净州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25公里城卜子村,四面环山,特布河由南山流入。古城大约为长方形,边长约800米,另在西南面接出南北约100米,东西宽50米1块,地势较高,现破坏较为严重。城墙残高约为6米,城内有两处建筑遗址,南北各长约30米,东西各宽15米,遗址上散布有大量琉璃丸瓦和古城砖,出土过大小铜权、铜印、铜炉及少量陶瓷碎片等。古城有南北和东西大街,建筑台基有10…[详细]

巨鹿故城遗址

巨鹿故城遗址时间年代:宋地理位置:邢台市巨鹿县城下文物等级:省级批准时间:1982年7月23日钜鹿故城为北宋时期遗址,其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12米,东西宽约300米,位于今天邢台市巨鹿县城区西南。《宋史》记载,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五月,“丙申,邢州言河决,陷钜鹿县”。《宋会要辑稿》记载,“八月十九日,工部言,邢州奏钜鹿下埽大河水注钜鹿县,本县官私房屋等尽被渰没”。三明寺妙严殿碑记载,“大…[详细]

营浦故城遗址

营浦故城遗址西汉古城遗址。位于道县道江镇寇公街北:据清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水经深水》说:深水自营道来而西北过营浦县,南入泉溪。营浦即今道县,与马王堆3号汉墓《地形图》中在深水(今潇水)与营水汇合处的北岸偏东有营浦的城邑标记相一致。1976—1977年考古学者实地调査并予证实。今道江镇东南面发现大量汉代遗物。因故城历经修建、今存城墙大部分是宋以后扩建的。自东外街经寇公街至连城街残存有石筑城垣…[详细]

泠道故城遗址

泠道故城遗址 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宁远县泠水镇,城邑保存好并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秦汉以来的历史、政治、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城址南北长170米,东西宽87米,总面积14790平方米,夯土城墙残高4米,厚16米。护城河宽17米,深2米。城墙、护城河遗迹及地下遗存保护较好。东、南墙部分遭到破坏。 泠道县为秦置,经两汉至南北朝称泠道,隋废泠道并入营道,县治仍旧。之后县名多次变动,至宋乾德三年(…[详细]

费县故城遗址

时代:春秋汉北魏在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遗址,便是鄪国故城。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约234平方公里。故城南半部土地平坦,是当年王府和市井所在地。随处可见一些古代瓦砾、陶片和砖块等。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季王城。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厘公元年,以汶阳、封季友”。这座古城原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姬姓封国的国都。《沂州志·藩封志》载:“鄪…[详细]

蓬州故城遗址

蓬州故城遗址(县级)蓬安昔为蓬州,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州治安固县迁至大寅县,唐广德元年(763)大寅县更名为蓬池县。蓬州遗址在蓬安县城北约45公里的茶亭乡蓬池坝村。其遗址三面傍水,一面靠山,隔溪北有魏家山,南靠青杠坡,东临烟烽楼,西接麻柳河。整个遗址坐落在二级台阶的沙坝上。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450平方米。遗址北沿现有石狮一对,因其年深月久,风化雨淋和人为的捣毁,只略…[详细]

运山故城遗址

运山故城遗址(县级)运山又名“燕山”,也称“披衣山”,距县城约3公里。山顶有天生池,淳泉清洌,终年不竭。古时,山上建城,人呼“天生城”。山麓西北有蓬(安)南(充)公路通过,东有清溪河向西流入嘉陵江,运山故城就坐落在这峰峦起伏、玉带缠绕的燕山上。南宋理宗淳佑三年(1243),四川制置余玠为御蒙军入侵,于长江、嘉陵江沿岸选择地势险峻的山岭依山筑城,当时之蓬州和相如县遂分别从蓬池坝、陵江镇(今锦屏镇)移…[详细]

向邑故城遗址

向邑故城遗址位于兰陵县向城镇驻地西,年代为春秋,类别为古遗址。东靠向城镇南村、西村,西南约1000米为东城前村,南城墙南约20米,为向城镇政府驻地南环路,至西沿南城墙外延内折走向西北。《续修山东考古录》记载:“向邑故城,今向城镇,春秋地名”。向,春秋时时鄫国的城邑,故城呈长方形,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50米,现故城西南城墙墙体遗存长约60米,墙基宽约30米,高2.5米,西城墙西约50米为护城河遗…[详细]

卞国故城遗址

卞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传为夏商周时代的卞明国及其后的卞邑城址,今存古城址为春秋至汉代古城遗址,城址北临泗河,东面紧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卞桥。城址呈不规则四方形,总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城址夯土层明显,内含遗物丰富,出土周代陶器有豆、鬲、盆、罐等;出土汉代陶器有盆、罐及大量筒瓦,并出土铁剑。卞城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是研究春秋至汉时期的文化内涵,探讨当时…[详细]

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及城北一带,是一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遗存。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土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墙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墙的北门。百余米宽的古史河为自然的护城河。内外两城墙墙基最宽处50米、顶部最宽处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内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和四枚楚国“郢爱”等文物。在遗址东南处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详细]

义陵故城遗址

义陵故城遗址战国至汉代古城址。位于溆浦县卢峰镇梁家坡村西北。该地地势平坦,田连阡陌,北临溆水,南依山丘。故城平面呈长方形,正南北向,东西长350米,南北长500米。现保存较好的城垣有百余米,夯土呈黄色,残高约3米,垣基宽约10米。南面有护城河遗迹,并由西向东注入溆水。据载该城为西汉义陵县故城,并曾为武陵郡郡治。从城内土层中采集到的大量绳纹筒瓦、板瓦、瓦当、陶鬲、陶豆、陶罐、陶钵和城外尚存大量楚墓的…[详细]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砌成。残垣长2000米,高4米,厚3米。对于研究西南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保护范围:城墙…[详细]

南武城故城遗址

时代:春秋至南北朝南武城故城,亦称武城、南城、南成,其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境内,北距平邑县城35公里,城址内有南武城、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该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中国历史对南武城有浓笔重彩的记述,它不仅因出了澹台灭明、曾参等巨儒而名闻天下,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而被许多经典史志类著作提及。2013年5月平邑县南武城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