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犀节孝坊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历史文化古镇清溪镇,沉犀村三组。是当地有名的一景。这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00米是马边河。坐西向东,面积100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结构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沉犀节孝坊说的就是清代一余姓女子,在19岁嫁到王家,27岁守寡,将公婆分别赡养至85岁和94岁,并将一对儿子抚育成人,成家立业一事。对…[详细]
萧杨氏节孝坊,一般称为肖杨氏节孝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塘汛镇下场口,绵三路边,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坊主萧杨氏,绵南杨有祯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十七岁嫁于本里业儒萧作维字正礼为妻,成为萧行芳孙妇,国学萧永福公长媳。十九岁时,夫亡故,无子,矢志守节。嘉庆十年,抚嫡堂兄千总萧作贵次子廪生家学(家政)为子承祧。杨氏孝养翁姑,持家教子,为一方节孝典范。嘉庆十五年,翁故,孝事病母,后母逝,独自抚养…[详细]
胡氏节孝坊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县城南20千米的甘棠镇五福桥村,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为砖石坊木结构,四柱三门三重檐牌楼式建筑,东西朝向,通高15米,面阔12米,坊壁厚0.8米,建筑占地面积45平方米。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节孝坊俗称“雷家院牌楼”。传说清雍正年间,河南灵宝县雷家村有一乡绅,姓雷名代朝,府上颇有田产,在当地也算得一望族。这雷代朝性本良善,又满腹才学,却清高淡…[详细]
徐思迈妻申氏节孝坊,位于成武县张楼乡徐老家村。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全石结构,造型古朴典雅,雕工考究,书法俊美,属于典型的清代石坊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该坊四柱三门,中间宽3.0米,两侧宽1.0米.底部基柱南北总长9.0米.柱石两侧均有石桩加固。石桩上均有石雕狮子,形态各异。立柱和加固的石柱上同时雕刻着各种几何图案及历史故事。立柱正面有两副对联…[详细]
刘氏节孝坊清乾隆六十年,为处士徐格妻刘氏所建。位于成武县白浮乡徐官庄东西大街中间。西南距成武县城16公里,南距红卫河800米,西北距高堌堆遗址1.5公里。1992年6月12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坊全石结构,底部长9米,四柱三门,门宽3米,两侧小门各宽1米。四柱下各有两石桩加固,上有过梁开榫加稳。八个石柱上分别雕有雄师,张口扬鬃,是为门卫。中门上有三道横梁,分别雕有凤凰…[详细]
李倪氏节孝坊位于自流井区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区内,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东北向西南。牌坊为石结构,五楼四柱三门,牌坊宽7.4米,厚2.5米,牌坊屋面刻出瓦陇,檐角起翘。正楼的屋顶部分为仿庑殿式构造。李倪氏节孝坊是旌表四大盐业世家之一“李四友堂”的宗亲媳妇倪氏节孝而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冬月。当时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莅境悉情而奏请朝廷敕建。原在此坊后面约千米处还有一座牌坊,故当地人呼此地为…[详细]
刘氏节孝坊公布时代:清光绪庚子年(1900)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04—0072公布地址:岳麓区观沙岭岳华村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7保存现状:保存良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7年7月10日长政函[2007]107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范围的通知》公布其保护范围为:四向自牌坊基座各至30米处。2007年9…[详细]
节孝坊位于利辛县西北18公里,孙集镇西800米,孙集至叶马刘公路北侧。是清代光绪皇帝为表彰孙兰芳之母陈氏忠贞节孝,教子有方,御批“圣旨”所立。整体结构系用青石刻制而成,上下共分三段,由五部分组成,高3.26米、宽1.08米、厚0.39米,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石坊上段,顶部为透雕“二龙戏珠”雕工精湛,两边为浮雕,刻有花卉、人物、日月图案否具有中携刻楷书“圣旨”二字,字体庄重边刻有“二龙戏珠”与…[详细]
金乡节孝坊位于金乡县金乡镇清真街。年代为清。 2006年12月7日,金乡节孝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节孝坊位于金乡镇清真街南端路东,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是本县生员李石磷妻周氏所建的“勒褒节孝”牌坊,主体高度为11米,宽6米。节孝坊主体建筑分为五部分,由上至下第一部分是仙鹤牡丹图,牡丹花盛开,仙鹤起翅飞舞;第二部分用楷字书写四个大字“勒褒节孝”,书法苍劲有力;第三部分…[详细]
节孝坊位于普宁市南溪镇下尾王村。坐东向西,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为监生王学庠之母杨氏奉旨建在下社下尾寨”(乾隆《普宁县志》卷之六《坊表》),表彰王杨氏、王学庠母子“母节子孝”。现存完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楼为庑殿顶,坊通面宽5.35米,高5.6米。牌坊最上是镌刻“圣旨”二字之匾额,匾额正面刻“节孝坊”、背面刻“奉,旌表节孝,康熙四十五年腊月谷旦立”。匾额下横梁为各级官员联名。最下一横梁…[详细]
节孝坊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排牙坊。清嘉庆三年(1798),为伍文光妻林氏立。牌坊坐西北向东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石牌坊。高4.25米,明楼宽3.3米,总宽5米。牌坊以花岗岩构筑,脊两端饰鳌鱼咬含,出三抄如意斗栱托檐。柱根有抱鼓石夹护。明间檐下置“圣旨”石匾,匾框以龙凤环绕。坊额正面阳刻“节孝”,背面刻“奕世流芳”四字。次楼枋额上浮雕葫芦等图案。节孝坊是顺德存留较少、保存较好的牌坊,…[详细]
孙氏节孝坊,在宜兴市周铁镇夏泽村。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花岗石、青石混砌。通高约6.60米,宽5.60米。坊上端横额上刻“节孝坊”三字。两侧竖柱上刻“代夫君而供职节孝兼优,教犹子以承家慈严并用。”其下方横枋上正背均刻“旌表故儒士尹东郊妻孙氏之坊”等文字。次间横坊上正面刻“清节流芳,松筠媲翠”,背面刻“社欧遗…[详细]
大义蜂蚁节孝坊位于虞山镇大义蜂蚁村北庄桥。坐北朝南,居一间为其所建的房屋之中,为单间冲天式石坊,系清乾隆五十二年江苏巡抚奇丰、苏州知府胡世佺、常熟知县黄元燮等立。节孝坊为花岗岩材质,高为4.35米,阔为3.88米,厚为0.33米。坊额正中上部立有“圣旨”牌,额正中镌刻有“皇清旌表已故儒童范显汉妻査氏节孝之坊”十八个大字,两边数列小字,并围以石刻花纹图案。两坊柱之间立有两块门枕石,石上刻有“三狮滚绣…[详细]
湖南省新宁县的三渡水牌坊 ,又称“李赵钱妻何氏坊”、“三渡水节孝坊”。牌坊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三渡水村 ,它处在当时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上。牌坊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冬竣工。 三渡水牌坊是楼阁式样的建筑。全部由大块脊石嵌镶而成。高10米 ,宽7米许。自上至下 ,重叠三层 ,从左到右 ,并列三门 ,中门高3米 ,宽2.3米 ,侧门高2.7米 ,宽1.6米。四根0.4米见方、7米高的石正…[详细]
牌坊建于清同治8年(1869年)该牌坊是表彰周朝忠的妻子王氏和儿媳刘氏,王氏含辛茹苦拉扯儿子,儿媳刘氏尽孝将婆婆侍奉到耄耋之年,且为周家抚养子孙,教育成长传为佳话。节和孝萃于一门,博得皇帝一喜,嘉奖婆媳两世,被赞为为黔疆扶正气。在横梁上方雕有精致的二龙抢宝,匾额上方梁柱有浮雕荷花图,图上方雕有五龙图、中间有圣旨二字。中间门联:八十载心血频枯,绕膝含饴为我遗孤坚白璧;一再传冰霜共饱,和丸画狄于人大节…[详细]
阴氏节孝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行政村秋社自然村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从北向南,是座3间牌楼式石坊,现仅存最下一层,宽6.23米,高3.57米。华板正前面上刻:“旌表已故儒同陈让妻阴氏节孝坊”及“赐进士出身属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 男陈良相陈良杰孙生员五事等建 雍正拾贰”等字。下坊中间正、正面均饰高浮雕狮子衔绶,两次间坊上则浮雕凤凰、花卉图案等。坊上原石刻“圣旨”匾、…[详细]
金山节孝坊位于黄坦镇黄坦镇上坪三村,因珊溪水利枢纽之故,1999年搬迁至此。坐西朝东偏南,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用青石质,表面磨光,精雕细刻,立面四柱三间,柱头各蹲石狮一尊。明间六米,由石梁分为五层,两次间各三层。坊前采用条石刻花栏杆,其余三面石砌围墙,后壁中置“旌表碑”一座。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家湾王氏节孝坊,位于宁武县石家庄镇吴家湾村中。坐东朝西,清代建筑。石牌坊为四柱三间无楼式。坊通高约5米,通宽约6.3米。四柱均为方形,柱脚前后设方形报鼓石,明间上方有方形石匾,周边有火焰状,上楷书“皇恩”,左右“日”“月”,上坊背面“贞节”,正面“和熊媲美”;下坊“处士吴毓奇妻节妇王氏坊”。次间坊上立石狮。坊上题记记载,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1984年,宁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路氏节孝坊,位于周铁镇徐渎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氏节孝坊,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青石质地。残高3.50米,宽2.96米,方位朝西(西偏北17°)。牌坊上端横额上刻有“旌表儒士蒋定九妻路氏之坊”、“大清乾隆五十三年”等字样,并有双龙戏珠、双狮绣球等石雕纹饰。两侧柱上有对联:抚遗孤于百日,绍先勤于千秋。现牌坊上层已残缺,周围有石构件散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