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1928年)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江西省湖口县舜德乡王燧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由来简介:1928年12月9日,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王燧村共产党员王文凤家中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人,会期4天。大会由代理省委书记冯任主持。会上,代表们听取了中央代表张金刃传达共“六大”精神报告、王文凤的政治报告、冯任的省委工作报告,大会产生了新…[详细]
史沫特莱旧居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32号。和中世纪欧洲教会建筑的风格相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横平竖直的长方体。1913~1938年间,美国主教鲁兹(BishopRoots,1870~1945),中国名吴德施,携全家居住于此。这里符合新教教徒节俭清淡的传统。大坡状瓦顶,方石墙基,深灰色清水砖外墙,上下两层间有两道深红色的砖线。正立面连续的拱券门窗,外框凸出,造型优美。整幢楼建筑面积646平方米,…[详细]
沈氏旧居,在宜兴市丁蜀镇民主路224号。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旧居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为清末丁蜀地区陶业主沈狗大的私宅。建筑面南座北,共两进。通面阔18.50米,进深30米。第一进面阔五间。第二进两层楼,平面呈凹字形,面向院内三面为回廊。正厅面阔五间,其两侧各有楼房三间,三面贯通,俗称转盘楼,建筑工艺均较为考究。在一、二进间院内建有砖墙门一座,辅以7.20…[详细]
傅抱石故居是中国美术家傅抱石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定居的住所,共2处。一处在玄武区傅厚岗6号,现为私人住宅,局部开放为纪念馆(预约参观),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在鼓楼区汉口西路,现为傅抱石纪念馆(长期开放参观),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傅抱石旧居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傅厚岗6号,原为傅抱石执教中央大学芤术系时所置,直到他在1963年搬往汉口路132号前,他一直住居于此,该旧居始建于1948年,是一代画坛…[详细]
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子女所有。1995年7月12日,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所有。翌年,该建筑经过修整后,为爱德基金会使用。…[详细]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居住。旧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瓦四面坡屋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详细]
1986年7月在殉难处建立纪念碑,质地墨石,高1.1米,宽0.6米,碑正面楷书“闻一多先生殉难处”八字,由原民盟云南省主任委员杨明题写,碑阴隶书闻一多先生殉难经过。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在附近学院坡上遭国民党特务杀害。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悼念李公朴大会上作了“最后的讲演”。下午闻一多和儿子闻立鹤相伴回家,就在离西仓坡6号家十来步之处,遭云南警备总司令部特务暗杀,年仅…[详细]
田家英旧居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南头沟,占地面积112平方米。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强调要发动群众,实行“耕者有其田”。1947年2月至5月,中央派康生、陈伯达到晋西北考察并帮助土地改革,陈伯达率田家英、浦安修等土改工作团成员到潘家庄(含大圣堂、张家庄、潘家庄村)进行试点。田家英住在张家庄村开展工作。在土改工作中,田家英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为照…[详细]
关麟征旧居时代:三十年代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长沙路97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户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青年时代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为一期学员。毕业后,历经东征、北伐。抗战期间,率所部五十二军在长城古北口和台儿庄一带与日军激战。由于所部骁勇善战,屡创日军,被人称为“关铁拳”。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时,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1948年11…[详细]
袁家沟毛泽东旧居位于榆林市清涧县商杰村镇袁家沟村。1936年2月5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东征军来到袁家村,东征红军总部机关随后也到达这里。毛泽东住在白育才家的窑洞里,亲自部署并指挥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天险。在袁家沟,毛泽东挥笔写就了雄视千古、气壮山河的不朽词篇《沁园春·雪》,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评判了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英雄豪杰,庄严宣布了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是历史的主人,豪迈地表达了中国…[详细]
黄杰旧居建于194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小楼及平房1幢,建筑面积501平方米,原产权人为黄杰。解放前,黄杰自住,解放后由市房管局代管,先后拨给三野招待所等单位使用,目前,该处仍有主楼,附属小楼、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粉色外墙,人字顶,青瓦带老虎窗和壁炉,一楼突出门廊,二楼带露天小阳台,院中北侧一小二楼均为粉色外墙,人字顶,青瓦,院中环境及…[详细]
前曲峪李鼎铭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曲峪镇前曲峪村李鼎铭(1881-1947年),原名丰功,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桃镇桃花峁。李鼎铭作为党外民主人士,在军事、教育、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精兵简政”军事思想的提出者,是“三三制”民主政权参政议政的先驱者,是中西医结合的首议者,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首创者,是教育救国的倡导者。1947年,李鼎铭曾在前曲峪村工作和居住。前曲…[详细]
朱德旧居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抵达里田,当夜宿营于里田村。朱德就住在豫章公庙内。这天晚上,朱德还在庙里主持召开…[详细]
新屋里毛泽东旧居位于信丰县嘉定镇长生村新屋里组,时代为1932年。毛泽东同志第四次来信丰,为当地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把革命推向了新阶段。1932年7月中旬,毛泽东同志于“水口战役”后,率领红军一军团,撤离水口,返回中央苏区时经乌迳到了信丰,红军即在信丰各地进行休整。毛泽东同志就住在离县城三四里路远的新屋里村。在新屋里,毛泽东同志的床和办公室一起设在叶屋的大厅里,陈设非常简单,用一张条凳,搁上一块门…[详细]
杨振宁旧居位于三河古镇南街的一古巷内,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1937年抗战爆发,少年杨振宁追随庐南中学迁至古镇三河肥南中学(今三河中学)读书,与母亲一同寄住在此。目前,这里是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唯一旧居地。2007年10月1日,共和国五八之庆,杨振宁八五寿辰。三河杨振宁旧居重新布展并装饰一新,仅此纪念。整个旧居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教授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教授当年居住过的地…[详细]
--故居位于耿传公祠,系耿氏醴陵一脉的宗祠,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厢房组成,长71.4米,宽33米,共有三进八十一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采用湘东地区典型的庭园式布局,融入南方明清时期建筑的文化理念,设计巧妙,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是醴陵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醴陵市新规划的红色旅游和农耕文化展示区的一部分。2012…[详细]
刘永福(1837~1917)、冯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原名三宣堂。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旧居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砖木结构,院落式布局,共有大小楼房119间,有门楼、照壁、主座、廊房、谷仓、书房及暗道等建筑;还有戏台、花园、菜园、鱼塘、晒场等设施。…[详细]
周培源旧居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原山邑村112号(即原龙门村),该建筑原系30年代,民国云南省政府在村里建的一幢公寓,曾作过公路医院。公寓建筑别致,主屋砖、石、木结构,是一幢两层三开间楼房,楼房通面宽12.4米,进深8.7米。屋正层邻檐四棵青石砌成的石柱,沿层面修成大雨台,下面是走廊。1938年4月—1942年12月,当时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的周培源与家人在此居住。周培源,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在…[详细]
王靖国旧居,位于五台县台城镇新河村中。王靖国(1893-1951),字治安,号梦辰,五台新河村人。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王参加忻代宁公团。后为阎锡山选送保定军官第五期学习,与傅作义等人称“十三太保”。先后任晋绥军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解放太原时,王任太原守备总司令。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王被俘。1952年,病死狱中。 旧居坐北向南,四合院落布局,占地面积456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大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