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福寿宫始建于光绪23年(1897年),经历代大德高道修缮扩建,至解放前夕,福寿宫形成规模,依山而建具有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大殿五层,建有东西配殿、钟鼓楼、讲经堂、宿舍等百余间。并随山就势修三层一百零八级阶梯,贯通各殿,形成整体建筑风格,占地面积达七亩之多。大殿画栋雕梁,飞檐斗拱,漆红门扉,明柱高大,殿脊雕龙,飞檐螭吻,在绿荫掩映间显得肃穆轩昂、清幽壮观,在当时的东北誉名远播,遐迩闻名。不幸,一九…[详细]
魁星楼风景区位于承德市区南部半壁山之巅。占地5万平方米,周围800米围墙由虎皮墙石,青砖砌成雉堞,顺山崖蜿蜒,似一条巨龙与主楼相掩相映,增强了景观气势。主景区由数组仿青建筑组成,占地规模比原址要大出数十倍,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景观。整组建筑色彩斑斓,宏伟壮观。魁星楼景区主体建筑依山就势,叠峙而起,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呈现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主楼建于山巅,拔地接天,气势宏伟,供…[详细]
双城堡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座落于双城镇内,后因年久失修,于1957年拆除。魁星楼得建于双城,因这里是满族人定居和金代兴邦之地,满清统治者称双城堡为满族的“隆兴之地”满州故里。魁星乃二十八星宿之一,专司点文武状元之职。1892年双城籍人清内阁中书张邦彦联络邑绅关毓谦、张俊生、张选生、张鼐铭等,禀请通判孙逢源在转详上峰批准捐资葺修大成殿的同时,建魁星楼,以增辉文运,繁荣这一地区的文…[详细]
魁星楼位于青龙乡平西村中部,距县城4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再修,1962年作了第三次修理,现在基本上保持着初建的原貌。楼高1553米,为方形二层翘檐楼台。底层为戏台,台基高1.65米,长9.3米,宽8.3米,以青砖砌成,四角固以方块青石,台面用木板铺垫而成。楼阁部份为木质结构,整座楼阁由10根杉木大柱支撑,其中有4根为冲天柱…[详细]
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城西南部30公里的武篆镇政府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座木石结构的四层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8米。1923年,韦拔群组织农民攻打东兰县城时,作战指挥部设于此楼。1926年至1927年间,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区农民协会在此楼办公。1930年春夏,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设于此楼,前委书记邓小平和军长张云逸就在楼上办公和住宿。这期间…[详细]
魁星楼,原名奎文阁,俗称钟楼,位于廉州文蔚路廉州中学校园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毁。道光元年(1821年)在旧址重建。阁内祀奎文星君。魁星,指北斗七星形成斗形的四颗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阁内供奉魁星神像,只允许考取功名者拜祭,无科第身份者不许参拜,清末废科举办学堂后,在楼上悬古钟一口。作学校上下课信号之用,故又俗称“钟楼”。1981年魁星楼被…[详细]
从童子寺石窟沿河下行约十五公里,便到了-太和村。公路尽头,遥遥便望见一座飞檐攒顶的三层高楼,这便是魁星楼。魁星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年、民国十年和19知年及1998年分别进行了维修。底座以上石筑起,外表砌砖,饰以花纹。楼身为三层六角,高三丈六尺,全用木料建成,造型美观。每个翘角都镶有青砖雕刻的龙头,翘脊上装饰着感磷、狮子等陶瓷兽物。各翘角下都悬挂风铃,微风吹动,音响清远。三层楼壁,都饰有壁画…[详细]
红山魁星楼位于高台县罗城乡红山村村委会院内。它是明永乐十二年(1414)建造在沙湾堡城东南角角墩上的建筑物。角墩边长16.5米,高7.5米。角墩正中筑魁星楼,楼体通高9.8米,土木结构,六角明柱、六角暗柱撑起楼体。第一层高3.4米,草皮轧砌填充明暗柱间,黄泥裹墙,白灰罩面,六角暗柱构成六角形神龛,有木制门框;第二层高2.8米,六角暗柱间嵌板成扶栏,高0.84米。中央供魁星(已毁),藻井顶部嵌木板画…[详细]
魁星楼(以原有泥塑“魁星点斗”神像得名,俗称“八角亭”)位于沅江市城区沿河路东北角,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魁星楼系攒尖顶楼阁式土木建筑结构。楼通高15米,为三层三檐六方,建造美观。既具有南方古建筑的清秀风格,也具有北方古建筑的庄重气质,其楼基为花岗岩砌就高1.85米,六方,每边长5.4米,面积为76.14平方米。魁星楼外观三层言檐面都为琉璃筒瓦覆盖,二层和下层为黄色,中间为绿色,每…[详细]
四家魁星楼 位于民乐县-乡四家村中间。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二十年(1895)因楼倾斜曾维修两次,1921年,村民曾集资维修。魁星楼建在一夯土台基上,台基南北长15.8米,东西宽13.15米,高2.5米,四周用青砖砌筑,底层用石条砌筑。魁星楼为三层六角飞檐攒尖顶式砖木结构。第一层东面辟门,其余五面开窗,正中供孔子牌位,旁列颜、孟、曾等孔门先贤之位。第二层建有木构绕廊,六面砖墙雕有鸟兽,室内塑黄帝、苍…[详细]
魁星楼、孔庙牌坊魁星楼、孔庙牌坊位于凤城一中校园东南角,是清朝凤城文庙,文昌宫,启凤书院建筑群的组成部分。1877年始建,笠年竣工。八角形重檐,宝顶木结构,榫卯双层建筑,上盖琉璃瓦,分台基,木架,楼顶3部分。全阁高17。92m,两楼间有旋木梯相同。二楼上原有1尊青面,红发,长髯,左手执墨,右手握笔,做金鸡独立状的魁星楼塑像。直到建国初,魁星楼一直是凤城镇内最高建筑。保护范围:魁星楼的保护范围是围墙…[详细]
许家庙魁星楼位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元年(1875)修葺。平面方形,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一间,重檐悬山顶,覆灰陶筒瓦,抬梁式梁架,檐下施斗拱。正面墙内嵌光绪元年维修魁星楼碑一通。中学院内西南角,存碑一通,方首,青石质,座佚,高1.08米、宽0.56米、厚0.10米,碑文记载乾隆年间修建文武正殿和每年演戏祭祀等事项,无年款。碑文楷书阴刻,15行、满行33字。对研究当地宗教活动情况和民风民俗有一定价值,…[详细]
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柏林村东北300米,北距岳杨河150米,西南距白衣观音庙200米,东南为金龙煤矿。创建于清,原属于张家,民国10年(1920年)重修并施舍于众人。解放后分给当地百姓,1964年遭雷击,墙体有一条10公分宽的裂缝。现在张宗茂的曾孙张明远、张石堰在此居住。魁星楼为硬山式砖木建筑,共四层,东西长5.5米,南北宽4.05,高约13米,面积22.3m2。底层内可架梯而上,原有棚板已不存。一…[详细]
利州魁星楼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魁星楼,又名奎阁楼,取其“魁星点斗出状元”之意得名而修建。座落在广元城西38公里的三堆镇政府办公楼旁的三堆文化站内。魁星楼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该楼高18.4米,共4层,底层为长宽各9米的正方形,木质0,成宝塔式从底向上逐渐收缩。楼内间有悬道楼梯而上至顶层,颇具民族特色。魁星楼整体建筑用材讲究,建筑工艺水平较高,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魁星楼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6米至公路,向南外延50米至文化站办公楼…[详细]
统将魁星楼 时代:清 地址: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统将村 保护范围:魁星楼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2014年,统将魁星楼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