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中四街交汇之处。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钟鼓楼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分楼阁和楼台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台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两…[详细]
朱枫烈士纪念楼朱枫烈士纪念楼,原为朱家花园,名曰憩园,建于民国,系著名烈士朱枫故居。朱枫,女,(1905—1950年),0党员,曾在0华东局驻沪工作,在1950年6月10日震惊世界的“台湾大-案”中在台北被-台湾当局枪决。198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朱枫(朱谌之)为革命烈士。朱枫早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抗战开始,又组织青年,开展救亡运动;1938年日寇入侵镇海,她与丈夫一起奔…[详细]
百间楼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整条街房舍连排,侧墙相接。其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房舍间山墙高耸,有…[详细]
许世友将军楼基地位于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白云村境内,原为南京军区八0二部、一二六医院驻地。其南距金寨县鲜花岭水库5公里,距独山革命旧址群仅15公里,距六安市城区50公里,红色旅游线—独鲜路、战备路—罗鲜路紧邻该基地,境内合宁铁路和宁西铁路穿镇而过。许世友将军楼始建于1966年初期,其中许世友将军曾居住过的将军楼竣工于1971年12月。楼群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基地建筑共45…[详细]
段家楼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部凤山镇马西沟,由中国十大军阀之首、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投巨资兴建,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德式建筑群,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段家楼景区由段家楼、段家私人园林、段家地道及正丰矿遗存的井下巷道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区现存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总理办公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小偏楼、高级职员住宅、煤师院等。这些建筑…[详细]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机关大院中,是一座典雅的红色二层仿苏联式木楼。 1953年,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区进驻扎木,为了解决办公及住宿的需要,便请专家设计并建遭了三幢仿苏俄建筑风格的木质结构楼房,现存的红楼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幢。1956年,中央决定西藏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而实行适当收缩、精简机构、内调干部等等政策。根据上级决定,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及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迁入红楼办公…[详细]
融安骑楼街如果要寻找融安作为名镇的见证,也只有位于县城河西的骑楼街了。街道并不算宽,也就是两三丈的跨度,但两旁的房屋独具特色,均为砖木结构建筑,从斑剥脱离的墙体上细看,歌德式、法兰西式、古希腊各种建筑风格的楼房或整齐或弧形排列在一起,因年代已久,有的窗台下边还长出了青绿的蜈蚣草和凤尾草,好象向观者玄耀古镇的苍桑岁月。从外墙的浮雕图案来追忆,当时的装饰色彩一定很典雅辉煌。当年“华尔街”上的“广隆”、…[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四十九团团部、中共紫(金)河(源)特别区委成立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红旗小组明德楼,建于清末,2011年重修。四十九团于1929年10月在明德楼成立,彭桂任团长,1930年编入红十一军。该团是红十一军主力,主要活动在东江、韩江一带。在普宁林昭大捷后,奉命到苏区休整,协助开展革命斗争,进一步巩固了海陆紫革命根据地。明德楼坐西北向东南,五间二进,右路横屋,面阔23.6米,进深1…[详细]
轩辕黄帝讲武楼风景区位于新密市南苟堂镇范堂沟村南的具茨山上,海拔735米,东接大隗山,西邻大鸿山。该山是由山石组成象“楼状”的山峰。山奇石怪山谷林茂谷幽,传说、古迹丰富,自然风光幽美。书简雕塑此景有瀑布似帘,洞中遍布石钟乳和状似的石床、石桌、石凳的广成子洞;有状仙石柱的巨石,黄帝拴马石,有洞深景幽凉风习习的黄帝避暑洞;有王莽隐身的莽隐洞;有黄帝屯兵的轩辕寨,有黄帝女儿梳妆楼;有刘秀屯兵开凿的刘秀泉…[详细]
南岭德先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62公里南岭镇高新村,距南岭圩2公里。该楼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30多年建成。全屋采用花岗岩条石与砖瓦木结构建筑,有房间120间,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大门联:德期辅世,先耀齐家。该楼布局造型独特,在客家围龙屋中独具一格,上下栋有落差联结成一体,厅堂错落有序,采光良好,走马棚通往全屋,瓦面屋脊可行人,并设有地道,成为考察南岭近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证据。2010年,南岭德先楼…[详细]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位于盖州市新兴社区气象里第一高级中学院内。该木楼建于1926年,坐北朝南,为二层歇山式青砖红瓦小木楼,现改成8间,建筑东西长46.8米,南北宽9.9米,建筑面积为463.32平方米,檐高8.17米,南北墙面通体建有13个墙垛,建筑前立有13根木制四楞檐柱,柱下有亚腰柱础石,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通其上的楼梯,东西两侧的马头墙开有通上的拱形门洞。学校创建初期(1910-1923年)。…[详细]
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现存的土楼有35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60多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在田楼被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的杂志誉称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199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它为…[详细]
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城西南部30公里的武篆镇政府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座木石结构的四层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8米。1923年,韦拔群组织农民攻打东兰县城时,作战指挥部设于此楼。1926年至1927年间,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区农民协会在此楼办公。1930年春夏,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设于此楼,前委书记邓小平和军长张云逸就在楼上办公和住宿。这期间…[详细]
圣马可钟楼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座钟楼,位于圣马可广场的附近,靠近圣马可教堂的前方,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圣马可钟楼高98.6米,构造简单,下半部是由砖块构成的巨大柱状建筑,每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则为拱形钟楼,共放置了5座钟,拱形钟楼的上方是方形建筑,外墙分别由狮子与威尼斯的女性象征所妆饰。钟楼的最上方则是金字塔状的尖塔,而尖端上则放置了一个金色的天使加百利形状的风向标。现在看到的圣马可钟楼造型是…[详细]
准提楼位于汝南小南海,距护城河约四十米处,汝南园林学校院内。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无雨,河枯地裂,五谷不生,崇庄王为祈雨灵应,奉皇上诏令创建此楼。以“准提”命名(准提为梵文译音,意为“清净、洁白”,佛教密宗六位观音菩萨之一),意在求神灵保佑,喜雨降临。明末战乱,后堂的僧室、走廊俱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推王道新重修准提楼。该楼为单檐九脊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长18米,前后进深8.8…[详细]
谦光楼坐落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是河源林寨古村落的主要古建筑之一,由陈步衢(字云亭,桂军将领)创建于民国6年(1920年),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土改运动前住有主仆100多人。1952年冬土改运动掀起,谦光楼被分给一批贫下中农居住;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当年的贫下中农搬往其它地方居住,现在只有5户居民。谦光楼平面呈长方形,四角建有碉楼,一进为三层仿西式走马楼式楼房,二、三、四进为三堂四…[详细]
陈白沙祠系为纪念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白沙先生)诏建于万历二年(1574),建成于万历十二年(1584)。该祠为四合院式布局,共四进,依次为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每进之间有庑廊相连接,山墙搁檩,青砖土瓦,绿硫璃剪边。梁架结构严谨,造工精细,各朝代均有修葺。贞节牌楼位于江门市郊区白沙村仁贤里白沙祠正前方的木石牌楼。是明成化十三年(1448年)新会县为表彰陈白沙母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建,明万历三十九…[详细]
齐云楼建于明万历十八年(一五九O),距今已有600多年,是目前已知始建年代最早的圆形土楼,堪称“楼母”,证明华安是闽南圆土楼发祥地。齐云楼郭氏家庭,是一大旺族。据齐云楼珍藏的两本《郭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开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弟号叔,以太原为最古郡望,又望出华阴、冯翊。至唐代郭子仪中兴唐室,封“汾阳王”,其后以“汾阳”为堂号,奉郭子仪为郭氏一世祖。郭子仪有八个儿子,长子郭曜生子岩、嵩。唐代王审知人闽之际…[详细]
东京国际论坛大楼是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内的大型公共综合文化设施,也是东京举办国际会议的场所之一,由株式会社东京国际论坛大楼管理运营。东京国际论坛中心大楼设计之初,日本采用以国际建筑师协会为准的基础进行国际公开比赛,最终美国著名的建筑师拉斐尔•维诺利(Rafael Viñoly) 胜出。整座大楼建成于1997年,总耗资超过1647亿日元,为地上11层,地下3层建筑物,内部设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