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详细]
焕塘开元寺年代为清,位于秀篆镇焕塘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焕塘开元寺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寺墙外延东40米,西、南、北各10米。…[详细]
开元寺所在琼山区旧州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是古代琼州州治之一,大约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年),废于宋熙宁四年(1071年),历时441年。唐玄宗是一位信奉佛教和道教的皇帝,他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天下各郡州治都要至少建寺院和道观一所,在南溟之滨的海南也照例如此,在当时崖州的治所,今海口琼山区旧州镇一带修建了一寺一观,称为开元寺和开元观。…[详细]
开元寺祖师塔年代:元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简介:元至元年间(1264-1294)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开山住持妙恩禅师建造,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由三座石砌一字排开的球形塔组成。六角形须弥座,束腰正面分别阴刻僧、佛、法字;塔身椭圆形,正面各开一门;塔顶飞檐翘角,葫芦刹。中座--代住持灵骨,左右两座分藏众僧灵骨。塔之四周辟有两级平台,并砌有马蹄形墓围。黄守恭墓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开元寺祖师塔:塔东南30米、西北20米、西南15米、东北35米范围内;黄守恭墓:墓东南30米、西北18米至铁路、西南35米、东北65米范围内。2009年,开元寺祖师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