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勋,桃源崔镇人(今众兴镇程道村),为人耿直无私,仗义疏财,组织团练,聚义-,颇得乡邻拥护。岳飞得知便写信鼓励刘世勋,鼓励他练武抗金。刘世勋得到岳飞的支持,爱国热情高涨。他倾其家财,招兵-,日夜操练,并得到岳飞的赏识,刘世勋的团练被编入“岳家军”。在朱仙镇决定性战役中,刘世勋亲自上阵,打破金兀术的“拐子马”。金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取胜,今已矣!”,岳飞元帅-行赏,申报朝廷,刘世勋官封太…[详细]
裴度墓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东南,现存墓冢高8米,周长约200米。墓前旧时立有石羊、石马、石人诸石刻。1985年在东张寨发现裴适墓志石一方,可知其子裴适也葬于同一墓域。裴度(765~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考中进士,累升司封员外郎、知制诰(起草皇帝诏令)。元和七年(812年),魏博(治所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弘正归顺中央,宪宗派裴度前去抚慰,魏人欢服。…[详细]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至汉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上郭村向北的墓葬为西…[详细]
唐韶关张九龄及其家族墓地位于韶关市武江区墩子头村翠珠岭。为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迁葬墓。墓面为半圆土堆构筑,是座砖室墓,平面“古”字形,通长8米,分墓道、耳室和棺室,墓道和耳室皆为券顶,墓道长3.18米、宽1.09米、高1.70米,两个耳室分别长0.80米、宽0.52~0.54米、高0.33米;棺室为锥形尖顶,长4.82米、宽4.80米、高5.35米,有残存人物壁画。墓曾多次被盗,残存随葬品有…[详细]
印应雷墓位于常熟市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建华村,为一巨大土埠,高约3.5米,周长157米,俗称“印家山”。坐南面北,原甚具规模,设有石兽、石翁仲及神道碑等,后毁。今尚存“静海县开国伯印公之墓”碑一通。现立亭子一座,名为“印山亭”,居墓冢东侧,系本村邑人缅怀其而建。明弘治间桑瑜《常熟县志》载:“两淮安抚制置使印应雷墓,在尚湖南滨”。清乾隆间言如泗《常昭合志》载:“印丞相应雷,南宋时敕葬堰泾河处尚湖之南,…[详细]
陈恭尹夫妇墓 位于广州市龙洞祥云岭南麓。墓坐北向南。墓面用灰沙构筑,分坟头、山手和前台三部分。由坟头而下分为四级,坟头用灰沙版筑呈半圆筒状,中间嵌一连州青石大碑,中刻“陈独漉先生暨配湛郭恭人合墓”,楷书,左右两山手间各嵌一黑石碑,右碑中刻“南敬陈公府君墓”,(独漉第三子名适)左碑中刻“十三世祖妣吴太孺人之墓”(陈适之妻)。墓前有三方护墓大碑,分别为“重修陈独漉先生墓碑”,“重修陈独漉先生之墓记”及…[详细]
商周墓葬群位于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聂村北的大沙河河道内,目前已发掘48座古墓葬、15座灰坑,墓葬为东西向布局,排列整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人骨骼保存完整,头向东,分为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两种,深度从1米至20米不等,随葬器物有铜戈、铜锛、陶鬲、陶罐、贝币等,为殷墟二期墓葬,即商代晚期墓葬。聂村(遗址)墓地是焦作市首次发现的商代墓地,也是全国发现为数不多的商代墓地之一,其文化内涵与殷墟二期…[详细]
赵伯先墓,在镇江市南郊夹山竹林寺东。赵伯先(赵声),丹徒县大港镇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统治,是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11年3月29日,赵声与黄兴领导了广州武装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担任总指挥,失败后忧愤成疾,4月20日病逝香港,终年31岁,当时暂葬香港茄菲公园附近山巅,题作“天香阁主人之墓”。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为了表彰赵声的功绩,追赠为上将军,同年4月1日…[详细]
朱陛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明代墓葬。整个建筑由东而西依山层筑,递次升高,前后高差约9.8米,总长约60米,最宽处约12米,占地面积约720m2。墓坐西朝东。最前为牌坊,四柱三开间,通面阔6.5米,明间柱高5.72米,上雕石狮;次间柱高2.71米。各间枋上有高浮雕,虽略有毁损,但不减当年精美之感。坊后小桥,接着甬道与平台成为“T”型台、圆口台、横长平台、墓穴等组成。穴为石室墓,用…[详细]
邹容墓位于华泾镇建华村,墓区总占地一亩余,墓台座北朝南,面向大道,四周环有长青松柏,庄严肃穆,两边是正方形绿化区,广植花草。邹容,生于1885年,比鲁迅先生还小4岁,重庆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3年著有《革命军》一书。同月,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其中“载湉小丑,不辨菽麦”八字震惊天下。“苏报案”爆发,章太炎被逮入狱,次日邹容主动投案(此举可与谭嗣同相当,只是此时的立宪已是昨日…[详细]
时代:西周至春秋浦城土墩墓群位于中国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忠信镇上同村、排栅村,夏至春秋时期土墩墓群。沿柘溪两岸分布。2005、2006年发掘34座土墩墓,计41座墓葬。出土遗物300件,其中原始瓷器68件,主要器形有豆、罐、尊、瓮、簋、盂、盘等;印纹陶器146件,主要有罐、簋、豆、尊、盅等;青铜器72件,以短剑、矛为主,还有戈、锛、-、刮刀、镞,以及尊、盘、盅形器等。此外,还有玉管饰和石器各…[详细]
岳飞墓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的岳飞庙内。岳飞墓园在忠烈祠西侧,墓呈圆形,石砌墓椁,青草封顶。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样。旁有其子岳云墓。墓前建有墓阙,阙前照壁上镌“尽忠报国”四字,为岳飞一生的座右铭。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和石羊;墓道阶下有陷害岳飞的四个0臣秦桧、王氏、万俟呙、张俊跪像,反翦双手,长跪于地。墓阙门框上镌有石刻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被害以…[详细]
隋李密墓隋李密墓在洛南县秦岭南麓的永丰镇西北约5公里处。李密(582—618),字玄邃,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父宽,为隋上柱国。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黎阳,邀他参加,但其建议多不为玄感采纳。玄感失败,他被捕,押送至邯郸,穿墙逃亡。十二年入瓦岗军,献计翟让,击杀隋将张须陀。次年袭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境),发粟赈济穷乏.士众大增,于是翟让推他为主,称魏公。继又袭取回洛,黎阳等仓,移…[详细]
南京孙权墓南京孙权墓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权墓史称蒋陵,又名吴王坟,在南京市钟山南麓,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在南京民间还流传说,明太祖建造孝陵时,下令迁移这一带墓冢,寺庙时曾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给我守门吧”。故此在建明孝陵时孙权墓没有被破坏,而明孝陵的神道只好绕过孙陵岗,这就是明孝陵的神道为什么不是笔直的原因。现仅存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如…[详细]
洪合项氏墓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良三村6组,是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家族墓地,墓呈矩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长约40米,面积3064平方米,墓高出地面约2米。项元汴(1524~1590),字子京,号墨林,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精鉴赏,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储藏之丰,甲于江南,“极一时之盛”。据清光绪《嘉兴府志》记载,“项元汴之墓,在陡门桥南寒字圩”。1975年,嘉兴博物馆对此墓进行过抢救性发掘,…[详细]
鲁肃墓位于3517工厂内南侧,北距岳阳楼约200米,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封土高8米,直径32米。墓周环行道边砌花岗石护栏,南、北两面有石级可登墓顶,墓顶建红柱黄瓦六方小亭,高6米,占地20平方米。墓前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巴陵知县周至德刊立的“吴大夫鲁公肃墓”碑。两侧为墓庐,今已开辟成展室向游客介绍鲁肃的生平事迹。距墓碑八米处建有高3.5米,宽4米的四柱三开间石构牌坊。坊柱刻联:扶帝烛曹0…[详细]
介 绍 华人公墓于1850年由华人区长Lim Ong和Tan Quien Sien创建,埋葬着不能回归故里的华人。公墓面积为54公顷,围墙高10米,其中许多墓地是由大理石砌造而成,非常豪华。外形象一处高级住宅区,实为一座华人墓园。依照当地华人的习惯,墓地的占地面积很宽,每个家族都以钢筋水泥建造象住宅一样的墓园。有些墓地甚至还装了空调和冰箱等日常用品,非常不可思议,可以想见当地华人的财力。 注意…[详细]
哈密回王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是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该墓为新疆著名的伊斯兰建筑,下方上圆,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五座亭式…[详细]
介绍: 位于朔州市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附近。已发掘的汉墓有800多座。墓葬分布密集。有墓穴、洞室、砖室、木椁等多种,墓道和墓室有多种形制。墓中所葬,大多属王、泰两姓家族,而且多是一棺一椁。墓中有陶器、铜器、玉器、漆器等生活用具和珍贵的殉葬品。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直径18厘米的百乳镜。乳镜聚于镜面,如繁星闪烁,是汉代铜镜中的佳品。此外,铜质四种熏炉、龟鹤博山炉,完好的棋盘等,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