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其居住形式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过着十分简单的采集经济和渔猎生活时,生活方式也是“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吃的是“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嬴龙之肉”。穿的是“未有丝麻,衣其(禽兽)羽皮”。住“上古穴居而野处,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甑巢”。他们长期生活在穷山恶水之中,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其典型民居——吊脚楼,既是土家先民长期同自…[详细]
南宋五凤楼,位于长治县东南的老雄山脚下,面对神山、背依仙岭,山青水秀,环境清幽,建筑精美,雄伟壮观。乃上党地区的一大道教大观,2006年6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凤楼,始建于宋代,明万历42年重建,明崇祯16年金粧神像,清乾隆38年再次补葺,1985年落架重修,整旧如旧。此观座北朝南,一进三院,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献亭、凌霄宝殿,寝宫,左右分别置钟楼、鼓楼、文昌阁、三世佛殿、配殿、垛殿、廊…[详细]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骑楼是昔日商贸繁华的标志。梧州骑楼文化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被入选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详细]
时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中心南大街中部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庆十八年(1813年)、同治九年(1870)、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统三年(1911)曾有补葺,市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楼高18米,黄绿琉璃瓦顶,歇山顶造,底层面阔进深各三间,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为通道,东西筑砖石台基,四角立通天柱,外包砖墙,东…[详细]
茶经楼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坐落于陆羽故园内,为纪念《茶经》作者陆羽而建,2014年1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茶经楼高53.85米,共九层,为仿唐式风格建筑,建筑面积5308平方米。茶经楼博物馆设有多功能茶道展示区,收藏有明嘉靖柯乔本、吴旦本、明嘉靖竟陵续刻本、仪鸿堂本、天门县志本、桑苎庐本等《茶经》版本。其中,茶经楼九楼对明嘉靖二十一年《茶经》刊刻场景进行了立体展示,四楼藏茶阁收藏有千余种茶叶。天门古…[详细]
三江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它属木质结构,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作为三江侗族自治县50周年县庆项目,于2002年11月建成,是当地著名的侗族民间工匠杨似玉为首的民间楼桥师傅队伍携手建造而成,集文化…[详细]
饶平土楼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始建于明万历15年(1587年),该楼呈八卦形,三进三环围共构成“八卦”的爻画,座南朝北,面积1万平方米,-周长328米,直径101米、墙高11.6米,三层半,皆以黄泥土夯成,中间设有广场,全楼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水井32口,楼外周设有枪眼、炮眼,楼门顶还没有注水暗涵,很有特色。该楼虽在公社化时期小部分受到破坏,但目前保存较为完好,是饶平县境内655幢土…[详细]
宝林楼宝林楼坐落在东北第一山——医巫闾山南段方圆150平方公里的宝林楼自然旅游风景区内。四周群山环抱、奇峰耸峙,林涛树海、翠岭蓝天,悬泉飞瀑、流光异彩,溪流潺潺、径幽谷深,蜂欢蝶唱、鸟语鹿鸣。举目远眺,青山淡淡、白云缭绕,南海茫茫、凌水湾湾。宝林古刹就是镶嵌在这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奇观胜境中悬崖断壁上的琼楼画阁,宛如浮悬于云端的玉阙仙宫。她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辽西这古老而又文明的山水之间,展示…[详细]
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据族谱记载,该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环和第四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落成。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5376.17平方米。因夯筑该楼外环土墙时,天公作美,土墙未受雨水淋蚀,故又名“天助楼”。全楼由4圈同心环形建筑组合而成,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内通廊式(见7.a-1图39,40,41,7.a-2照片36,37…[详细]
位置:柳赞镇蚕沙口村 票价:20元 简介:蚕沙古戏楼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蚕沙口村,始建于元代,至今约七百年。建造此楼之初乃是因为平日里演出戏曲可以劳军慰民,在庙会期间则以戏曲鼓乐“迎献”娱神,起初屯土以筑戏台,继而以杆板在高处搭建。到后来,江南商贾,奔走相约,-相议,汇集银两,自筹材料,在这里建造了蚕沙古戏楼,而后此楼更成为当地历代戏曲演出的胜地。旧时,登此楼可南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称之“…[详细]
南门是平遥古城正门,大名“迎薰门”。熏,有暖热的意思,隐含迎来祥和美好,喜庆大吉。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详细]
湘乡市城大正街临河岸处,原有一座高楼,名镇湘楼。据康熙三十七年(1698)《湘乡县志·卷一·名胜》:“镇湘楼,在治左二十步,因乱毁。顺治十一年知县南公起凤修建。康熙十二年知县刘公履泰重修。”说明镇湘楼在清顺治之前即已建楼,因战乱而毁。查阅明天顺五年(1461)修纂的《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三·长沙府》,其中宫室、古迹等项均未载镇湘楼,这说明其时镇湘楼尚未修建。建设中的镇湘楼建设中的镇湘楼至万历十八年(…[详细]
钟鼓楼由钟楼和鼓楼二楼组成,相互呼应,各司其职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详细]
古戏台古戏楼,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着戏曲数百年的兴衰沉浮。历尽沧桑的古戏台,是一部沉甸甸的戏曲史,也是一座座戏曲博物馆。常州现存7座古戏楼,分别是万绥东岳庙戏楼、礼嘉戏楼、横林顺庄戏楼、西夏墅梅村戏楼、阳湖县城隍庙戏楼、杨氏家庭戏楼和横山桥白龙庙戏楼。万绥东岳庙戏楼是东岳庙的附属建筑,现存建筑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2003年又原样整体修缮,戏楼座东朝西为砖木…[详细]
鼓楼是天津旧城标志性建筑。位于旧城中心,明永乐二年始筑天津卫城,在旧城中央修建鼓楼。鼓楼下四面开设券门通道,以沟通城内四条大街。以钟代鼓,用以报时。1952年,鼓楼因有碍交通被拆除。如今所见为近年新建的,但玩点不大。鼓楼是旧时天津三宗宝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紧邻闻名遐迩的广东会馆,周围与国内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宫、吕祖堂等景点相辉映,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已完成主体修复工程的鼓楼时常举办各…[详细]
介绍 在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筑于高大的砖石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高约33米,全部砖石结构,精致坚固。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1403-1424年)铸的大铁钟,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27厘米的铜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钟、鼓二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景山遥相呼应,互为借景,是研究…[详细]
高楼子生态旅游区位于国家级生态镇---沂水县杨庄镇西三公里处,北靠峨山林场,南至汞丹山林场,青兰高速横贯东西。旅游区是以植物为主体,以生态农业文化为特色内涵,以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开放型生态空间,是杨庄镇的绿色生态走廊。旅游区高标准打造以蓝莓、黄桃、苹果为主的优质特色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区,充分利用园区景致,以特色瓜果为媒介,全力提高杨庄镇旅游知名度。地址: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高楼子村…[详细]
潮州古城现存的东城墙上的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楼,宫殿式三层歇山顶。可登城楼顶观韩江水、湘子桥。广济门城楼座落在湘子桥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标志。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二楼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代形式,拆…[详细]
洎阳楼是乐平市乐安河两岸景观建设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展示当地人文、历史的功能,呈内6层外3层的结构,整体建筑高度超过41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一新地标于春节期间正式亮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登高观景的又一好去处。洎阳楼共7层,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1.32米,建筑面积约2893平方米,为乐安河景观项目的最高建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