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嵊泗列岛,在那碧波万顷,星罗棋布的岛屿中间,有一个面积最大的泗礁岛的宫山顶上,矗立着一座雄伟醒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它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3平方米,道路1600平方米。1995年4月兴建,1996年4月落成,同年7月7日嵊泗解放46周年纪念日举行揭碑仪式。2000年5月后,把原分散在青沙、黄龙的烈士墓地陆续迁移到陵园内。陵园设计气势雄…[详细]
导 游 位于新疆哈密市西郊的盖斯墓又称“圣人墓”、“绿拱背”。介 绍 相传,唐贞观年间,应唐太宗李世民邀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弟子盖斯、吾外斯,万嘎斯三人来中国传教。万嘎斯病逝广州,盖斯和吾外斯到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回国途中,吾外斯病逝于河西之回回堡,盖斯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殁于星星峡,被草草掩埋。后来,哈密回王派人在星星峡为其修建一座拱背。 《新疆图志》记载:“星星峡麓有回纥…[详细]
福清公主墓发掘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邓府山,现位于雨花台区邓愈墓园内,俗称“八公主墓”,是中国发现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结构复杂、规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福清公主墓的发掘和保护对研究明代皇族丧葬礼俗、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发现明朝福清公主和其子驸马舍人张克俊的坟墓。2000年,经专家和南京市文物局决定,福清公主墓易地重建。2003年,公布为“雨花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南…[详细]
霍锡熊烈士墓坐落在东莞市中堂镇斗朗村渡头。1987年4月,中堂镇人民政府为纪念霍锡熊烈士牺牲40周年,把烈士的骸骨从惠阳县富美村(现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富星村)移葬到他的家乡斗朗村渡头。墓坐西向东,呈圆形体,半径2米,周围有约1米高的围栏,墓碑高3.6米,上窄下宽,钢筋水泥结构,顶有红五角星,碑上竖写红色大字“革命烈士霍锡熊同志之墓”,碑底座刻有霍锡熊烈士生平简介。墓地总面积约27平方米。霍锡熊,又…[详细]
李商隐墓位于沁阳市区东1.5公里沁河南岸的覃怀办事处庙后村南。墓原地处李家大坟西北,原有墓冢,因历代耕耘,墓冢被夷为平地。相传李家大坟长三里,墓东南原有一通一丈余高的大石碑,因风化严重,仅能看出“文华”二字,惜1958年修干河桥时,将其用做修桥石料,被拉翻跌毁,残块散落。墓东偏南原有建筑“落灵棚”,为在外之人归葬停柩祭奠之用,1937年,被日军烧毁。乾隆32年《河内通志·陵墓》载:“李商隐墓,在府…[详细]
东阳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东阳市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一带2006年6月10日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东阳市文物办对西周古墓群进行发掘,1号坑、2号坑、3号坑都许多重量级发现,至7月23日,4号坑的发掘、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共出土三具人类骸骨和包括一尊三脚瓷鼎在内的105件珍贵文物。东阳土墩墓群现有5处保存较好,分别是祥湖石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石墎洞山石室土墩墓、石宅银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下马柴自…[详细]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中段南侧碧沙岗。1928年4月,冯玉祥为纪念在大小数百场战役中的阵亡将士,批准拨出经费13万元,在白沙岗辟地400亩,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并祠。工程由交通司令许骧云为督办并监工,落成于1928年秋。1956年,改建为碧沙岗公园。墓地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410米,面积为24.6万平方米,四周青砖高墙垒筑。墓地中部建-烈士祠,仿古建筑,占地4330…[详细]
南禅湾晋墓群位于黄山头镇,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位于墓群西侧的刘弘墓,该墓距今约2000年,占地面积15000米。该墓是已发掘的西晋高级贵族大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刘弘墓的发掘还是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刘弘,西晋名将,字和季,沛国相人,生于公元236年,于公元306年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享年70岁。爵封宣成公,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详细]
广宗县历史悠久,早在商纣王时期就曾修建了大型帝王苑林及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遗址有2处、县级的有14处。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县境内古河道历史上变迁极为频繁,县境为古黄河、漳河、洚水的滚动区,今日北宋古墓群的重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该古墓北侧不远处为已挖掘成5米高的土质断层,从断层上观察,约有7层洪水淤泥积淀的结构,这足以证实了广宗受喜马拉雅…[详细]
雷晋乾烈士墓位于永州市祁阳县三口塘镇坝塘村。雷晋乾,祁阳县三口塘镇坝塘村人,1898年12月出生,1918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21年三师成立一个进步学生组织——心社,雷是首批参加者,并是骨干成员之一。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春参加三师驱逐反动校长刘志远的学潮。之后先后去安源、水口山发动工人运动和“岳北农工会”组建工作。1925年秋同罗严、毛泽民、夏明震等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详细]
唐一岑,广西府临桂县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来崇明县任知事。其时,倭寇屡扰崇明县城,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崇明百姓深受其害,对其恨之入骨。唐一岑到任后,闻之此事,迅速修筑工事,训练沙民,采取了一系列积极防范倭寇骚扰的措施,并发动组织全县军民,亲自带阵,齐心协力抗击倭寇的屡屡进犯。后因奸人与倭寇内外勾结,破了县城,唐一岑怒不可遏,带领军民和倭寇展开巷战,斩杀数寇后,只身负伤,终因流血过多以身…[详细]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丰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城东南部30公里杜市茂溪狮子邓家村前“落星桥”地,即邓子龙世居故里,前有塔水通过。墓葬为砖石垒砌,水泥铺盖而成,高2.5米,长8米,宽6米,树立有“爱国将军邓子龙”墓碑、大理石保护标志及青石刻说明牌,刻有邓子龙将军生平事迹简介和保护范围说明文字,并建立墓葬“四有”档案。墓围外面积划定966平方米为保护范围管理,1998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详细]
懿德太子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约三公里的乾陵东南隅.从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的玉哀册、贴金甲马骑俑,壁画中的列戟、三出阙来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级最高者。懿德太子墓壁画的绘制者文献中未有记载。方丹和吴同皆认为此人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之杨跫,是一位擅长画山水,取法“李将军”的画家。巫鸿则认为李思训直接参与和影响了懿德太子墓的设计建造和装饰。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详细]
六十二烈士之墓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后田庄村处在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了一支11人的小游击队,名叫“东临支队”。不久,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改名“长迩支队”,1939年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先遣纵队1团3营10连。1940年2月7日,10连奉命开往南宫,参加打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经过13天激战之后,…[详细]
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05万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详细]
庄昶墓 [浦口区珍珠泉风景区定山寺遗址后·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庄昶(1437-1499)字孔旸,号木斋,晚号活水翁,浦口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后授翰林院玦泡。明成化三年,庄昶因反对皇帝朱见深-元宵节大张灯火,不仅不写青词进赋,反而上呈《培养圣德疏》,疏中写到:“……今烟火之举,恐非尧舜之道,烟火之诗,恐吓非仁义之言……省此冗费以活流离困苦之民、赏征伐劳役之士,则干戈可息,灾异可消…[详细]
谭嗣同祠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二栋一亭的旧式祠宇建筑。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牌楼式)、庭院、前厅、过亭、后厅等建筑。前门墙面凸出四砖柱。明间设券门,两扇大门拼钉几何图案竹片,上部女儿墙由两端向中收缩成三角形西式状,下部现左右镶嵌祁阳石标志、说明牌两块,祠门额上嵌“谭烈士专祠”汉白玉石碑,阴刻楷书金饰。经庭院拾三…[详细]
踏实墓群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镇政府东南7千米处的戈壁滩上。 1944年发现,1987、1989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调查。199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号大墓。1997年、2005年安西博物馆对被盗的二、三号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群分东、西两个墓区。东墓区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有砾岩洞室墓225座,其中大型墓8座,集中于墓群西部。位于墓群中部的一号大墓,俗称“四个墩子”,其地面遗迹有…[详细]
位于济南市长清区西南15公里的归德镇双乳山山顶上,它是一座诸侯王墓。据考古专家分析,这个墓的主人是西汉武帝末年时期的西汉济北国最后一代王刘宽。双乳山汉墓是一座大型石圹(kuang)木椁墓,依山凿石开圹。汉代竖穴木椁(guo)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坑,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椁室的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sun)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的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