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绍 印尼民族独立纪念碑是在强烈的爱国情绪下建立起来的,是雅加达市的象征,位于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公园中央。1959年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这座石碑高137米,顶端有一个用35公斤黄金制成的火炬雕塑,象征着印尼人民取得独立的决心。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印尼人民-荷兰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纪念碑旁还有喷泉、水池以及民族女英雄的雕像。 纪念碑是雅加达最显著的建筑。纪念碑地下室…[详细]
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三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东线高速公路藤桥出口西侧2公里处的仲田公私岭上。管理单位是三亚市民政局。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93年,碑身是钢筋水泥结构,外贴马赛克,顶端缀红色琉璃瓦,高13米,基座高1.3米、宽4.3米,底座分三层,每层高0.35米、宽4.38米,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座正面镌刻三亚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4月5日撰写的碑志。碑志概述了仲田革命…[详细]
1940年7月16日凌晨,日本侵略者在军舰的猛烈炮轰和日机的盘旋掩护之下,二百左右敌兵从海上分三路进犯永宁。登陆后,日本侵略者到处狂轰滥炸,一路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共践踏了永宁、梅林、港边等十三村庄,杀害军民一百多人,伤及人员二十多名,烧毁大小船只近三百艘、各类房屋店面近百座,被烧、被抢货物不计其数。1941年1月16日,永宁各界人士在永宁召开永宁镇各界追悼“七·一六”殉难军民大会,在永宁西门外“…[详细]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陵园坐落在福建省长汀县西门街罗汉岭,占地面积17510平方米。面临长汀县城大街,背靠罗汉岭山麓,广场宽大,花木锦绣,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2年,文革期间遭人为破坏。1985年6月18日,为纪念瞿秋白就义50周年,举行了新建纪念碑揭碑仪式,碑通高30.59米,砖混结构,贴金碑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题写,大理石碑文由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撰写。1985年公布…[详细]
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是为纪念1936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于1996年10月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纪念碑座落在将台堡内东侧,碑高22.5米,碑的正面镶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背面是中共西吉县委、政府撰写的碑文,碑的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红军三大丰力会师,碑身下部浮雕8组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图案。1996年1…[详细]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一中校内。 1947年6月6日,由中共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的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力量——“六·六”分队在宣威格宜法马坡年多乐山正式成立,时有领导骨干13人,蒋永尊任-表,负责全面工作,谢敏负责军事指挥,柴爱国负责群众动动即农村工作,陆达邦为直属警卫队队长。分队成立后,建立了特别支部,成立了7个党小组,有党员63人。“六·六”分队的成立,揭开了云南反蒋武装斗争的序幕,对云南武装斗…[详细]
黄静源烈士牺牲地方——安源半边街广场。黄静源是湖南郴县人、安源工人运动领袖。1925年9月21日被反动军阀逮捕,随即被押往萍乡监狱。在狱中二十多天,他始终不为敌人的利诱和酷刑所动摇。10月16日,黄静源被敌人枪杀在半边街广场。黄静源牺牲后,安源工人不畏--,在这里举行了追悼会。并于次日将烈士遗体秘密抬至醴陵,隆重装殓,再用火车将灵柩运往长沙。1926年9月,北伐军到达安源,恢复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详细]
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治平乡治平村马背岭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治平境内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和党群组织,常有红军和游击队活动,在建立和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对敌战斗中,许多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苏区干部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治平乡人民政府于1967年3月建竣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后,每年清明节治平乡组织师生前来祭扫,成为当地群众凭吊革命英灵、接受爱…[详细]
塘厦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塘厦镇观光公园山顶,GPS坐标:北纬22°4847.7,东经114°0520.7,海拔高程91米。1996年10月,塘厦镇党委、镇政府在塘厦镇观光公园山顶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2010年3月重修。纪念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碑座正面刻有塘厦镇人民政府撰写的碑志,背面刻有52位革命烈士英名。碑体呈长方体,高10米,均由大理石砌成,主体正面和背面均竖排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苍…[详细]
紫金县老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湖子山顶。中共紫金县委于1963年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1974年、2009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840平方米。碑高8米,由台基、碑座、碑身组成。碑身混凝土结构,表面水洗石米,方顶;碑身正面浮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花岗条石砌成,正面镶碑记,背面镶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纪念革命先烈的最好办法是是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树雄心、定鸿图,永远做…[详细]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陈家河镇黄木潭居委会。1935年2月至4月,蒋介石为“剿灭”红二、六军团,以8个师兵力进行外层-堵防,采取分进合击、严密堵防、攻堵结合的手段逐步压缩包围,根据地-缩小到永顺塔卧、龙山龙家寨一带狭小地区。对此,湘鄂川黔省委、军委分会决定二、六军团总部撤离塔卧,向桑植西北方向转移,开辟新苏区。4月12日,在转移途中获悉敌陈跃耀五十八师一七二旅,堵截我军北进,湘鄂川黔省委、军委分…[详细]
介绍 民主纪念碑位于曼谷市内,Ratcha Damnoen Klsing街道中央,是为了纪念1932年6月24日的政变而建立的。此次政变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所以称纪念碑为“民主纪念碑”。纪念碑于1939年6月24日动工,次年同日竣工。 纪念碑的设计很有特色,构思巧妙,匠心独具。正中建一堡垒式的建筑,四面各立一形似机翼的柱子,柱高24米,与堡垒式建筑各相距24米,象征着政…[详细]
酒海井红军纪念亭 酒海井红军纪念亭位于灌阳县新圩乡和睦村,全沙公路路旁,距灌阳县城18公里处,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于2004年10月。1934年11月,为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炮兵营、红五师第十四、十五团及红六师十八团受命在灌阳镇排埠江、新圩一带阻击-两个师和一个独立团的疯狂进攻,浴血奋战三天四夜,完成了阻击任务。由于战斗形势紧迫,撤退时,来不及将设在新圩下立湾临时救护所里的100多个伤…[详细]
介 绍 雕刻在整块的崖壁上的石像,是由丹麦的雕刻家特尔巴尔森设计的。这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8月10日,为保0国国王路易16世家族的安全,而全部牺牲的786名瑞士雇佣兵。 雕像刻在一个浅穴里,一头濒死的雄狮带着哀伤和痛苦,无力地匍匐在地,一支锐利的长箭深深地刺入背脊,边上还有一些折断的枪和带有瑞士十字的盾牌。 整座纪念碑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详细]
圣安德烈教堂坐落于基辅的陡峭的圣安德烈山,名字也是源于这座山,俯瞰着古老的波迪尔街区,目前是乌克兰的四大建筑地标之一,壮丽的外表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来访。圣安德烈教堂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共有两层,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艺术品,庄严而又神圣,让人赞叹不已。教堂兴建于1747–1754年,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大教堂长31.7米,宽20.4米,最高处可达50米,宏伟壮观,引人注目。教堂由一个大穹顶和…[详细]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洪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市瞿家湾是湘西苏区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详细]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的北方剧场门前,耸立着一青铜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是苏联红军指挥部于1945年为纪念在对日本侵略者作战中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塔高约18米,分为基座、底座、主塔、塔身、铜像五部分。铜像高3.5米,宽约2米,由前苏联红军水兵和陆军战士两个塑像组成。塔身正面和背面分别镶着铜铸的四面红旗和镰刀斧头麦穗的党徽。主塔呈锥台型,四面镶嵌铜质前…[详细]
1938年3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派遣中共温州支部成员郑梅迪(后叛变)和闽浙边抗日救亡干校学校结业学员黄义桃、邱清华、陈济(后叛变)等共产党员到乐清,重建乐清党的组织,领导乐清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郑梅迪等人到乐清后,在环城乡朴头村秘密开展革命活动。3月下旬,中共乐清支部在朴头后山的罗山小学重新建立,该支部由闽浙边临时省委直接领导,郑梅迪任书记,黄义桃、陈济、邱清华分别担任组织、宣传、青年干事。同…[详细]
张伯伦纪念碑坐落于伯明翰市中心的张伯伦广场上,是为了纪念英国影响力极大的政治家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而建造的,为伯明翰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约瑟夫•张伯伦为伯明翰最知名的商人、议会议员和政治家,于1914年去世。张伯伦纪念碑于1880年建成,为新哥特式建筑,高20米,已被列为英国二级登录建筑。每当市民来到纪念碑前,就会想到张伯伦为伯明翰所作出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