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碑篇

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红寨汤浪村北。 1936年4月2日,红军长征分三路从富源县进入沾益县。4月3日,红二军团在贺龙的带领下,从驻地出发,分别经播乐乡的偏山、沙高、大海、小落浪、大落浪、水田等地,进驻喜厦、遵花铺、十里铺、松林、河西、中村一带。上午11时,红二军团一部行至遵化铺以北的火焰山时,与一股敌人遭遇,红军立即投入战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迫使其向松韶关方向逃窜。红军将缴获的物品分给当…[详细]

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

河北省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全国人民奋勇-,洪康村也组建了抗日九大队,该村是冀南“盐民-”的发源地,1938年4月8日在此打响“冀南对日作战第一枪”,消灭日伪军40多人,我抗日战士5名殉难;1940年农历10月初10,县抗日九大队在此遭到日伪军的围击,伤亡150多人,是平乡县抗日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斗。1943年6月19日,刘邓大军129师25…[详细]

大水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水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大水村后面的坡地上。管理单位是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大水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7年,碑四周筑有围墙,总占地5亩,整个建筑均由当地政府划拨专款建造。纪念碑坐南朝北,总高10米,宽2米,呈梯形方体。整个建筑分三段构成,第一段为平台,方形,基底长6.4米,分三阶而上,台面边长5米;第二段为碑堆,方体;第三段为碑柱,长方体,正面…[详细]

无名英雄纪念碑

埃及政府为埃及战士在国内和国外建造了多个纪念碑,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位于开罗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无名英雄纪念碑坐落于开罗东北部的纳赛尔城(Nasr City),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纪念碑,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74年下令建造,是为了纪念那些在1973年十月战争中牺牲的埃及战士。无名英雄纪念碑于1975年开幕,呈三角锥形 ,其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金字塔,是开罗的标志性建筑,有“当代金字塔”之称。这个造型优雅的…[详细]

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闸北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日军的侵略遭到上海军民的顽强抵抗,连续十天进攻,未有进展,于是日军改变进攻方向。8月23日凌晨,日军集结大批军舰从罗泾东边(小川沙)的长江江面上突袭登陆。上岸后,日军面对手无寸铁的罗泾老百姓,实行了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烧杀。罗泾老百姓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日军在小川沙登陆后,迅速扩大占领的地盘,到8月23日下午…[详细]

周恩来渡海处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用革命的武装反抗--武装,向国民党-派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从此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道路。当时的军事形势对起义部队很不利,强大的-武装对起义部队构成很大的威胁,党中央及时作出部队撤离南昌城,迅速摆脱困境,保持军事实力的战略决策。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彭湃在其家乡海陆丰组织农民革命运动,形成了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因此,党中央决定…[详细]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位于梅列区洋溪镇洋溪中学内。1939至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从福州内迁,在洋溪设立校区。这期间,全省约有1000名学生先后考入这所学校,来到这里就读。因战时经费支出不足,一切因陋就简。学校借用民房作宿舍、教室,用竹蔑糊泥作墙,以树皮代瓦,校舍四面通风,无法避风雨。宿舍全是统铺,上下两层,用竹片编作竹床,一个房间住几十个人。尤其日军侵占福州期…[详细]

《浙南周报》(括苍版)创刊纪念碑

1947年5月,中共浙南特委机关报《时事周报》问世。同年10月,为适应瓯北地区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乐清中心县委决定创办瓯北版《时事周报》,由马龄负责编辑。《时事周报》(瓯北版)创刊后不久,因形势紧张而停刊,1948年1月复刊,2月金式荣负责编辑。同年10月,该报改名为《浙南周报》(括苍版),在永嘉岭头乡中堡村开始出版。到1949年4月为止,《浙南周报》共刊出61期。该报创办初期主要是转载解放区新华…[详细]

民族大会战纪念碑

民族大会战纪念碑坐落于德国的莱比锡,是为了纪念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而建造的,是莱比锡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同时也是莱比锡的主要地标,深受游客欢迎。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十八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英国、奥国及其他各国三十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胜利,柏林建筑师布鲁诺•施密茨设计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纪念碑始建于1898年,建成于1913年,花费约…[详细]

棠地河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纪念碑

棠地河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水茜乡棠地村河下塅坳子山上。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至1934年12月,宁化、泉上、彭湃苏区相继沦陷,闽赣省转入游击战争。1935年1月31日,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苏维埃政府、闽赣军区1000余人从归化枫溪原计划转战安远,在途经水茜棠地河下塅时,遭到国民党军第52师的合围伏击,红军部队拼死突围…[详细]

萧红纪念碑、萧红墓

萧红纪念碑、萧红墓坐落在呼兰区西岗公园内东侧500米处。建于1992年11月。萧红纪念碑、萧红墓占地面积为690平方米。纪念碑与墓系坐北朝南。纪念碑和墓为一个景区,分两个主体建筑。纪念碑位于南侧,墓地在北侧,相距5米。四周是方钢混凝土砌筑的书形图案围栏。萧红纪念碑高2.4米,宽3.4米,厚0.7米,是由一块北方产的大青石雕成。纪念碑正面左边镶着黄铜镀金“萧红纪念碑”五个大字,落款小字:“哈尔滨日报…[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纪念碑

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成立。这支以红军挺进师留下的战士为种子、以长期坚持浙南斗争的当地干部为骨干、以本地区的共产党员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组成的人民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配合解放军主力作战、解放浙南全境的中坚力量。至1949年4月,浙南游击纵队发展到5000多人。同时,拥有9万多名民兵武装,形成了主力部队、县区武装和民兵三结…[详细]

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为纪念东山坳伏击战牺牲的烈士而建。东山坳位于大朗镇屏山村(原属水平生产大队),紧靠东山,有一山路通往黄江镇梅塘地区。1948年5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一期“清剿”,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政委黄华、副团长林文虎、副大队长何棠,率钢铁队和金重队向大岭山区挺进,在屏山村驻扎。5月16日,国民党军队约200人从霄边出发,准备进驻梅塘,途中在…[详细]

澧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澧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常德市澧县县城解放中路兰江公园内南侧兰江河畔。1984 年,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根据老红军、全国政协委员张德(原武汉警备区司令员)1980年向湖南省政协递交的269、272 号提案精神,结合全县老红军、干部、群众的要求,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继往开来,决定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碑于1984年7月30日破土奠基,次年4月5日(清明节)落成揭幕。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雄伟,造型…[详细]

蔡桥烈士纪念碑

蔡桥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纪念碑初建于1969年4月,由原蔡桥大队革命委员会和贫下中农协会而立。原纪念碑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碑身通高8米、,宽2米,塔式长方体,以砖砌成。碑身正面仿刻毛泽东“死难烈士万岁”题词,背面镌刻碑文:“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光辉指引下,我地区广大革命人民于1930年至1931年向-势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为革命牺牲了20名优秀同志,特立此碑,以示纪念。”碑…[详细]

塔什干地震纪念碑

塔什干地震纪念碑也叫英勇纪念碑,本国人民为了纪念1966年4月26日塔什干大地震死难者而建立的。当地的百姓经常来这里缅怀遇难者,尤其是新结婚的夫妻,来这里献花成了“必备”的程序。地震纪念碑建于1976年5月20日,是一名来自莫斯科的建筑师与当地工匠合作的成果。纪念碑就修在当时的地震震中区域,占地面积约2.5公顷。整个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主体造型是一对男女组成的石刻雕像,男人骨骼健壮,迈开大步,脚踏…[详细]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

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正中心。由碑体、拱带、碑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高26.56米,为正三角形,三面均宽4.2米。以汉白玉饰面,周围镶嵌金黄色的“仿金镀”。碑体呈炮弹形状,寓意着战争已成为历史,人们纪念东北解放是为了维护永久的和平,“东北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由彭真同志题写。碑座上建有拱带,为三根拱状带子,高36.56米,宛如三条挥动的彩绸,自上而下围绕碑体,象征着东北三省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详细]

潦浒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麒麟区第二中学大门内左侧运动场边)。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1支队15团按纵队的部署拔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曲靖潦浒镇大恶霸、国民党曲靖县“民众自卫大队”大队长海中鳌(曾任国民党团长)长期盘踞的潦浒据点。该据点有反动武装200余人,由于距曲靖、陆良仅30千米,且两地均驻有国民党重兵。为此,支队司令部制定了“围点打援,以打援为主”的作战方案。后纵队司…[详细]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位于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中学内。竹篙塘(今洞口县竹市镇)国立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接收沦陷区、抗战区学生2000余名。当时,国民党右派掀起一股-逆流,“限制异党活动”,“从严处置异党”。共产党巧妙应对,实施“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16字方针,在校内建有两个由省委直辖但相互保密的中共秘密支部:一为中共洞口特别支部,支部书记雷震寰,党员以洞口籍学生为主,多在师…[详细]

虹桥起义纪念碑亭

1944年9月,日军侵占乐清。中共乐清县委作出武装抗日的决定,一边建立党领导下的乐清人民抗日游击队,一边帮助组建抗日友军——乐清渔区特务队和国民党乐清县警备第四中队(简称“警四中队”)。由于获得了国民党顽固派要“吃掉”警四中队的情报,1945年2月24日,中共乐清县委在四都乡牛塘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策动警四中队起义。25日,县委领导人邱清华、周丕振、叶龄银、郑梅欣等在虹桥河淇村与警四中队领导人陈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