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村,这个名字再简朴不过了,却能引起人的暇思。水之西,是怎样的风景呢。是不是还“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水西村,在广州东郊。水西村村民最享受的,就是悠闲的日子,几百年的荔枝树,不需要费多少心思去打理,每年自会有上好的荔枝等着收获。这些树甚至比古村的房子更古老。上万株荔枝树,每株的年龄都在四五百年以上。除了老荔枝树,山上还有很古老的橄榄树、杨梅树。三月收杨梅、七月收荔枝、八月收橄榄、九月收板栗。自有…[详细]
淇澳位于珠海唐家湾镇,为偏僻的海岛渔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位居珠江出海口要冲,故上千年前即有渔民聚居,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此外,在这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详细]
贾庄村历史悠久、交通发达,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商机云集、富足稳定,自古就有“九龙探海”、商贾“旱码头”之美称,,是晋冀通衢的咽喉要地。村内古迹遍布,古韵犹存:保存完整的唐代古楼和千年唐槐,明万历年间的朝阳寺古建筑群,还有饱经沧桑的翠柏,让贾庄环境清雅自然。贾庄重点打造了仿古文化街、榆林河景观以及唐槐园、朝阳阁、古戏台、古井、毛泽思想胜利大桥修复保护等一批特色亮点项目,同时规模化、高标准完成农家院2…[详细]
罗格村与广东名山西樵山相望,村落四面碧水环绕,河涌密布、榕树荫盖,是典型的岭南水乡。罗格孔氏为西晋初孔子二十一代孙孔郁为冀州(今衡水)刺史孔郁的后人,元和十二年,族人孔颖达任广州刺史,派分岭南;至孔子五十三代孔明租始定居罗格。乾隆年间,罗格村孔氏曾统承广东省的盐业销售至民国初期,孔氏族人亦曾多次捐助国家军事以及教育,如捐建广雅书院。罗格孔氏岳雪楼为广东近代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与伍崇曜“粤雅堂”、潘…[详细]
乌美村地处揭阳、汕头、潮州的三市交界处,北靠桑浦山中段的邹堂山南麓,南濒榕江,东与汕头市的福岛、新寮、鮀西三村接壤,国道206从村前掠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揭东县地都镇乌美村的白门内,有一座石牌坊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据郑氏族谱记载,该石牌坊是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邹堂郑氏之十一世祖郑出任贵州左布政使,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该石牌坊于1994年8月30日被揭东县…[详细]
芝堰村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政府驻地以北8000米。芝堰村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迄今已有850余年,因陈氏家族的聚居而发展形成。芝堰的民居始建年代从明初至民国末年,历史跨度近500年,各座建筑年代相对明确,衍变过程清晰。因村中有芝溪、水堰,故旧名芝溪村。芝堰村位于兰溪市西北二十公里,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地势平整。村落东首,桃峰耸峙,芝山起伏,如一条青龙腾跃而来;村落西南…[详细]
余家村古建筑以余氏宗祠、余氏古民居和白沙书院为主,始建于清朝中晚期,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余家村的古民居建筑以祠堂门楼为中轴线,平行排列在祠堂两边,依次向左右、后面延伸。古民居均为青砖、青瓦两层砖木结构的清中晚期建筑风格,硬山顶、垂脊墙、瓦面两倒水,与白沙腊元古民居极为相似。古民居的门槛是雕花的青石做的,门楣是木雕的;每栋民居的门匾都刻写上主人自己喜欢的精短格言,浮雕出自己欣赏的山石花草,…[详细]
大营镇大营村是省级传统村落。作为宝丰西部重镇,古时可是异常繁华,现在也很热闹。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商铺冠以双城各号,这是因为以前大营出过两个名人,先后在此修建府第,当地叫王寨、吴寨。王寨又叫兵部府,主人叫王之晋,明朝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吴寨又叫御书楼,位于东边,主人叫吴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进士,翰林待讲学士。真是一明一清,一武一文呀。可惜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了。…[详细]
南福村古村落。南福村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村落整体呈园形,传统特色清代古建民居、民国建筑200余栋,占地建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集中院落以美善堂、余庆堂、九儒堂三个群体为代表,大多兴建于清中叶时期,其建筑均为湘南一带古建格式的古民居典型代表建筑,细节处各具特色。建筑结构多为青砖木结构、小青瓦,山墙硬山顶或马头墙硬山顶,四墙三间或三墙二间等为主,户户相通均有扎门和门楼,大小巷道…[详细]
群丰传统村落位于广东省紫金县东南部,四面皆山,群峦叠嶂环绕而成的小盆地,风调雨顺,年年农事丰收,因得村名群丰。相传有风水大师曾赋诗一首,盛赞群丰是风水宝地:“更鼓沉沉高彭峰,龙牙坳上虎伏钟。半天云掩三星嶂,飞雁穿云在其中。”群丰属韩江支流源头,方圆几十公里无任何工厂的污染,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广东省紫金县唯一古村落,群丰古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美丽动人融化历史和文化为一炉的群丰古村落,它正等…[详细]
榕城区榕东街道旧寨村从北宋末期便开始创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村内溪河环绕,古树参天,古村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格局和建筑风貌,村内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旧寨全村都是陈氏族人聚居,他们的始祖泰初公是福建莆田人,北宋绍圣年间任潮州府通判,退休后看中旧寨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选择留在这里落籍。那么泰初公为什么会看中旧寨这块风水宝地呢?据陈氏族人介绍,从地形地貌上来说,旧寨形似一只卧牛,村民…[详细]
新寮村可以说一个人杰地灵的古村落,在清末时期有“一门三中举”的黄国祥兄弟,更是由此诞生出了一道十分有特色的乡土美食——生炒朥饭,即以猪肉、鱿鱼、香菇、豆干、青蒜等各种配料同生米一同炒好加水焖熟,味道咸鲜香,米饭是粒粒分明,米饭口感软硬适中弹牙。据说炒朥饭也称举人饭,为当时新寮吴举人黄国祥习武练功后补充体力的正餐。倒也从侧面映证了潮汕俗话:穷文富武。新寮村自古至今,村文武贵并茂,主要建筑呈现为“三厅…[详细]
中国长寿之乡---三水芦苞镇长岐村古村落,其名声早已扬名于外。村子遗存上百座明清建筑,是芦苞镇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村落。芦苞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中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是历史商埠,素有“小广州”之称。芦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胥江祖庙、洪圣庙和关帝庙等名胜古迹,享有广东省古村落名誉的长岐古村。此外,芦苞现代元素突出,辖区内有三水区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和星悦水城项目(…[详细]
鹤峰位于均安镇中西部,背山面海,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千多人。“鹤峰”之名则取自在豸浦、上村交界的鹤鹤山,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白鹤绕峰吟,青山伴鹤舞。鹤峰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具有浓厚的岭南水乡特色、这里有宜人的绿脉、纯朴的民风以及多姿多彩的习俗和纯洁的信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鹤峰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村庄环水而生,主要街巷沿河道设置,河涌形成了村落的主要骨架和机理。桥…[详细]
孔西古村落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共同村委会孔村内,佛山一环北线里和公路出口。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为避兵乱,原籍山东曲阜孔子五十八世孙孔仕通携子彦均、彦璋从广州彩虹桥迁此建村,距今已有604年,目前人口规模约310人。村中古民居属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占地18.89亩,建有80座民居,为七巷八排设计。巷为南北走向,宽1.76米,长124.62米。每排前五座与后五座之间为中心巷,东…[详细]
•风峪八村之一,是晋国古村落的载体,也是电影《血滴子》的取景地。景点介绍店头古村位于吕梁山支脉,风峪沟口内,背依蒙山,南面龙山,东西绵延1km。店头村是风峪八村之一,历史上曾是古晋阳城通往陕甘宁的必经之地,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古代军事城堡。目前尚存较为完整的房屋有360余间。店头古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既是晋文化的一角,也是晋国古村落的载体。电影《血滴子》团队曾在店头古村取景。地址:山西省…[详细]
朱里洋村或称朱厝洋村,位于揭东登岗镇东部,村东面与曾厝洋村相邻,南至上廖村,西接彭厝沟村,北至枫江及白宫村。以前被官府称之为“登岗(灯光)照万里”的万里桥就在该村近旁。朱里洋村建于公元1279年,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是远近闻名的“富人乡”。村内古建筑群既独立又一体,布局奇特,防御工事设计精妙,现存古建筑群保留了元明清三个朝代风格,2012年9月被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定为广…[详细]
石泉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政府联红村委会。清朝时期,村民为避匪祸,在石泉山上筑有山寨,因该村位于石泉山山寨的脚下,故称“寨脚”。全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有340户,1427人。以汉族陈、梁、褟、李等姓氏为主。寨脚村背靠石泉山,村前是三江河。现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明清时期的门楼、民居、古井和三棵数百年的古榕、民国二十七年(1938)广东省国民政府机关迁来三江,驻扎在寨脚的办公旧址和时任省主席…[详细]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水南村、京台村简介:罗田、水南、京台古村位于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水南村、京台村。罗田为黄姓,传祝融帝后裔。唐末年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在湖北、陕西一带活动,为躲避战乱,湖北蕲州罗田黄克昌离开故土往南迁徙在这块土地上落脚安居,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自的祖籍,遂采用家乡的地名“罗田”,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古罗田村落有着严密的管理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