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陂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朗镇犀牛陂村井水尾,GPS坐标:北纬22°5211.8,东经113°5241.0,海拔高程46米。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曾在犀牛陂与敌人展开过多次战斗,一些游击队员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东莞解放初期,犀牛陂村群众找到其中的两位烈士的骸骨,装好埋在村中的一座小山包上,用水泥密封好。1975年春,为纪念这两位烈士,犀牛陂大队在这座小山包上修建烈士纪念碑。2007年8月重建。该纪念碑坐东南向西北,麻石砌筑,碑高2.01米,底座长1.4米,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红字,碑两侧种植柏树,碑旁边新建有纪念碑管理用房。这…[详细]
松木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大朗镇松木山村锦绣区花果山,GPS坐标:北纬22°5404.6,东经113°5432.9,海拔高程31米。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松木山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的游击基地之一,部队经常在这里活动,曾经与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展开过多次的战斗。抗日战争期间有5名游击队员在这里牺牲。1944年为纪念在松木山牺牲的游击队员,松木山村的群众把5名烈士葬在狗门岭(地名)。1962年,为了让烈士得到更好的安息,把烈士的骸骨迁移到松木山村花果山上。1989年,松木山管理区对墓碑作了重修,所立纪念碑坐北向南,碑座长7.8米,宽5.1米…[详细]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又称正坑十八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坑镇初坑村独岭,GPS坐标:北纬22°5907.0,东经113°5531.3,海拔高程9米。1946年4月上旬,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的30多名指战员集结在东莞寮步凫山乐平围(俗称簕棚围)村后的荔枝园里,被当地-武装发现。4月16日,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武装对他们进行突然袭击。该中队迅速向大岭山方向突围撤退,驻东坑正坑村休整。20日凌晨3时许,该中队被驻寮步的国民党第五十四军三十六师一○八团第三营一个连和寮步联防队共200多人包围。游击队员迅即突围,与敌人进行激战。战斗持续至上午11时,由于敌众我寡,有18名游击队员在突围中壮烈牺牲。…[详细]
虎门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虎门镇则徐社区鹅公山山顶,GPS坐标:北纬22°4912.1,东经113°3943.0,海拔高程50米。1938年10月23日,日军占领虎门。虎门军民继承反帝反侵略光荣传统,奋起反抗,写下了华南地区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抗战胜利后,为告慰阵亡忠魂和死难同胞,当地政府发动虎门各界人士捐资,在鹅公山顶修建“虎门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1946年4月20日,纪念碑建成,太平29个团体及虎门驻军总共3000余人集合举行揭幕典礼及公祭大会,对阵亡的抗战将士和死难同胞致以哀悼。这座纪念碑已成为虎门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象征,也成为日军侵略罪行的…[详细]
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径山镇四岭村上仕自然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屯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寮步镇上屯村地牛岭山巅。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钟水、钟初等革命烈士,由东莞县人民政府拨款,寮步公社于1970年夏建造。1992年,由市民政局拨款,寮步镇政府重修纪念碑。纪念碑的底层为6.25平方米。碑高6米,宽1.6米,呈梯形,为砖石水泥结构。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钟初(1925—1943),又名钟赞初,寮步镇上屯村人。194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小队长。1943年2月初,国民党顽军偷袭游击队三屺税站。钟初为牵制敌人,保卫税站,与敌人展开战斗,不幸中弹牺牲。钟水(1924—1947),寮步镇上屯村人。1943年在…[详细]
康浪平烈士纪念碑位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时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康浪平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立新犬眠岭村北面的金桔岭山南坡,建于1966年。纪念碑内安葬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蔡焯、张检、袁生等14位烈士的骸骨。纪念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碑高5.4米。碑座呈正方体,边长2米,用水泥、红砖构筑。碑的正面朝东南,碑身中间竖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纪念碑座上面横刻着“永垂不朽”四个字。碑座中间是油漆书写的碑文,现字迹全消。周围是140平方米宽的水泥平台,平台四周种有青松翠竹,四季常青。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原有的纪念碑年久失修,1997年底拆除旧纪念碑。2000年3月,立新村委会在洋杞坑村与洋田沥村交汇处的山顶重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详细]
油坊湾烈士纪念碑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新农村7社。油坊湾烈士纪念碑坐东向西,碑体与基座均为青石,占地面积5平方米,建筑面积0.8平方米。碑体呈长方形,高2.9米、宽0.9米、厚0.13米,基座呈长方形,高0.22米、长1.3米、宽0.54米。正面顶部雕刻五角星,下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郝祖侯撰写,一九八七年立”;背面刻有1934年7月吴体珂被军阀王陵基杀害以及何懋金、郝耀青、蒋开萍等同志在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被害于渣滓洞等情况。何懋金,万县河口乡(今万州区甘宁镇)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9日,成都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的“四•九”血案。何懋金受…[详细]
万县惨案纪念碑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街道办事处红光村7社太白岩下。万县惨案纪念碑建于198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110平方米,碑通高17.1米,呈三菱梭叶形,直刺苍穹,寓意党、军队、人民团结一致,共抗外侮、气冲云天。碑一侧有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字:“万县惨案纪念碑”,另一侧用隶书镌刻碑文。2007年9月,万州区人民政府在万县惨案纪念碑旁建成万县惨案陈列馆。1926年6月至8月间,英帝国主义舰船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内河航行权,游弋长江,在万县及上下江段屡肇事端,5次浪沉航行木船,致使70余船工及驻万官兵被淹死,近10万银元及大量-支弹药遭受损失。这一系列沉船事件,激起了万县人民强烈愤慨。…[详细]
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横口中学后山上。1929年8月22日,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环峰、福联村)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之前在大田石牌格遭到军阀卢兴邦所部阻击,部分战士负伤,加上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一部分伤病员经福鼎当地民众细心帮助得到医治。8月28日,朱德率红四军离开福鼎,准备返回闽西,留下40多名重伤病员和400块银元,交托当地群众治疗看护。这些重伤病员被安置在郭氏家庙,得到细心医护,不少人很快康复归队。一些红军战士因伤病情较重不幸去世,群众按照当地习俗为之入殓。还有几名红军战士,在当地安全生活数年之后才离去。1992年,为纪念在福鼎病故的红四…[详细]
华安革命纪念碑位于华安县华丰镇草坂村寨仔山顶。1949年11月18日,华安和平解放,建立人民政府。在革命进程中,无数志士仁人为华安的解放与建设,发展与进步,殚精竭虑,乃至流血献身,创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谱写了崭新的历史篇章。为弘扬长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继往开来,中共华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90年11月动工兴建华安革命纪念碑。华安革命纪念碑占地2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碑座北朝南,高16.28米,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题字“华安革命纪念碑”。碑座正面碑文由原县委书记王复兴、县长孙孔强撰写。碑座背面铭刻71名烈士英名:林担水、陈上士、陈登寿、陈渊业、陈明兴、吕兴、陈泉水、蔡铁锤、林树木…[详细]
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位于云霄县马铺乡坪水村。1934年3月,靖和浦县委常委林路、五区区委李若松受靖和浦县委的指派,到坪水村加强革命工作的领导。同年4月,在此成立中共坪水支部,书记何照,党员有7人。8月,林路、李若松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要求,领导农民在坪水楼成立坪水乡苏维埃政府,在云霄县竖立起第一面红色政权大旗,提出分田口号,经党支部研究,推举何意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何两花担任妇女主席,何志成担任军事委员,何照担任土地和经济委员,何水泡担任赤卫队长。10月,在党支部和乡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有130多户500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500多亩土地。11月16日,云霄县保安队长张…[详细]
1992年,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60周年纪念日,经报中央和省委批准,在芝山红楼左前方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原东路军政委聂荣臻元帅题写碑名。纪念碑造型新颖,寓意深刻。碑形采用抽象设计,主碑既像面红旗,又像把尖刀,体现红军主体。它是根据毛主席的词十六字令“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的含义设计的。主碑体由两根人字形的台柱支撑,象征着工农支持红军,三位一体。碑底座是3层黑色花岗石圈,表示红军是在粉碎国民党3次“围剿”后,东征漳州的。碑高19.32米,表示东征漳州的时间是1932年。纪念碑底座有6层台阶,代表60周年。碑顶上金色镰刀铁锤图像,告诉人们要永远不忘是中…[详细]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漳港社区崇贤公园内。民国33年(1944)“祭灶节”前夕,日寇小队长广赖鬼雄率亲弁数人,闯入渔村,图奸掠,激起萧宗星(邦灿)等愤慨,奋起丛殴。狡敌诈死遁脱。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1944年1月16日),驻鹏程村日队长井上率队报复,经¬由百户、演屿、西丘各村,包围漳港,沿途烧杀,血洗渔村。萧宗星、萧宗勤、萧宗玉、王依宝、萧文孝、张木凎、张盲峰、林海荡、林光光、徐草俤、郑芋柄、张金官等十二人力战身亡。次年8月,福建省政府拨款建立“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碑为塔式石砌三层,高约5米,碑底座边宽4米,碑立在漳港妈祖宫前面,1966年,文革-时被拆除。后经¬漳港…[详细]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位于加格达齐地区,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年1月31日,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被公布为第5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丹伯先生纪念碑位于莱西市店埠镇中由格庄村内,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09.12.9,李丹伯先生纪念碑被公布为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莱西市店埠镇店埠村东30米,年代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79.9.12,莱西南县抗日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浮竹山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寮步镇浮竹山村辘头岭巅。为纪念1949年在浮竹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寮步镇政府于1974年8月建造了这座烈士纪念碑。1997年,由市民政局拨款,寮步镇政府对纪念碑进行了重修。1949年6月21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新一营军事特派员李桂平、教导员刘辉率第二连(黄龙队)从大岭山到莞樟公路破桥、剪电话线,以迷惑敌人。当晚驻浮竹山村。寮步驻敌保十四团和县警大队约600余人,于22日凌晨包围浮竹山村。拂晓前,敌军发动猛烈攻击。黄龙队仓猝应战。李、刘率两个排突围,副连长龙若冰则率两个班从打鼓岭突围,伤亡较大。少年班被困在村里,苦战3小时。这场突围战,张祥、祝国良、吴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