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锦(1894—1927),永嘉县潘坑村人。191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秋,毕业后回到家乡主办岩头高等小学,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师生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19年春离乡赴沪,在《新青年》杂志社工作。1920年8月,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4月,受党指派,同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等前往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详细]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海南省、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公园路2号海口人民公园内。管理单位是海口市民政局。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4年4月,是为纪念坚持琼崖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2万多名烈士而建。2003年由地方政府划拨专款进行重修。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面积0.8亩,建筑面积36平方米。纪念碑用大方块花岗石砌成,碑四周设有石栏杆,呈四面体,碑总高14.5…[详细]
军屯惨案纪念碑座落于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公里的军屯村。为纪念日寇侵华期间制造的“军屯惨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难者,0营子镇军屯村支部、军屯村委会于公元1999年建立。公元1945年5月,日本驻淮镇的—4204部队,为寻找一个掉队的侵华日军,一个星期内坑杀了军屯村143口人,其中59户被杀,6户被杀绝,仅儿童就有58人,最小的还不到1周岁,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军屯惨案”。纪念碑周围为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详细]
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通化县兴林镇荒沟村东面山脚下,距离村中心1华里,遗址保存完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保护面积1600平方米。是为纪念东北抗战时期日寇血腥制造的“白家堡子”惨案而建。碑身正面刻字: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碑高5.08米,宽0.95米,厚0.5米。白家堡子村现为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朝阳村,日伪时期,地处杨靖宇将军创建的“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团结有力地打击了日伪…[详细]
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梁子湖区东沟镇月山村4组东边。1945年5月中旬,为巩固沿江抗日根据地,配合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江南,开辟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张体学率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在结束杨林桥战斗,消灭伪军成渠部后,回师樊湖,向顽军国民党鄂南挺进军第一攻击司令马钦武部发动进攻,首克六十口,复克鲊洲,将马钦武部击退到月山孤岛上。十四旅司令部随即进驻邱家大湾,前线指挥所设在与月山仅一港(汉津港)之隔的小村——大包…[详细]
建泰沿线阻击战遗址纪念碑位于泰宁县梅口乡金湖悬索桥头。1934年3月19日,泰宁县城保卫战失败后,红5军团第34师从泰宁县城撤出,按中革军委命令继续驻防建泰沿线,阻击、迟滞向建宁压迫前进的敌人,从4月22日到5月9日的20天里,先后进行了李家坊、油店、弋口、梅口、挽舟岭、横路下等6场艰难的阻击战,给予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最为艰难的是梅口阻击战。梅口位于杉溪和濉溪的交汇口,是建宁、泰宁两县水陆交通的…[详细]
归化战役纪念碑位于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东北2公里铁岭隘。1934年3月22日,国民党东路军第10师(师长李默庵、驻将乐白莲)、第52师(师长卢兴帮、驻永安)共1万多人,在空军支援下,由将乐白莲出发欲犯归化县城。驻守归化城的红7军团3000余人和宁清归军分区的地方武装,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的指挥下,在将乐铜岭阻击。铜岭与明溪铁岭相连,群峰连绵,山路逶迤,主峰天上岗,地势险要,是沟通闽西北之要冲。…[详细]
望角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望牛墩镇望角村王洲,1967年4月由望牛墩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修建。占地约156.76平方米,碑高约4.6米,混凝土结构。碑身正面竖排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字。1945年春,东江纵队第一支队派出部队在水乡一带活动。日军与土匪勾结,企图对东江纵队进行合击围歼。部队决定,以部分兵力向蕉利、望角挺进,诱敌进入圈套,打乱其围歼计划。4月17日晚8时,部队从芦村上船,迅速占…[详细]
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南部的七道沟村,距村中心1华里,距七道沟铁矿1公里,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保护面积1500平方米,碑高7米、宽2米、厚0.65米。碑身正面阴刻: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通化县七道沟铁矿,早在1898年被当地采参农民杜宝贾发现,1905年清政府将矿区地段赐给了平定义和团有功的地主李芳云。日寇侵占东北后,疯狂掠夺各类资源,1933年…[详细]
微山湖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它既是苏、鲁、豫、皖四省的交汇之地,又是鲁南和湖西两大战略区的结合部。它东临津浦铁路,南濒战略要地徐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0党组织在各地相继发动武装起义,组建人民抗日武装。为策应鲁南和湖西两大战略区,先后在微山湖南北地区,开辟了两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分别建立了0沛滕边县委和0湖东县委,并同时建立了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滕沛大队、…[详细]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霸气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二十世纪前的中国清政府则是一个-无能的政府。英国人在巩固了对缅甸、印度的统治后,企图以印度、缅甸为基础,打开中国的西南大门,霸占中国西南各省,与已经侵占的东南亚各地连成一片。1874年英军上校柏郎率200人的武装由缅甸入侵云南。英国驻北京使馆的翻译马嘉里前往迎接。马嘉里沿途刺探我军政情报,绘制山川地形图。马嘉里与柏…[详细]
为缅怀早期共产党人和杰出工人运动领袖邓培,中共三水区(县)委、区(县)政府拨出专款19万元,于1990年9月建成邓培铜像,以兹纪念。铜像为立式,像身高3.2米,背景为齐腰高的残墙,寓意为“废圩下的思索”。像的基座为方体,用花岗石砌成,塔状,分三层。面层正面宽2.14米,侧面宽1.24米,正、侧面高2.7米。正面镌刻了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题写的“邓培烈士”四个镶金大字。背面镌刻镶金…[详细]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建于2005年7月,2005年9月竣工,坐落在蓟县罗庄子镇金水泉山。纪念碑建成后,已先后接待各界参观祭扫群众5万多人。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总面积约100亩,纪念性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分纪念碑、无名烈士墓、警示门三部分。纪念碑碑体总高19.45米,寓意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碑座为四方形,象征4万万人民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碑…[详细]
徐家三烈士纪念碑位于茌平县胡屯镇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处,是为纪念徐宝珊、徐宝璧、徐宝珍三兄弟而建。徐宝珊(1909—1942),山东省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受过高校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宝珊被附近20多个村庄推举为“联庄会”会长。在博平党组织的发动和引导下,他很快组织起一支二三百人的抗日武装,后被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32支队2团3营,任营长。1938年春,徐宝…[详细]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是为纪念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而建,原纪念碑于1951年建成,2009年迁至现址重建。乌蛟腾村位于新娘潭山之后,却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日据时代抗日的基地。抗日英烈纪念碑原碑初建于1951年乌蛟腾一处山坡下,1985年经过重修,2009年底迁址重建,于乌蛟腾村村口近新娘潭路建成“乌蛟腾烈士纪念园”,入口处有一座牌坊,内有纪念碑立于高台上,基座刻有“浩然正气”四字,碑上则有前东江…[详细]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把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当时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龙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唯——次高举反帝旗帜的起义,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志气,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龙州起义纪念碑建于…[详细]
1966年3月8日,在隆尧县东部的白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后,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并到达灾情最为严重的白家寨视察慰问。1987年2月底邢台地震20周年之际,邢台地震纪念碑在隆尧县城东侧竣工。国家主席-为邢台地震纪念碑题了字。邢台地震纪念碑场地占地16.8亩,南北长160米,东西宽70米,总建筑面积达1120平方米。工程由邢台地区房产公司设计,隆尧县建筑公司施工,历经5…[详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记功碑”,以纪念全国军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抗战胜利纪功碑于1946…[详细]
大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大迳村汪潭小组旁,占地约500平方米,碑身呈方形柱状,高约10米,外用大理石砌成,正面镶嵌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泊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底座正面刻有碑文,背面刻有烈士英名。原碑于1983年12月建于大迳的对面山(山名)上,1995年因修建高尔夫球场迁至现址。1926年初,中共广东党组织派李成章从广州返回大迳石马圩进行革命活动,建立中共石马支部,…[详细]
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台市三仓镇新五村境内三仓烈士陵园是在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亭的基础上,逐渐扩建起来的,粟裕将军为陵园落款。陵园原占地面积为2.34亩,1980年开端扩建,现已扩大到64.7亩,陵园重要由“抗日烈士”和“粟裕将军”两大主题的纪念建造群所组成。抗日烈士纪念亭,建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由开明绅士施景程等发起捐资,苏中四分区党委、行署积极支持,于1945年2月动工,当年7月竣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