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旧居位于新仓巷37号,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良图,晚年自取法号承贯,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长期寓居扬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曾任兴化知县、高邮知州。道光十五年(1835)购置房屋改建,名“絜园”。占地面积2617平方米,南为花园,北为住宅。花园原有荷花池、鱼池,池中架白石桥,周围有湖石、黄石假山、石桌、石凳和古井及竹木花草。东沿壁置曲廊,南构书舍斗室,西有船厅、北有花厅。住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二路。大门朝东,门对面的照壁,今依稀可辨。八字形磨砖对缝大门楼。东路北首原有小三间两厢住宅楼一幢,后有小天井,前有庭…[详细]
地处扬州邗江区方巷镇西首粮管所内的“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张爱萍当年在方巷蹲点的住宿办公区;二是张爱萍纪念园;三是张爱萍在方巷图片展览馆。该馆虽然偏僻,开馆时间不长,却越来越引人注意。张爱萍同志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他戎马一生,早年曾参加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他对苏北也不陌生,早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来到通如泰地区组织过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农会,建立红色政权;抗战时期,张爱萍曾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盐阜地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苏北地区纵横驰骋,组织指挥了多次战斗。解放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长期在军队和国防战线…[详细]
洛夫旧居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衡南县相市乡燕山村上新组,年代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类别为古建筑。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5米处。。建筑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李氏宗族李森旧居位于衡南县车江片区金马村德新组,年代为清咸丰六年(1856),类别为古建筑。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0米处。。建筑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张难先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山麓。张难先(1874-196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转向支持民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旧居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难先在民国政府任职时所建,又名“灵山窝”,单层砖木结构,张难先在此一直生活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研究辛亥首义文化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石瑛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石瑛(1878—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人。中国同盟会会员,曾任众议院议员、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南京市市长等。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旧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欧洲十九世纪别墅式建筑,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908平方米,建筑面积326平方米,是研究辛亥首义文化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郭因旧居坐落在家朋乡霞水村村中,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中期,占地1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一进三开间,二层楼房,东西厢房,前檐设一天井,撑拱承挑出檐,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封火墙,室内的窗栏板雕刻精美,建筑保存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郭因(1926-):原名胡鲁焉,幼名胡家俭,家朋乡霞水村人,为国内知名的美学大师。历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荣誉馆员,南开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安徽省美学会、安徽省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学会、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主席等职务。…[详细]
李清云旧居位于桂阳县正和镇芦村黄土岭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2017年4月12日,李清云旧居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旧居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详细]
潘天寿旧居时代为民国位于荷花池头42号。潘天寿纪念馆(PanTianshouMemorialPavillion)位于杭州上城区南山路212号,这里原是潘天寿先生晚年居所,1981年--化部批准设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91年在原有旧居基础上扩建现代化新馆。是文化部所属的画家个人纪念性博物馆,由中国美术学院代管,具有纪念、陈列、收藏、研究、教育等数种功能。2000年7月9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定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定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潘天寿基金会的所在地,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的常设地。保护范围:潘天寿旧…[详细]
陈昌浩旧居位于蔡甸区奓山街道长新村一组代家庄6号,时代为清代。旧居建于1905年,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10.7米,进深16.7米。有前厅、天井、大厅及左右厢房等主体结构,内部为木架梁结构,天面为黑瓦。2011年,陈昌浩旧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