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烈士陵园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台。桑植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贺龙受党中央派遣,于1928年2月辗转来到桑植。周逸群、贺龙来到桑植后,成立中共桑植县委,创建工农革命军,举行桑植起义,建立湘鄂边第一个红色政权——桑植县苏维埃政府,随后广泛发动群众…[详细]
冀东烈士陵园位于路南区陵园路。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冀东是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重要支撑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间,在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艰难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血洒这片热土。为了纪念牺牲的先烈,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唐山市兴建冀东烈士陵园,1958年清明节正式落成,向社会开放。先后隶属于河北省民政厅、唐山市民政局。陵园面积7.5万平方米…[详细]
1919年,朝鲜国内“三.一”运动的消息传到延边以后,延边各地的反日志士们为声援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决定于3月13日在龙井举行抗日-活动。1919年3月13日下午2点钟,延边各地数千名群众冲破日警和封建军阀的阻拦,纷纷前来参加活动。在-上,大会组织者首先宣读了“大韩独立宣言书”和“布告文”。接着有许多人发表演说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队伍涌向龙井日本总领事馆时,日本…[详细]
解放锦州烈士陵园位于锦州城西北,背靠帽儿山,俯视锦州城。于1997年4月5日破土动工,199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50周年之际正式落成。总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锦州各界捐款580万元。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是省内建筑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之一。由纪念碑、单体烈士墓、无名烈士合葬墓、碑林、浮雕墙、纪念广场、陵门、大型停车场、绿化美化区及办公区等组成。1948年解放锦州的攻坚战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历史性转…[详细]
朱瑞烈士陵园 朱瑞烈士陵园,位于锦州市义县。朱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炮兵部队的缔造者之一。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1948年10月1日在解放义县的战斗中牺牲,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解放后,义县人民为了纪念朱瑞将军,在烈士牺牲地竖立一块纪念碑,上书:“朱瑞将军,解放义县。不幸牺牲,人人感念。碧血丹心,昭然可见。立此碑碣,永垂风范。”1986年由义县团…[详细]
闵行区烈士陵园位于休闲公园湖中小岛上,占地2.46万平方米,形如一把琵琶,迎宾大道似琴弦,居中轴线上,横贯陵园东西。陵园自东向西依此为接待楼、办公楼、祭扫广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烈士墓区五部分。祭扫广场西侧树立着一座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向西拾级而上,是一座三层结构的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陈列馆由人物厅、解放厅、文学厅、影视厅、双拥国防教育馆五个展厅组成。陈列…[详细]
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南面大王公山下的温塘联办中学校园内。1966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袁罗炯、卢昌、袁桥稳、袁丑引、袁旭基、袁发枝、钟根、李妹、袁成、陈林、袁邓加、袁丁、袁启厚、袁咸陈、袁享等16位革命烈士而建。纪念碑坐西朝东,水泥红砖构筑,碑座呈正方形,边长1.9米,碑高4米。碑的正面用红漆刻有碑文,字迹现已全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详细]
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革命公墓管理处)位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中段,占地面积200亩,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最具政治影响力的革命烈士陵园。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该陵园属…[详细]
成都市烈士陵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大安桥路579号,占地面积55亩,绿化面积27.08亩。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投资5500万元,于2006年动工修建,2007年投入使用。是成都市最大的现代化、开放式的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内主要设施有景观大道、追思园、悼念广场、金石方碑、英雄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纪念馆和纪念雕塑等。成都市烈士陵园的管理机构是成都市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正处…[详细]
花果山烈士陵园位于富源县中安街道清溪社区富源铁路货站西北1000米处的花果山上。陵园坐西南向东北,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烈士墓组成,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长方形,青石质地。碑高1.8米、宽0.75米、厚0.12米,下有3级台阶式的正方形基座。碑为1995年2月富源县人民政府立。烈士墓,21冢。墓冢安放排列形式寓意鲜明,18座占地面积稍小的墓由西北向东南呈3列横队整齐排列;另…[详细]
资溪事件革命烈士墓(含资溪事件革命烈士墓、纪念碑、纪念塔)位于平步山西侧,建于1951年,安葬了1950年资溪事件中剿匪战斗牺牲的17名烈士,后又增加了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牺牲的16位烈士。墓园长120米、宽30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烈士纪念碑位于东侧,建于1960年10月1日,碑高17米,用钢筋混泥土浇铸,外贴大理石,分碑座和碑身两部分。事件发发生1950年2月21日凌晨,资溪匪首曾皋九纠合闽…[详细]
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原地魁星山南侧山凸处。1972年在铁道兵13师的帮助下,迁移至魁星山西坡。陵园占地近百亩,四面环城。北临东流汉江,南跨“铁龙”滚滚。整座园陵绿阴耸耸。园内建有纪念碑、魁星楼、碑亭、清风亭、革命烈士陈列室、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重点仿古建筑物。1989年9月被列为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陕西省委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共安葬着1…[详细]
乌兰浩特烈士陵园,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园东侧。乌兰浩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原址位于乌兰浩特火车站东150米处。陵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14平方米。陵园内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塔,座北朝南,呈直立刺刀型,高15米。塔身正面镌刻着-题写“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的塔名,背面镌刻着-书写“为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1975年,科右前旗政府对在“文革…[详细]
吕祥壁烈士陵园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东首,占地面积约十亩左右。陵园南北长90米,南宽约40米,北宽约75米,四周青砖砌成围墙,总长约370米。烈士墓碑为花岗岩结构,高约6米,座落在陵园中间。碑面阴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吕祥壁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东海县各界人民”。碑下烈士瓷质遗像镶嵌在一块四周黑漆的方形花岗岩中。碑座有两层蹭步,也由花岗岩块石砌成,周围青松环抱,碑后的展览室内陈列着烈士遗物、生前事迹…[详细]
乐城镇是高要著名的革命老区,镇内领村村是大革命时期西江地区较早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的地方。高要烈士陵园位于高要区乐城镇领村西南的长岗山山顶(北纬23°2240.8,东经112°1954.1),占地22亩,安葬着高要区各地106位英烈,陵园内竖有一领村革命烈士纪念碑,海拔高度80.1米,占地总面积3343平方米(含烈士陵园)。该纪念碑于1958年建成,在1980年和1994年又分别进行维修扩建。坐西向东…[详细]
郑村烈士陵园位于小店区黄陵街道办事处郑村社区西峰街25号。1948年10月5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发起小店镇之战,拉开了太原解放战役的序幕。10月15日,小店镇之战结束后,解放军挥师北上,由南北插入东山西侧的孟家井,以切断东山之敌归路。经过两昼夜战斗,完成了切断东山之敌归路的任务,粉碎了阎军经营多年纵横数十里的坚固防御体系。196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郑村烈士陵园,将孟家井、王虎梁、北格等地…[详细]
兴国烈士陵园位于兴国县汽车站旁,内有烈士纪念塔、纪念亭、英名碑、广场、飞机陈列馆等建筑群。烈士纪念塔建于1957年,高18米,三级四面,砖混结构,塔顶为2米高的五角星,巍峨雄伟。烈士纪念馆1957年建于鸡心岭,1977年迁入现烈士馆内,由门厅、灵堂和五个展堂组成,占地1401平方米,展出兴国23000多位著名烈士的生平、照片和部分遗物,并建有著名的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详细]
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不久,数十万国民党军向遵义地区发起围攻,企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并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遵义会议后,红军在习水发起青杠坡战役,进行了长达62天的转战。青杠坡战役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红军化被动为主动、转败为胜的经典战例之一。在这场惨烈…[详细]
大沟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大沟镇韩岔村堡子社东山脚下,陵园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40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陵园东埋有烈士墓7座,园正中有1985年会宁县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一通,上 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为:“解放初期,伪会宁县常备自卫大队长王匪五田,勾结地方-势力,成立-组织,妄图武装-,颠覆我人民政权,甘肃军区警卫团某连,于1950年11月奉命剿匪,全歼顽抗敌匪。战斗中王金锁、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