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西路军烈士陵园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先后43天,与敌人作战数十次,歼敌4000多人,并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红军总指挥-及-等高级将领在县城亲自指挥战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篇章。为缅怀西路军将士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勋,1984年开始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堂,陈列有-主席的题词,正中高耸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刻-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详细]
西盟革命烈士陵园西盟革命烈士陵园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城勐坎镇佤山天池南西50米,西盟革命烈士陵园1961年搬迁此地,1981年重建。为纪念解放西盟阿佤山及其在历次边境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此陵园。面积600平方米,陵园内有烈士墓63座,烈士纪念塔一座,高6米,为大理石基座,方形柱状塔身,有纪念碑铭文和题词。塔身中端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塔身下端东面刻着西盟县人民政府的题词“壮怀激烈浩气长存”…[详细]
五台县烈士陵园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18.3亩,坐落于台城镇西庄村,陵园坐西朝东,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厅、五台人民抗日和解放斗争史展厅三部分组成。矗立在园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壮观,仿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青石基座,青石栏杆,汉白玉碑身,正面为聂荣臻元帅的题词,背面为徐向前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厅总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厅内安放着徐向前元帅的骨灰,厅内墙壁上镌刻着2445名…[详细]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000米。马本斋,回族,河北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日军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面对祖国河山被日军铁蹄践踏,马本斋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高举抗日大旗,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初马本斋率队加入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详细]
猇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宜昌市猇亭区六泉湖浸水弯山顶)1949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0师第418团奉命奔袭古老背,这次战斗中有7名战士牺牲。战斗结束后,码头工人蔡祥金等人协同部队,收殓了7名烈士的遗体,就近掩埋于兴善寺小学操场旁。是年冬,迁于桐岭岗。1958年5月,经中共宜都县委、县政府批准,由县民政局拨款,在古老背镇兴善寺小学花园内(现猇亭中学),建起一座烈士墓塔,墓碑高8米,…[详细]
利辛县烈士陵园利辛烈士陵园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20公里处的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遗骨。他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1984年县人民0出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0出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园。整个陵园长110米,宽90米,纪念碑高10米,气势恢宏,古朴庄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满园馨香。既有陵园之凝…[详细]
霍山烈士陵园位于霍山县城西南部。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六霍起义的发起地,是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创下了4项第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4支队在霍山组建,发生在霍山的鹿吐石铺战斗,歼灭日军137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中原突围在霍山清风岭磨子潭两战两捷,胜利完成千里突围战略任务。在革命战争年代,霍山先后有6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详细]
东明县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公路东侧国营东明林场境内,是一座集教育、瞻仰、参观为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710㎡,于2013年5月动工,2014年9月竣工,园内集中管理有名烈士墓226座、无名烈士460人。建有纪念塔、纪念馆、英烈墙、烈士墓及配套基础设施。革命烈士纪念塔高21米,英烈墙镶嵌1009位烈士英名录。东明县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前沿…[详细]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位于武夷山市区崇阳溪畔。1942年6月7日,被国民党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第6支队80多名官兵,在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武夷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为纪念在赤石暴-动中牺牲的73名烈士,陵园于1950年始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纪念馆、纪念长廊、悼念广场、烈士合葬墓、烈士英名墙、牌坊、纪念亭、古渡码头等。陵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详细]
八一山烈士陵园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八一山。1942年4月,襄垣县为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抗日县长徐国华、抗日区长陈培礼等五位列士,在龙王庙原址上修建烈士陵园,并将龙王山改名为八一山。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54米,东西宽15米,占地面积81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烈士碑亭,北部为烈士墓。南部石砌八角水池,池中建木结构八角攒尖顶碑亭1座,内置四方形烈士碑1通,青石质,高1.6米,宽0.…[详细]
三源浦朝鲜族镇烈士陵园,是1967年春由钓鱼台、雷达连、大铁炉、安仁四处墓地迁至三源浦苗圃北山。2007年由民政局出资维修,陵园前有一座约200平方米的小型广场,广场正前方为33级水泥台阶组成的三层石阶,在第一层石阶上座落有左右二座石柱正面分别记刻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两侧石柱中间有一拱型钢架,上面挂有“烈士陵园”四个大字,石阶直通墓地,墓地内四周被松柏环绕。烈士陵园内安葬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详细]
许昌烈士陵园位于许昌市长春街。1922年许昌成立党组织并领导了震惊中原的司堂农民武装暴-动,1933年在许昌建立了中共河南省工委,1944年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和水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在许昌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皖东战役、解放郑州、解放开封等重要战役。为纪念牺牲烈士,陵园于1951年始建,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分为烈士瞻仰教育区、烈士墓区、碑林区、青少年活动区、…[详细]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诸福屯镇固营村东口,距县城7.75公里。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于1949年7月,解放正定战役后,将烈士安葬于此。后来,固营村委会在此树碑建亭。亭高4米,碑高1.6米,正面上部横刻“英明千古”,中间竖刻“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两侧竖刻李成玉等10名固营籍烈士传略。碑阴为固营村村长、支部书记与1949年立碑时的祭文。上世纪70年…[详细]
双鸭山烈士陵园位于双鸭山市尖山区园林路北秀公园西北部。该陵园始建于1985年,重修于2002年,占地面积由重修前的75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2003年新建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馆,展厅内有两处仿真场景,烈士遗物15件,文字资料30万字,照片画像20张,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双鸭山市辖区内战斗过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目前,烈士陵园有3800平…[详细]
介绍 位于南开区西营门外大街(烈士路)118号。建于1949年2月,1967年重建,占地0.76公顷。这里安葬着在天津战役中牺牲的烈士2024名,其中38军112师烈士428名。园中有纪念碑一座,高14米左右。纪念碑正面碑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8军天津战役烈士纪念碑,1949年2月立”,背面碑文为“革命烈士血洒海河两岸,精神不死功留人民心间”,“1967年3月重建”。园内还有一座陆军第38…[详细]
柳林县贺昌烈士纪念陵园位于贺昌烈士的家乡山西省柳林县县城西南,紧靠307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12948平方米。1984年,柳林县人民为纪念贺昌烈士的丰功伟绩,由贺昌村委捐地,团县委开始筹建,1985年碑体竣工,-和聂荣臻亲自为纪念碑题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关心下,先后投资110万元修建了陈列馆、贺昌雕像、3个风景亭,50米花架、占地4亩的莲花湖。湖面…[详细]
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灵丘县城东南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原名“灵丘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园总占地面积60亩,有烈士纪念馆、烈士塔、纪念碑、展览厅、烈士坟茔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陵园主墓区24座墓内安放着平型关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和其他抗日烈士遗骨556位。纪念堂内牌位上敬录着在各个历史时期参战或从事党政工作而牺牲的灵丘籍烈士名录989位。陵…[详细]
昌都烈士陵园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1950年10月6日,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先后进行了岗托、生达、类乌齐、宁静、盐井等战斗,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巩固西南边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解放昌都、民主改革、平叛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有1180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不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详细]
丹江口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因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1961年由均县城静乐宫迁移到现址。多年来,丹江口市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陵园功能发挥的主旋律,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纪念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陵园环境,积极充实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在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