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湖西区抗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专署、军分区为集中安葬和悼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修建而成。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1984年,在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等老干部和山东省民政厅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重建了纪念塔、西大门,新建了南大门,并对全园予以整修。1986年春,全国…[详细]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的竹沟镇丰碑路,这里曾经是民主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素有“小延安”美誉。这里先后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张震等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4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100多位将军。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96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为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题词,文革时间陵园受到破坏,二期工程停建,78年复建,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详细]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十堰市郧县城关镇杨家岭1号兴郧路社区杨家山。郧县地处鄂西北,地跨汉水南北,地势显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郧阳相继有4万多人参军参战,2000多人壮烈牺牲。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由原中共郧县县委、郧阳专员公署、郧阳军分区为悼念解放郧阳而牺牲的烈士所建造的。原址坐落于郧县老城沧浪山(又名虎山)。1951年7月1日落成,占地25亩,建筑面积1…[详细]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173米。1941—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曾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抗日山风景区,主题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是在抗日山战争时期,在纷飞的战火中兴建的。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军民于19…[详细]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1989年8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整个陵园由大门、烈士浮雕墙、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堂、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吴焕先半身塑像、烈士纪念亭、烈士墓地八大部分组成。大门为…[详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是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基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由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于1949年4月开始建设,初名“临沂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10月,经民政部门…[详细]
小窑头烈士陵园位于新沂市东阿湖古镇境内,北临323省道,南瞰葡萄园、草莓园,西依淋头河,东接“状元林”、“汉墓馆”,占地5.6万平方米。陵园主体建筑包括三部分:烈士墓园;纪念碑园;纪念馆园。烈士墓园设八个园区,建造墓碑五百余,安葬自抗日战争以来革命英烈二千多人。一墓一青松,伴英烈长眠,八区八方阵,护百姓幸福。纪念塔园区含抗日英雄雕塑、英烈碑、缅英长廊、纪念塔。纪念塔上“小窑头革命烈士纪念塔”十个金…[详细]
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位于陵园路。 1945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五),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指战员为了粉碎日伪军进攻淮南的阴谋,保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保卫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在西顺河十堡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击日伪军的阻击战,一天内,共打退敌人14次冲锋,击毙日军72人,伪军200余人,我军牺牲26人。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在追悼大会上,高度评价这次战斗,他说:“顺河集这一次血战,把日寇分兵…[详细]
冀南烈士陵园座落在南宫市城区,占地22万余平方米,是河北省建园最早,占地面积最大,葬埋烈士较多的陵园之一。1989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冀南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5万余名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46年3月1…[详细]
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南面的磨儿石山,由滕家堡革命烈士纪念碑、陈列室和烈士墓等三部分组成。1926年夏,在董必武的指导下,共产党员李梯云受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派遣,来罗田开辟革命工作。他回到故里滕家堡,发展党组织,在金凤楼建立了中共罗田支部(李梯云任书记),播下了革命火种。10月,在陈家畈东岳庙成立了中共商罗麻特别支部(肖方任书记),还相继成立了肖家坳等10余个党支部。在党…[详细]
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南郊风景区燕儿窝,故又称“燕儿窝烈士陵园”。它东依燕儿崖,西临乌鲁木齐河。陵园面积约700多亩。这里古树森森,鲜花竞艳,环境幽雅。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内祭坛并排树立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等烈士的基碑,园内还安放着其他烈士的骨灰,这座陵园已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前后,成千上万的群众来此祭扫,凭吊革命先烈并游赏阳春美景。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详细]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占地760亩,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陵园内有各种纪念建筑物311处,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建成最早、纪念抗战烈士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英灵山前麓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专刊形式简介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自纪念堂后拾级而上,历经八百三十五级台阶直达英灵山顶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详细]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树坝,于1986年修建,是全国第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以其展现“四渡赤水”长征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其它烈士陵园无可替代的。作为讴歌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展现长征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杨尚昆、聂荣臻、张震等党、政、军领导人相继为陵园题词。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于1990年4月被遵义地区行署命名为“遵义地…[详细]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八峰山脚下,满山盛开的杜鹃花中,这是一片英雄的热土,这里长眠着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湘鄂边苏区牺牲的红九师师长段德昌、第九师参谋长王炳南、重要军事干部贺英等英雄儿女的忠骨。1962年,为纪念在湘鄂边苏区战斗和牺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鹤峰革命烈士陵园。又名满山红烈士陵园。陵园内主要建筑有纪念碑、陵墓和博物馆,纪念碑在山腰台地上,高15.4米,宽2米,碑身系青石和钢筋混凝土空心…[详细]
东兰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县城西更闹坡,原占地面积94.7亩,建筑面积29720.5平方米,园内设:大门亭廊、仿古排门、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陵墓、解放东兰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纪念亭、纪念活动广场等纪念建筑设施。其中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版面展线长190米,陈列史料、文物600余件,展览内容有:《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剿匪》、《援越抗美…[详细]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地(以下简称陵园)位于市区兰陵北路315号,于1976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成立,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占地面积6.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约80%,编制职工22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烈士纪念建筑…[详细]
四平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安葬着为四平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数万名烈士,其中有记载的为10083名。1951年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74年成立烈士陵园。自成立以来先后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多年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详细]
肖国宝烈士陵园肖国宝烈士陵园位于长顺县城东北,与长顺县民族中学毗邻,地处东经106°26′,北纬26°11′,海拔1140米。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左为小山坡,右为蓑衣坡,三座六角红柱小亭遥遥相望。两山之间,翠柏森森,绿草如茵。一九五0年十一月十三日,解放军一四0团二连一班0员副班长肖国宝随部队到长顺剿匪。匪首曹绍华是当时蒋介石任命的“贵州-自卫救-”司令,他带领一帮土匪,四处0淫、掳掠,涂害生灵…[详细]
王家坪位于郧西县城以北三公里,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就在王家坪中心小学后面五十米处,长眠着陈(赓)谢(富治)兵团4纵12旅为解放陕西山阳县、湖北郧西县、郧县的战斗中,从各个战场送到王家坪后方医院治疗,困当时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药物奇缺,无法抢救而光荣牺牲的黄君才、付金贵和年仅17岁的小杨等24上位烈士。自1985年,这24位烈士的墓地被郧西县人民政府定为“郧西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后,24位烈士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