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礼州文昌宫:位于礼州城外南街,建于清光绪甲申年(1884年)。坐东向西,宫宇气势辉宏,布局严谨,工艺讲究。纵三院,横三排,红墙筒瓦,古色古香。院中原修建有大理石镶嵌的“拜阅台”,左面钟楼阁下为“诵经厅”,右面鼓楼下为“习作室”,清末曾于此开办“亮善书院”。 西禅寺:是一组具有明代风格的建筑,山门、天王殿、观音殿、佛祖殿、地藏王殿、藏经楼等建筑就境而建、错落有致。西禅寺有4大看点:南丝绸之路…[详细]
后柳古镇位于石泉县城以南23公里的莲花湖畔,其地势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后柳镇古朴厚重,历史久远。地处后柳下街的八亩田,经省考古学家考古发掘,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器,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汉江是贯穿南北的交通输纽。据记载:后柳码头为古时重要的水上交通驿站,每天江面上都停泊着数十艘商船,工人们忙着装货、卸货,一艘搜…[详细]
真武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支坪街道办事处东南部,真武场古镇区位和地理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在真武场社区内有非常珍贵的人文景观——客家移民会馆。这里原本是一片野草荒滩,康熙中叶后,湖广、赣、闽、粤等省籍的客家人不断来这里拓荒垦殖,随着家业的兴旺,他们开始修建家庙和同乡会馆,留下了一批优秀的建筑:赣、闽、粤三省客家移民同乡会馆天上宫、南华宫、万寿宫,建于20世纪欧式风格民居吴泽俊住宅、建于民国…[详细]
盐官古镇是一座坐座在钱塘江北岸的江南小城,由于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有名的浙北古城,更因拥有“天下奇观海宁潮”,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观潮胜地。自唐代永微六年(655年)筑城开市,至抗战前,一直是海宁县(州)治所在地。清代声震朝野的“海宁陈家”、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现代著名作家陈学昭等都诞生在这里,传说中又是乾隆皇帝的故里。鱼鳞石塘、海神庙、安国寺等名胜古迹更是不胜枚举。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中国浙…[详细]
一、基本情况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西平镇位于三台县、中江县两地交汇处,幅员面积77.31平方公里,辖7个党总支,36个村,6个居委会,3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178人。二、交通情况过去就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商贸云集之地,也是军事…[详细]
罗田古镇位于万州区东南部,距万州城区71公里,它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的旅游胜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的金黄甲大院,向氏古墓群,有集奇、幽、险于一体的红岩石林;海拔1600米高,林业面积达2000多亩的大小二寨;碧波荡漾的枫香坪水库;风景秀丽的百丈沟、“似桃源”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罗田镇是驴友和自驾游的好去处。罗田古镇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此处有一大…[详细]
凤羽是洱源县的白族大坝之一。凤翔古镇呈凤羽乡政府所在地,被誉为大理州“四大乡村集镇”之一。凤翔镇古称“舍上盘”,(白语叫好刀宝),因地处鸟吊山麓,民间以百乌翔集吊唁凤凰的传说而改名为凤翔村。凤翔距县城18公里,村子布局整齐划一、老街主要有元士充、中和充、太和充、官路充,今新扩新街大道。官路充在明代曾设古驿站。凤翔村现有居民1802户,人口7l00多人。全部是白族。民居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建筑风…[详细]
赵化古镇位于富顺县南部沱江下游,沿河岸修建,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故乡,是自贡市因盐而兴的著名古镇之一,是丝绸生产销售的著名古镇之一,享有“古盐道上的交通枢纽”之美誉。赵化镇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赵化古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赵化古镇独特的镇域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街市建筑、古渡码头、史迹遗存、自然山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五大…[详细]
吕四古镇吕四风情区,地处江苏省海洋经济开发区的千年古镇吕四港镇。吕四港镇又名鹤城,紧靠南黄海畔的吕四渔场和吕四渔港,既有众多的海洋水产资源,又有十分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风情区景点主要有望海亭楼、垂钓中心、洞宾亭、海洋生物馆等景致;开辟快艇海上观光游览、海滩踏浪觅踪、足采文蛤曼舞及海味野餐、海滨游乐等项目,重点发挥渔港特色,使中外游客亲情领略“海文化”、“渔文化”的浓厚底蕴。风景区最早的建筑是长江入…[详细]
灵山为古雍州第一名山,古皇帝郊雍之地,秦汉帝王祭畤之区,又名九鼎莲花山,穆公狩猎遇神鸟灵鹫而易名。西接吴岳,东连箭括,北拥千山,南眺秦峰,诚佛道之名山,文化之圣地。雍州古镇依灵山而建,由雍州民俗文化街、诸子百家街、礼佛街和雍州老街四个街区组成。通过山地台阶式规划,结合秦汉建筑风格建设,错落分布,同时配合区域内大型历史典故文化景观、壁画、浮雕等,让游客在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各民族特色的同时,深刻感悟历…[详细]
洪渡是乌江古镇之一,开发较早,该镇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角,是乌江流经贵州省内的最后一个镇,该镇融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于一体,文化古迹丰富。洪渡古镇位于乌江土坨峡尾、王坨峡首,为两峡之结合部,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现存汉砖瓦窑群、西汉古墓群等,汉砖瓦随处可见。现已出土青铜器、兵器、宋瓷等大量文物。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县,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废,建县达444年。洪渡古镇为古代入…[详细]
余西古镇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廓设臵形似龙,又名龙城(地)。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发祥地。镇内古迹众多,人文荟萃,拥有龙街、精进书院、钱氏牌坊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址,曹顶、柳敬亭、朱理治、曹秀升等众多的历史名人。余西是以盐业生产和交易为主的沿海小镇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详细]
河阳村位于浙中的缙云县,地处于瓯婺台要冲,距金温高速公路出口6公里。全村现有农户956户,农业人口3021人,土地总面积6500亩,其中耕地1460亩。历代以来,由于交通阻塞,经济相对滞后,一向以农耕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村农业经济收入450万元,二、三产业及外出劳务收入17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58.3万元。据抽样调查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55…[详细]
路孔古镇位于重庆荣昌县城城东,镇街距县城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古镇得名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云游到此,见河对岸一带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在此建座寺庙。发觉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壳上试一试,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于是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后来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场、路孔乡、路孔镇也因此得名。路孔境内的濑溪河,发源于大足,唐宋时期叫濑…[详细]
双古镇境内,风光旖旎,寨堡群踞,是一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处女地,游山玩水的好去处。在双古镇镇南5公里许,有一座横空出世,壮丽巍峨的牛峰寨,寨高八百米许。远远望去,活脱脱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牛;走近细看:牛头、牛尾、牛乳、牛眼、牛鼻、牛角、牛舌……样样俱全,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牛峰寨南,一山对峙,山巅瘦脊处,有一个直径5米许的穿山大圆洞,状如十五圆月,人称:“亮洞山”。牛峰寨的牛头,恰与亮洞山…[详细]
结古镇位于青海省南部,通天河南岸峡谷地带。系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玉树县人民政府所在地。214国道通达,距青海省会西宁818公里,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为青海通往川、藏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是连接西藏、四川及内地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重镇。在历史上唐朝与吐蕃在文化及贸易上的交流,宗教传播,使者来往,都是必经之地。公元1300多上前,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和后来的金城公主都经过了结…[详细]
安德镇位于靖西市城西北52公里处,属石山区,东靠龙临镇,西北与那坡县接壤,南靠南坡乡、禄峒乡,东北隅界果乐乡,是靖西市的“北大门”。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建设过境19.8公里,涉及10个村街,在境内的三南村设互通口。 安德镇建镇历史悠久,史上称为“古州”,时为北部重镇,北宋初年(1049年)壮民族领袖侬智高建立的“大南国” 政权(后改为‘南天国’)的都城置地,清末抗法名将刘永福也在安德圩竖起“黑旗”誓…[详细]
武川县地处大青山北麓,呼和浩特市最北端,是通往阴山以北地区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武川县历史悠久,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年来出土和发现了许多文物,对研究我国北方特别是阴山地带各民族历史及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走进武川就是走进历史”,据考古研究证明,古镇武川,早在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期)人类便在此有刀耕火种、生活劳作、繁衍生息的活动遗迹。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详细]
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宛兮,故名清溪。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城南设县衙,为知县为公断案场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