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墓群位于昭觉县四开乡好谷木撮乃姐,是在1987年7月全省文物普查时我县文物工作者发现的。莫葬共有56座,均分布在木撮乃姐的两山丘东侧斜坡上,总面积均5万平方米。部分墓葬残存。莫葬群东贴三湾河,南靠莫子山,两旁深沟,西南方为洛苏乃姐山,北距三弯河桥约800米。莫葬均用薄石板嵌成,顶无盖石,且已全部露出地面。墓葬形制有长方形、梯形、长条形三种。墓向以座南向北和座东向西为主。其中M53一座长2.8米,…[详细]
看 点 约翰.F.肯尼迪墓地(Grave of John F。Kennedy) 1963遇刺,墓石后方的”长明火”是由其妻积奇莲在出殡那天点燃<046>。她在1994年死后,埋葬于旁。 无名战士之墓(Tomb of the Unknowns) 在公墓最高点,为第一,二次大战,韩战,越战时阵亡的无名战士之墓,由士兵把守,有仪仗队表演.。 阿灵顿之家(Arlington House) 建于小山上…[详细]
顺荡火葬墓群在距云龙县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东,墓葬多为横向排列,整个墓地依山势缓缓而下呈等腰三角形台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墓地现存古墓千余冢,完好的梵文碑92块(梵文碑85块,梵文经幢7座)。火葬墓群是明…[详细]
杜甫墓位于平江县城东南16公里处,距汩罗市30公里。据史志记载,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之夏,杜甫漂泊到湘,欲由长沙去郴州,到了耒阳却遇到发大水,只好掉头北行,乘船由湘江转汩罗江,途中贫病交加,在昌江病死在船上,葬于小四村天井湖。杜甫墓坐北向南,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碑,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内有官厅、铁屏诗社等,祠门正上方有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详细]
嘉康杰烈士墓(第五批省保)时代:1959年地址: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其毋村嘉康杰,字寄尘,1889年生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农民家庭,少年时参加辛亥革命,曾赴日入早稻田大学读书,参加反对袁世凯斗争,又进入北京大学读书,后参加多次革命斗争。1922年,曾在夏县堆云洞创办山西平民中学。1925年又在运城创办“河东中学”,组织两校师生参加反对阎锡山的增加盐税斗争。后又在运城和太原创办了两所“中山中学”,在临汾县…[详细]
节愍太子李重俊墓(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位于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从发掘情况看,墓园由两部分组成,即地面和地下两部分构成,地面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幸存无几,封土堆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的蚀食。现为覆斗形,系夯筑,夯层厚12─15厘米,底部边长37米,高20余米。已探明陵园东西120米,南北150米,中有门阙一对,面积10×1…[详细]
位于县城东3公里董库村卧牛岗上。墓建于1923年,1984年重修。张文光(公元1881-1913),字绍山,腾冲人,青少年时代目睹清政府政治腐败并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遂许身革命。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加入同盟会,并与刘辅国在腾创立“自治团体会”,准备推翻清政府的滇西起义。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十九日,武昌新军起义。张文光于同年九月初六晚(公元1911年10月27日)领导发动了腾越起…[详细]
礼泉李靖墓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唐初著名军事家,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他初任长安功曹,后任殿内直长。次年,李渊父子由太原发兵南下,他奉命守长安。李渊大军攻破长安,李靖被俘。李渊欲斩,李世民为之求情,得释,成为李世民的部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领兵东征洛阳王世充,李靖随军作战,以功授开府。四年秋,李渊命他统兵击萧铣。因他指挥果断,出兵…[详细]
七孔子墓崖在建南镇北偏西2.5公里南河东岸的一堵红砂崖上,古人开凿有7个作为墓穴的石窟,称为七孔子,又称仙人洞、蜕皮洞。七孔子距建南河水面约20米,距崖下公路约10米,分上四下三两行排列,上下排距1米左右,除上排有一窟相隔3米外,其余窟距在1米以内。石窟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进深约2米;只有一窟呈长方形,长近两米,深不足30厘米。所有石窟开凿精工,有的窟门还刻有图案。当地传说,古时老人临死前入石…[详细]
通古尔恐龙墓地位于二连浩特东北9公里处,是一处看起来颇为荒凉的地方,蒿草遍地,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恐龙化石产地。现在此地建有恐龙博物馆。早在7000多万年以前的中生代,这里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王国。从恐龙之乡出土的这些较完整的各类恐龙骨骼化石,包括恐龙蛋化石和鳄鱼化石等,为人们了解这种早已灭绝的动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苏尼特右旗出土了亚洲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身长21米,高6米…[详细]
齐胡公墓,位于邵庄镇北辛店村西南约300米处,西南距尧王山约1000米,西北距田和墓1000米。其南北各有一条人工开挖的沟渠。该座墓葬现存封土呈覆斗形,封土南北长55米,东西宽40米,高15米。黄、红土相间夯筑,夯层厚0.10米左右。 对于齐胡公墓,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浊水(北阳河)东北流,经尧山东,西望胡公陵。”元于钦《齐乘》云:“田和墓东南者,谓是齐胡公冢,则在县境明…[详细]
吴挺墓及吴挺碑位于成县城关镇石碑村南100米。全名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也称吴王碑。由整块青石雕刻成首、身、座三部分,碑通高4.41米,宽2米,厚0.46米。双螭碑座,长3.1米,宽2.2米,高1.85米。阴、阳两面均有碑文。碑阳额刻二龙图,篆“皇帝宸翰”,字径0.22米,碑身刻宋宁宗书“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八字,楷书竖行2行,行间刊有篆书“敕令宝玺”和楷书“修政殿书”八小字,四周环刻八龙腾云图。…[详细]
迪口西坑游章华、游仲铭、游吓生烈士合葬墓位于迪口镇西坑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墓葬。该墓位于建瓯市迪口镇西坑村西北侧300米处,坐东北向西南,长6.8米,宽7米,面积47.6平方米。整体呈“凤”字型,墓丘壁以水泥筑砌,墓前立三个石碑,自左向右分立阴刻游章华烈士、游仲铭烈士及游吓生烈士墓碑,墓碑均高约0.87米,宽约0.4米,立碑单位建瓯县人民政府第六区公所,立碑时间1953年12月。该烈士墓对开展爱…[详细]
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阴有小字,难以辨认。墓上翠柏丛丛,滴翠凝绿,墓前殿堂亭庑,金碧辉煌。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详细]
介 绍 位于和田策勒乡拖万加依村麻扎阿勒迪,距县城直距4.5公里,占地379.5亩,长550米,宽460米,是现存的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比较完整的—处古迹。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三大建筑物:艾提喀美其特寺院、主麻美其特寺院、斯-墓。 相传,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同伊斯兰教圣穆德为堂兄弟,于回历八年在夏木(今叙利亚国)作战阵亡,死亡后飞至此地。未见尸体,仅有葬墓,因而得名伊麻木加帕尔特合兰麻扎。距今约有1…[详细]
故如甲木墓地位于噶尔县,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象雄时期的墓葬皆为竖穴土坑石室墓,多为二次葬,发现有完整的侧身屈肢葬式。大型墓葬深度都在5米以上,均为多人合葬,结构复杂,存在二次或多次开挖迹象。填土层内殉葬有人和动物。高规格的墓葬都有用横木搭建的墓顶和长方形箱式木棺。墓内出土丝织物、黄金面具、鎏金铜器、银器、铁器、陶器、料珠及大量人类和动物骨骼等。故如甲…[详细]
胡亥即秦二世,据载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权臣赵高胁近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整个陵园占地20余亩。正南是一座朱门红柱卷棚式三间进深的山门。门额正中高悬一块“秦二世皇帝陵园”的黑色金字大匾。穿过山门拾级而上,…[详细]
黄爱、庞人铨墓 时间为1922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小桃源山上。此为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之墓冢。 墓围花岗岩砌成,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角各立圆形石柱。墓上用青石砌成方形平顶塔碑,正面楷书阴刻“黄烈士爱、庞烈士人铨之墓”。墓、塔通高6.7米,墓前有石桌,前有用条石围成半圆形的石栏,外侧有碎石坪,墓后砌青石围,茔地面积100平方米。 黄爱(1898—1922),湖南常德人。19…[详细]
1936年,库里申科受前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华援助抗日。1939年10月14日,他率领神鹰大队从成都出发袭击日军占领的武汉,轰炸了敌机场、军用码头,空战中又击落6架日机,在返航时由于他本人和驾驶的飞机均在空战中受伤,最后落入万州红砂碛段的长江中。他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换来打击空中日寇的巨大胜利,而自己却长眠在万州的土地上。1958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国家拨专款在西山公园内修建了库里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