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庐山有“五大丛林”(丛林是佛院的代名词)。奇怪的是,到了近、现代,“五大丛林”中名声最显赫的不是归宗、秀峰等,而且位于五老峰下、离海会镇不远的海会寺。本来,海会镇俗名茶庵。因宋代有僧人在此建茶庵,夏季免费给行人供应茶水,所以至今附近老一辈的人还习惯地称此地为“茶庵”(又名土楼镇)。1933年蒋介石在海会寺附近办军官训练团,才将它改名为海会镇。海会寺是在海会庵的故址上建立的。海会庵于明…[详细]
归宗寺 背负金乾峰和紫霄峰,从玉帘泉西行1.5公里,便可来到这座占寺的遗址。归宗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首,距县城12公里,位于星德公路与星蛟公路的交接处,有溪水潺潺绕寺而过。寺前地势平远开阔,寺后山势回翔如鸾,古樟成荫,翠竹丛生。在中国的禅宗史上,归宗寺占有重要一席。 关于归宗寺的由来,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晋朝王羲之任浔阳太守时,曾在金轮峰下游览。去职以后,遂卜居于峰下。晋咸康六年(340…[详细]
由秀峰寺东行约一公里,便来到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万杉寺。寺后北上,原有庆云庵、五乳寺;东去抵卧龙冈、多一庵;东北距栖贤、海会寺约十余里。这所寺院位于庆云峰下,因宋代僧人在寺院四周种植杉树万株而得名。宋代大文学家苏辙记述:“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万杉寺始建于南朝的粱朝,原名庆云庵,唐代称为庆云院。宋景德年间,僧人大超播兴-,扩建庙宇。天圣中,仁宗听说万杉美景,赐名“万杉…[详细]
栖贤寺 循三峡涧北上,距观音桥数百米,有一座响名天下的古刹,这就是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栖贤寺。古志记载,这座宝寺曾经是风光无限:右倚石壁,左俯流泉,狂峰怪石,翔舞于金彩之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堂祠亭阁,掩隐于葱郁之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谘议参军张希奏建寺,原址位于九江西部10公里处。唐宝历初,江州刺史李渤将该寺迁置山南,由赤眼(亦曰拭眼)禅师智常任住持。相传李渤曾在此读书,报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