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详细]
孙氏古民居位于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具体建筑年代无可考,据其风格推断为清代建筑,建国后用作印刷厂宿舍,现由孙义海居住。四合院建筑形式,北房面阔三间10.3米,硬山顶,砖坯砌墙,木质透花门窗。南房面阔三间10.6米,硬山顶,木质门窗,窗为拱券式。东西为配房,各5间,硬山顶,设廊,内侧前面木质门连窗,廊柱已朽,廊匡塌落。配房的右侧各有一间二层楼阁。整个院落除南房保存较完整外,其余三房皆破损严重…[详细]
郭村古民居位于兖州市新驿镇郭村供销社院内,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该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7.5米,进深4.60米,砖木结构。房东山为二层楼阁式,屋内顶部木梁上保留有“民国22年岁次癸酉花月27日之吉起益”字样。其余为单层,平顶,并有垛口。现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梁架和基础依然非常牢固。该发现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民居的风格特点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详细]
古民居位于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韦园社区中山东路北侧,具体建筑年代无可考,据其风格推断为清代建筑,现为供销社所有。该建筑坐北朝南,为二层0-,面阔三间10.5米,进深7.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瓦原为筒瓦,现改为现代瓦。一层开一门二窗,二层开三窗,原为木制门窗,现均改为玻璃门窗。现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梁架和基础非常牢固。该发现对于研究清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当地的人文历史有重要价值。2009年10月经…[详细]
韩氏古民居位于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族社区,由堂屋、南屋、东屋组成,属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形式。堂房保留的原建筑风格较多,其余各房均已改建,房顶改为现代瓦顶。堂房面阔三间宽10.4米,进深5.2米,硬山顶,局部筒瓦,现大部分改为现代瓦,砖砌墙体,木质门窗,内置木质隔栅,分成内、明两间。该四合院为韩楼村富商韩祥印在城里置办的房舍,解放后收归房产局管理,现有四户城镇居民租用。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详细]
龙岩培田古民居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龙岩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门票门票50人民币(如需讲解另雇导游)…[详细]
古民居位于灌阳县城北面30公里的文市镇月岭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属典型的汀南式民居,是目前广西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宅群落。月岭古民居三面环山,周围主要景点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孝义可风”石牌坊;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催官塔”;“百岁亭”;还有“将军庙”、“古石寨”、“唐孔林墓”、“步月亭”和“文昌阁”等古建筑和“步月仙桥”、“步月岩”、“白驹岩”、“沙江晚渡”、“古井旋螺”、“上井石泉”、“…[详细]
东垟现存古民居有三片,一为新厝下民居,二为西村民居,三为门楼外民居。东垟林氏一世祖林建(唐天柘二年(905)内阁长史)原籍福建莆田,后为避乱于后唐同光三年(925)迁居泰顺筱村东奥(新楼)。宋建隆二年(961)再迁泗溪上段(后池)。林建从莆田迁徙筱村东奥时共捷有六子,后来除第六子顷随父从东奥迁往泗溪外,其余五子均留居东垟。东垟现存的三片古民居均为林建后裔在繁衍发展过程中留给今人的历史文化遗产。…[详细]
大安坪村古民居位于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红梨村民委员会大安坪村。清代可加民居,一组为前后六栋平房,坐东南向西北总面阔55米总进深56米。每栋中间为大厅(祖堂)左、右两边为住房,两厅四房组合,悬山顶盖青瓦。有6个大厅前后贯通的民居当地少有。一组为方楼平面呈方形边长15.5米、五层高约18.6米。圆拱门匾《竹苞松茂》咸丰十一年。红砂岩墙脚青砖墙,炮角稍凸出,内有木梯刻登楼。对研究客家民居有参考价值。…[详细]
庵前古民居位于泰顺县三魁镇庵前村,建于清中期。依山而筑,高低错落有致,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其中“九榴”、“七榴”两座民居最具代表性。九榴坐东北朝西南,由两侧门台、天井、正厅组成。正厅两层重檐十四开间,以明间为中轴分左七间右六间,进深七柱九檩,悬山顶。七榴坐南朝北,由门楼、正厅、左右厢房组成。门楼为双落翼式歇山顶台门,外设三级青石台阶。正厅两层九开间,回形纹窗花,带檐廊,悬山顶。…[详细]
三光楼古民居位于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代,内有古民居,宗祠和玉树园等建筑。围门面阔三间,明间楼上刻楷书“三光楼”围名,宗祠位于古民居中轴,左右为民居住屋。宗祠民间对着围门,宗祠为三进五开间建筑。宗祠左右置巷和民居住宅。玉树园书屋为二进四合院式,门上匾刻“玉树园”楷体字,进深一间,中为厅,左右为书房。三光楼古民居为研究当地的清代传统建筑历史和居住习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详细]
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位于化龙镇塘头村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年代为清。始建于清代,为“三间两廊”式两层民居,又称敬义堂。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基础。正门前檐有山水绘画和灰塑花鸟图案装饰。该民居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清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街历史街区,包括辜厝巷林宅、郑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德里旧家、辜厝巷王宅、兴宁巷大夫第、红栏杆、东府埕儒林第、卓府、马使埕闫宅、青亭巷大夫第、黄尚书府和铁巷陈宅。这十四座古民居分别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遗存,是三个时期建筑典范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木家塘古民居:位于桂阳县樟市镇樟市村木家塘,由张氏公祠、张经尧祖屋、张传树祖屋、欧阳增维祖屋等4栋古建筑构成。它们集雕刻、绘画、匾联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生活理念、文娱礼教及民风习俗于一炉,体现了湘南建筑特色;风格独特,保存完整,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古民居。2019年,木家塘古民居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梅江古民居位于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年代为清末民国初年,类别为近现代主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3年5月2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断崖为界;西:以村道为界;南:以断崖为界;北:以小路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周界为基础,东:至断崖;西: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南:至断崖;北: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详细]
大余湾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明、清时期。现存民居40余栋,建筑布局呈向心形。硬山式,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砖石砌体皆使用传统的糯米伴石灰砌筑。该村保存有较好的雕花睡床、钦赐寿匾、“雍正朱批谕旨”木盒、“嘉庆二十二年”石碾等器具。民居周边还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墓葬。(第四批)据《余氏族谱》载,大余湾建筑是典型的婺源民居风貌。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余姓大户从江西婺源、德兴迁…[详细]
昭化古民居(怡心园、益合堂)(元坝区)1.怡心园保护范围:东至王如志住房西侧屋基,南至黄运红住房北侧屋基,西至巷道涂志华房屋东侧屋基,北至石板街1米处。2.益合堂保护范围:东至穆万城和穆万康房西侧屋基,南至古城石板街1米处,西至张小健房东侧屋基,北至扬仕清房南侧屋基。…[详细]
位于莲花县路口镇,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属徽派,但具自己的独特风格。院落巷道规划整齐,屋内宽敞通达,雕刻装饰非常豪华,士大夫情调十分浓厚。以长、大、高居古民居之首。因是汉时长沙王之后,民风纯朴,古风淳厚。是游古民居、观石、木雕刻,赏古民间风情的最佳去处。…[详细]
靳家古民居位于清水县白沙乡白沙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主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中心点为基点,东:以民居院墙为界;南:以县道公路为界;西:以民居院墙为界;北:以民居院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不另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