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后,0中央总负责人秦邦宪(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奥托·布劳恩,又名华夫)以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王智涛就住在这里。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秦邦宪代表党中央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会议对他在报告中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遭到的重大损失,归咎于"反动派力量的强大"等客观原…[详细]
杭州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两层。主楼344平方米,4个房间,完全西洋风格。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曾携妻-及子女寓居于此。里西湖,近断桥,有一栋围墙包裹的两层小楼。曾有铜牌,上 书“蒋经国旧居”。抗战胜利后,大约是1948年10月至11月期间,蒋经国携妻儿在此小住。蒋经国旧居的别墅建成于1931年,门牌为里西湖1号、2号,别墅占地133…[详细]
茂名路毛泽东旧居位于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威海路583弄7号)一幢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子,是1924年毛泽东来沪时的寓所。1999年,中共静安区委、区人民政府对旧居进行了修缮,于同年12月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并展出《毛泽东在上海》的图片史料。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毛泽东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央上海…[详细]
宜宾市南溪县(后改为南溪区)朱德旧居位于城区官仓街42号(原103号)。这是一幢典雅的清代木构串架建筑,一进三幢沿街一字展开,两侧为砖砌防火墙。进大门是第一幢,在第二幢与第三幢之间的天井辟为花园,第二幢的厅堂之侧为当年朱德的卧室和书房。花园正临窗下,十分优雅宜人。朱德在南溪的旧居,与陈玉珍的婚姻有关。1916年,朱德率护国军先遣团讨袁经叙永县雪山关入川,在纳溪棉花坡一战大败北洋军。朱德率部入驻泸州…[详细]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该建筑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洞头老人蓝昌启(苏区老干部,已故)、蓝锦长(85岁,曾担任洞头乡乡长)、兰瑞良(79岁)等人的口述,革命…[详细]
范石生旧居位于昆明西北王家桥红联小学旁,建于1917年,系范石生1916年底由驻川滇军第六师参谋长任上辞职回滇时所建。当时他与同事钱开甲共同合买了昆明西郊王家桥的八十多亩田地,并建屋居住,躬耕垄亩,自行劳作,在此隐居近三年,至1920年调任驻昭通的靖国军第十六团团长,方始离开。房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坐东朝西,占地325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凹”型,正房五间,南北耳房各两间,悬山顶,外走回廊,建构简朴…[详细]
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第四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赵树理旧居位于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建筑占地面积315.45平方米。故居系一面围墙的三合院结构,青堂瓦舍,砖木建筑,是一处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民居。门口石碑上镌刻着薄一波题写的“赵树理故居”5个大字。1965年初,赵树理一家老小住进此院,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几年的时光,直至1970…[详细]
钟赤兵将军旧居(钟氏家庙)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城关镇下西街花溪巷,一座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古祠庙,该祠庙占地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至今已度过100多个春秋。钟氏家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岁(公元1905年)。钟氏家庙是平江县城四十八座古祠庙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祠庙。这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湘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堂建筑,是研究当地家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其特有的行制结构,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里走出4名共和国…[详细]
彭德怀旧居杨家大厝位于明溪县雪峰镇三元巷40号。1933年7月,按照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以红3军团为基干的红军东方军进入宁清归苏区作战。在围攻宁化县泉上土堡的同时,于9日首先克复明溪县,解放了明溪、清流全县和宁化东北大片土地。明溪县的-民团头子叶大增、严明汉等连夜逃往邻县。红军东方军进入明溪后,在县城内设政治部和司令部,彭德怀住在东门城内的杨家大厝(今为县雪峰镇三元巷40号)。红…[详细]
尤太忠旧居位于光山县城东南砖桥乡陈岗村尤岗。尤太忠1918年12月出生于砖桥乡陈岗村尤岗一个农民家庭。13岁参加革命队伍,走过了艰难、曲折、辉煌的战斗历程,经历了极其严峻的战争考验,曾担任过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等职。他于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连政…[详细]
邓子恢旧居(郑庸经祖宅)位于培丰镇文溪村,年代为1928。邓子恢旧居(郑庸经祖宅):位于培丰镇文溪村郑厝,始建于1890年,由闽西著名革命先烈郑荣金之父亲手建造。该旧居座西偏南,朝东偏北,土木结构。占地500平方米,主体工程为300平方米。前向单层,后面两层,设两厅三间一厨房,门三处,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该旧居是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早期革命的重要活动场所,是重要的革命旧址。1928年之前,邓子恢…[详细]
重庆张治中将军旧居重庆张治中旧居地处沙坪坝区土主镇三圣宫村。“三圣宫”为依山就势而建的坡地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原为清代庙宇,是宗教文化中少数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重要古建文物,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抗战期间著名爱国将领、“和平将军”张治中曾在此地居住和办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址作为该村小学用房,后为农舍,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岌岌可危。2003年以来,中共沙坪坝区委、沙坪…[详细]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座落在大井村中央,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大井新屋下“邹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便将他这幢兵营腾让出部分房间来给工农革命军居住,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在大井,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对王佐部队的团结改造工作,派何长工等同志到王佐部队进行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1928年2月,王佐部队与袁文才部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19…[详细]
北京西路44号印度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为贺耀祖,化名贺贵年,于1935在此购地1484.3平方米,并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2幢,西式三层楼房1幢,西式平房多间,计建筑面积817.9平方米,1946年11月至1950年4月租与印度大使馆。后该处由市房产局代管。目前,此处现有房屋仅有主楼1幢,其楼坐北朝南,中部三层,小平顶,青瓦,四周为二层平顶,黄色拉毛外墙,白色勒角,整幢建筑,造型新颖,为西方庭院式…[详细]
王震南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族弟。王宅也称葛竹村,围在绿树香花之中,修于1936年。青砖高墙,黛瓦结顶,傍山而建,是一座中西建筑文化合璧的经典。内部建筑采用上等木料,工艺精雕细镂,绘画添颜形象逼真,人物栩栩如生,雕刻中故事连串,内涵丰富,集中国民族文化与精美建筑于一体。王宅顺山势而建。面朝牌楼式大门拾级而上,正如李渔《闲情偶寄》里面说的:“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进入大门过月洞门,才为正门,门框…[详细]
这栋房子原是苏区时期破产地主杨衍兰的私祠,称为元太屋,建于1876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1933年4月,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叶坪迁驻这里。中央执行委员会产生于1931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由63名委员组成,毛泽东当选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在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选举175人为正式中央执行委员,36人为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继续当选为…[详细]
吴晓邦旧居位于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吴晓邦旧居为西洋式两层小楼,建造于1927年。1927年至1928年,吴晓邦回家乡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任教时在此居住。2000年,吴晓邦旧居开放,有吴晓邦生平事迹展。吴晓邦(1906~1995),沙溪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实践者,舞蹈表演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第二、三、五、六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等职。吴晓邦青少年…[详细]
于学忠旧居编号:编号4-488-5-055时代:1931年地址:烟台市蓬莱市小门家镇于家庄村于学忠旧居,1931年修建。1935年,于学忠将军将宅院赠予家乡父老兴办教育,家乡人民为了褒扬将军爱国爱民之情,将这所学校誉为“立德小学”。于学忠旧居坐北面南,为二进式院落,硬山结构,现有房屋34间,总占地面积1480平方米。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详细]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居住在遵义新城古式巷19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北路一巷。毛泽东等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南边防军建制)易少荃(号怀芝)的私人官邸。此房坐南朝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楼房邻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墙围护。它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群中。楼房上下四周有走廊环绕,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