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高坪古墓群,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遵义县高坪镇西1公里,为南宋~明代墓葬。分布在珍珠山北衙院、地瓜堡3000平方米内,1972年发掘的杨文、杨升、杨纲、杨爱墓封土均已开垦成耕地,成斜坡状,各墓均用巨型条石砌石室墓,多者四室、少者二室。由于早年盗掘。只出土少量陶俑、碑志等。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自7月发现元代墓葬后,截至目前,考古工作人员已发现同一区域有40多处200余座古墓,包含元、宋、明、清四个朝代,但多为宋、明两时期建成,这其中包含了贵州首次发现有明确文字纪年的元代墓葬。这次比之前的还要大还要多。自2011年7月遵义市高坪镇建设工地发现元代文物后,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遵义…[详细]
板杉古墓群(含大石桥村羊角冲组的狮形山墓群、东冲铺村香草冲组的芳草冲墓群、东冲铺村新屋组的新屋坳墓群、擂鼓桥村潭湾组的潭湾墓群、大屋垅村黄家坡组的黄土坝墓群、耿境坝村李家湾组的李家湾墓群、黄塘村黎下组的黎家墓群、耿境坝村匡家老屋组的凤形岭墓群、流碧桥村白石垅组的桐子坡古墓群、唐家冲村跃进组的学堂岭古墓群和耿境坝村三英组的三英组墓群11个点)位于板杉乡辖区内,年代为汉—晋。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各墓室为中心,四向各至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会理粪箕湾古墓群(会理县)粪箕湾墓群保护范围:水坪梁子南到山脚,北到冲沟和云山村九组民房南侧,东到白云山公路与机耕道交汇处,西至山梁鞍部;小团山南到冲沟,北到山脚,东至杨秀林家门前路边,西到山脚田边。建设控制地带分别以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四基山古墓群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2公里,大束、中心店镇交界的四基山、云山上。墓群除了四基山西麓的孟子林墓冢群外,还有四基山、云山之阳依山开凿的崖墓,以及相传的“三家冢”。 四基山、云山之阳共有崖墓5座,其中四基山2座,左边l座至今封土完好,右面一座墓道暴露,南北长25米,东西宽5米,壁高8米。墓道壁留有清晰的石凿痕,封土系黄色夯土,质坚硬。云山崖墓3座东西并列,墓道均暴露,3墓结构形制基本相同,南北长27米,东西宽4.8米,壁高2.5米,填土较完整。四基山、云山崖墓开凿方法与曲阜九龙山、亭山汉代崖墓相近,形制基本同。据考是西汉鲁王的陵墓。 四基山西麓,孟子林西侧有“三家冢”,为春秋战…[详细]
李氏古墓群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时代为宋-元。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群围墙向东延伸18.7米、向南延伸16.4米、向西延伸17.3米、向北延伸17.6米为文物保护范围。…[详细]
蔡氏古墓群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时代为宋-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墓群围墙向东延伸21米、向南延伸13.4米、向西延伸9.6米、向北延伸22.3米和11.1米为文物保护范围。…[详细]
石庄古墓群位于十字镇百子村石庄自然村北侧岗地,时代为汉—宋,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60000平方米。为全椒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革字第225号。保护范围:墓群四周外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详细]
西王古墓群位于西王镇街道街东北至大谢沿公路两旁,时代为汉—宋,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600000平方米。为全椒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革字第225号。保护范围:墓群四周外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详细]
1982~1984年,市博物馆配合京广复线衡北编组站的工程建设,在茶山坳乌龟山、桔园一带发掘出东汉、三国、晋、六朝墓46座,出土文物546件。14座东汉墓中,有一座雨道宽而长,有1块刻有“熹平五年七口”的铭文砖。三国墓1座,墓砖刻有“阳遂.富贵”字样,随葬铜钱有“大泉五十”字样的20枚,“大泉当千”5枚,“五株”30枚。晋墓19座,其中1墓有1块“永康5年”的铭文砖。南朝墓12座,其中1墓有“贵”字铭文砖,有2墓无随葬物。…[详细]
时代:汉代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新建县铁河垦殖场场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简介:位于新建县铁河垦殖场场部西南方的小土山上。山高30米,南北向长300米、东西向200米。山上有明显可见的大小古墓近百处,绝大部分是汉墓。古墓群山脚四周有人工开挖的水沟,形如护城河。山中大小古墓呈四级阶梯排列,层次分明,从外向里,从低向高墓葬规模逐渐增大,最高处外观为主墓,直径在50米以上的有三处。墓葬中的汉砖制作工整,纹饰清晰,除通常可见的铜线纹、几何纹外,还有许多特殊的纹饰。墓体结构统一,属同一时期有规划;有格局;有组织地官葬地。1987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椁冢古墓群位于应城市陈河镇古楼乡王家湾村北,时代不详。现存三座相连封土堆,东西向排列,长约80米。单个封土堆底经均约45米,残高7-8米。(第三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