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称号:乡村旅游(山东最美乡村)方峪村是明清古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从济南到平阴公路至孝里镇东风水渠渡槽处约5公里即到。方峪村依山而建,老屋建筑材料多数是石头。村子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村中的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有近两百座石头房。由于石头很坚固,房子不怕水火,因此容易保存。古槐、老井、青石井台、辘轳,诉说着村中历史的久远。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方峪村营业时间:24小时游览时间:大约4小…[详细]
古夏古村属仁化县扶溪镇管辖,扶溪镇地处粤北仁化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6公里。而古夏村处于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村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人们分别叫这二座山峰为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肩而立,似双龙并卧。二山的山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学上的“双龙结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这双龙结穴之中。村前大河、小河两条河流,自东向西转北后合流而去,地理学上称之为腰带水,如明清时官服上的腰带。据此,古夏村…[详细]
蓑衣樊古村落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黄河盘绕原生湿地而过,冲积形成的芦苇荡让这片土地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5000余亩芦苇荡。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樊姓人氏在此定居,以编制蓑衣而闻名,故取名蓑衣樊。村周围三面环水,湿地面积万余亩,湖塘星罗棋布,原生态的蒲苇满地、荷叶连天,营造出一片诗意的画面。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为典型的黄河湿地风貌。 泛舟在蓑衣樊古村落,城里来的游客在环湖自行车…[详细]
曹角湾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镇上洞村委会。该古村落由邓氏宗祠、上下书房、石围楼和新围楼组成,面积1万平方米,人口约有400人。曹角湾村座落在大山脚较为平整台地,坐北向南,村落建筑布局呈弧形面西南分布,各建筑之间以河卵石铺砌村道、巷道相连、村前为本村耕作水田。据该村《邓氏族谱》记载:“其祖祖居河洛地区,宋代移居江西,元未迁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苏姑乡,明洪武年间由上杭入粤分居南雄、始兴,至明未清初由…[详细]
青桐村,位于雷州市英利镇东部,因村址原为山林,长着高大的青桐树,又坐落在湛江四大玛珥湖之一的青桐洋上而故名。村前是万顷洋田,村后是背靠龙脊岭、鹰峰岭。该村面积13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居住着詹、吴、邓、陈、李、薛、王、周、卞等十几个姓氏家族。青桐村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迄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早在400多年前的明隆庆至万历年间,詹姓祖先詹团首先拓荒于青桐这块红土宝地,其后吴、邓、陈等姓的先人接踵而…[详细]
古村内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古宅。这“八大家”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这八间大宅,互相独立,却又联成一体。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居雄关之东麓,因此得名。古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透露出一些苍凉感,可或许就是这种苍凉感才更显真实、更值得回味。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古宅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详细]
•有着百年历史的原生态客家古镇,是体验农作、闲逛、吃客家菜的好去处。景点介绍甘坑客家小镇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甘坑社区。甘坑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最早在三百五十多年前就有客家人来此定居,现在由北大研究院总体规划,打造成了以客家文化为特色,集农耕体验和水乡风情的古村落。2014年的文博会,这里还是主会场,全方位的展示了客家文化。景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客家小镇和生态公园。客家小镇上有古建…[详细]
上冯村位于大冶市金湖办事处,自元晚期始,村人就崇尚自然,珍惜风水,百年古宅、古树、古墓、古井、古祠、古碑、古道、古沟渠、古碾随处可见,有“九古奇村”之美誉。其中百年古树逾千,最老的香樟树龄有500多年;一棵千年以上的枸骨树,被植物界誉为“中华枸骨王”。全村现有古宅40余栋,融徽派和赣派建筑风格于一体,又结合本地风情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鄂东南建筑风格:外墙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俯瞰,黑瓦白…[详细]
兴墩村位于浙江西南部,为浙闽交界地之一,穿行山间,一路上绿竹清溪,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或红或白或紫,姹紫嫣红。如果说廿八都是遗落在大山里的梦,那兴墩则是镶嵌在山林中的璞玉;如果说廿八都有着百年商埠的繁华,那兴墩则有与世无争的质朴……青山延绵,茂林修竹,从市区往西南方行60公里,便到了有“枫溪锁钥”之称的廿八都镇。稍作停留,便驱车沿盘山公路而上,静谧的山岭间偶有山泉从石壁顶飞腾而下。车窗外一片绿意,苍…[详细]
丽水青田县吴坑乡尚仁村地处青田县最东面,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小山村。尚仁村东南有梯田环绕,西北有高山屹立,田园风光优美如画。每到春秋季节,云海环绕,是户外摄影的好去处,而夏日又凉风爽爽,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尚仁村现今的村名盖缘于地名的雅化与去重。按《仙居县地名志》记载,尚仁村祖居陈姓,地处韦羌溪上游,故称上陈村。因重名,以仙居方言谐音为尚仁。1977年恢复尚仁村。事实上,尚仁之名的出现也只不过是…[详细]
长围村围屋长围村围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燎原行政村长围自然村。由围楼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建于清代。面阔52米,进深92.2米。围楼呈长方形,四层高15米。门楣“人文蔚起”,大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乙卯岁柱吉旦曾盛堂立。整座民居为河石瓦木构筑。围内中间天井,二层四周出靠栏(走廊)。有木梯可登楼。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民居青砖瓦木构筑。中间祖堂,三厅二井。两侧民居,二厅四房组合…[详细]
麻扎村位于新疆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村子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着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时期,麻扎村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据该地沙丘下发掘的古代吐峪沟居民的墓地等多种文物,已证实在距今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沟南沟口人丁兴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鲁…[详细]
梧溪以溪为名,是文成县西坑畲族镇的一个文化古村,始建于公元1209年,建村迄今已有700愈年的历史,溪流过境,“梧溪桥”凌空横架,犹如彩虹,把东西两庄连成一体。《富氏宗谱》载:“富氏第12世宁咸淳进士应高公于元至元31年(1294)自南田泉谷始迁梧溪。”建村至今已逾700年。旧谱又载:“有泉汇于溪水,声涓涓沥沥如人语,故名‘语溪’,因行书‘语’、‘语’形近,后遂名‘浯溪’。1939年青田县在本村置…[详细]
苏仙区良田镇两湾洞村,是一个还没被历史的风雨洗尽铅华的古村落。这个具有湘南特色的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段公思忠一朝高中进士,光宗耀祖的他欣领皇命远赴广东,出任茂密县令。然而终日勤勉政事,突发疾病,日渐沉重。临终之际,他特地给儿子毕行留下遗嘱:送葬路上,无论何处断杠,便是落业兴家之地,切记。段县令仙逝之后,悲痛不已的段毕行即雇人抬棺,千里迢迢…[详细]
宣星村位于广州从化,虽然离广州很近,但这里却是另一番远离都市的古朴风貌。据介绍,这个元末明初的古村落,有着千余名刘氏家族的后代。广传汉高祖刘邦之七十世孙刘玮,是最早来到这个村庄的人,为躲避元末明初的战乱,出生在江苏徐州一带的他与众多南迁者一样,朝两广、福建奔进。当年他南迁路线,自江苏渡江入江西,跨越五岭至广东,于江西省接壤的南雄市珠玑巷休憩安身;而后因北方大批难民涌入该地,地狭人密,难以为生,于是…[详细]
深澳村位于富春江南应家溪畔,隶属桐庐县江南镇,西距县城16.5公里,地处丘陵地带,南望天子岗,东濒黄山,地势南高北低。应家溪串起青源、环溪、徐畈、深澳、荻浦五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深澳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深澳古村始建于南宋,原始村落格局和风貌依存,属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现有明清时期古建筑140多处,民国时期的古建筑60多处,古建筑外拙内秀,雕刻十分精美。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古水系,具有一定的…[详细]
马头石大屋村(又称“九厅十八井”)位于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大屋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相传钟姓太公子奇的儿子钟声亮暴富后,先后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将宅院兴建起来。建筑坐北向南,广五路三进带后楼,青云巷相隔。前院左有门楼,前有池塘和地堂,存有旗杆夹二对,上阴刻“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乡试第九名钟得鳌”、“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乡试第三十九名钟俊彪”。总面阔78.26米,总进深80.6…[详细]
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是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文化古村,相传古时有许多雀鸟在古鹤村山林中栖息,众多鸟类中以白鹤居多,由此得名“古鹤”。现在的古鹤村是一条自然村,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常住人口逾千人,旅外华侨、港澳同胞超过2000人,是中山市侨乡之一。历史悠久的古鹤村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清代就有4条石板街,总长约1800米,悠长而古朴,展现了800多年的风韵。此外,村中有三座…[详细]
简村社区位于西樵镇中部,邻近听音湖片区,东靠樵高公路,北临樵丹公路,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行者陈启沅先生的故里,是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简村开村至今已有800年,其中主要含有七大姓氏总系:陈、冼、李、林、郭、莫、冯。简村面积为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96人。简村开村至今名人辈出,其中包括陈启沅、冼玉清、陈锦涛、冼秉熹等。简村历史悠久,自有不俗的历史建筑,包括陈启沅故居、北帝古庙、陈氏大宗祠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