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柏堂墓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村,该坟原位于百华村杨凹村民组,1999年建合安高速,便移至百华村斯家大排。据百华村斯冬青书记介绍,该墓前原有四个一人高的华裱,两块墓碑,其中一块毁于文革时期。1999年移葬,为夫妻二人墓,现一块墓碑,两个墓冢。坐南朝北,墓碑上半部为40cm高券顶,下半部尺寸为170cm×95cm×15cm,因年代久远,墓碑碑文严重风化,无法辨析。墓冢长5米,宽3.6米,两个墓…[详细]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详细]
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群。位于蓬莱县艾山、崮山北麓,黄水河上游两岸的台地上。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跨河宽约3公里。1976年至1986年,烟台市、蓬莱县文物工作者多次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多东向,大者长5~6米,宽3~4米;小者长2.5米,宽1米,多有二层台,多数棺椁皆具,个别有重椁,墓底备腰坑。二层台殉人者居多。1976年在柳格庄墓地清理的6号墓,长方形竖穴,长6米,宽4.4米,墓深约3…[详细]
金朴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金庵基山之南坡,墓建于明代。 该墓及墓前石刻破坏严重,但墓道及墓葬型置保存程度相对来说较完整。根据遗迹实地调查情况来看,遗存墓葬共为三穴,墓后围墙保存完整,东西长7.8米,高1.65米,墓葬三面的石柱、石板均用荷叶纹装饰,雕刻精湛清晰。墓道内遗有二道牌坊和三个拜台,二道牌坊均残,各存牌坊柱二根,柱形为方形抹角,上留有卯口。三个拜台的长度由前至后,分别为6米…[详细]
虞姬墓:坐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虞姬墓风光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县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城后村),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详细]
吴承恩墓在淮安城南6公里马甸乡二堡村,1974年冬被盗,其棺木头上存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之柩”等字。经查地方史志,有吴承恩充任过湖北“荆府纪善”一职事;后又于1975年在其墓旁获吴承恩父菊翁墓志一方,因此断定“荆府纪善”和“射阳吴公之柩”字样的墓,乃为吴承恩之墓。此墓三棺,左为吴承恩,右为其夫人叶氏和牛氏,共三棺合葬。1981年在吴父之墓西侧找到了吴承恩的墓井,并在墓井中找到吴承恩的颅骨,现…[详细]
冥水墓群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是一处汉至魏、晋时期墓葬群。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群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墓群分布面积各约100平方公里。该处墓群是我省大型的汉墓集聚区,对甘肃汉--古和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南墓群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8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有砾岩洞室墓768座,大墓多集于墓群东部。大部分墓地表有砂砾堆积茔圈、神道、封土和墓道。1号墓规模最…[详细]
上坊孙吴墓又称上坊东吴大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现已并入东山街道)中下村一个名为“孙家坟”的小土岗南麓,前对青龙山,背依黄龙山,于2005年12月22日出土,墓主身份推断为高等级贵族或是孙吴宗室。上坊孙吴墓墓坑长21.5米,宽14.4米,为土坑竖穴砖室墓,由封土、墓坑、斜坡墓道、排水沟和砖室等组成。发掘前,墓葬的大部分封土、前室顶部及墓坑、墓道、排水沟上部填土已遭施工破坏。上坊孙吴墓是中国迄今…[详细]
萧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又称萧绍矩家族墓地。在庙山南坡,地表有建筑遗址。1983年清理砖砌单室墓一座,1985年又清理砖砌多室墓二座,其中一座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第二子-国王耶律隆庆之女,生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卒于开泰七年(1018年),卒年十八岁。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仁德皇后之兄。合葬墓为砖砌多室穹隆顶墓,由墓道、天井、墓门、前室、…[详细]
高志航烈士墓,位于通化市东昌区南山福园。烈士墓由高志航半身汉白玉像和基座组成。基座正面刻有高志航生平事迹。此墓是高志航衣冠冢。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1908年5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乡一位分期农民家中(后其家迁到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1924年高志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奉天中法中学。同年考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为立志航空、报效祖国,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高志航。1925年11月…[详细]
古坟梁墓葬群古坟梁墓葬群位于吉木萨尔县老台乡政府西北约500米处。其北为乡村道路,东西为农田,南临河沟,整个墓群坐落在地势较高的黄土梁上,占地约2亩。庙院内到处摆放着棺材,打开棺材盖,装的全是死尸头骨。其中一口棺材很特殊,整个用油桐漆过,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分外棺、内棺,做工考究。棺内装一男尸,头戴红缨帽,身穿官服,足蹬朝靴,但无文字记载属何职位。整个黄土梁上到处都是棺材,棺靠棺,棺摞棺,有的三四…[详细]
苏村阻击战烈士纪念碑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东500米。1941年1月上旬,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115师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发起潘溪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战斗结束后,日军7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配汽车300余辆,坦克、装甲车20余辆,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出动,分6路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企图围捕鲁西军区和行署机关…[详细]
张本墓地位于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西200米处。张本(1366-1431),字致中,东阿县张大人集村人。明洪武年间,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王朱棣南下靖难,张本开城迎降,升扬州知府,继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四年(1406)召工布左侍郎。永乐七年(1409)为刑部右侍郎。任宗继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理掌督察院。宣德四年(1429)兼太子宾客。张本一生为官清正,时号“穷张”。张本死后,葬于祖茔。现墓前尚…[详细]
位于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南距金上京故城约40公里,东至城子村金代古城约400米。1988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石椁木棺。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的“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银质铭牌。格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品帷幔,为夫妻合葬,男性为老年,胡须尚存,女性为中年。所着衣服图案精美,色泽鲜艳,且完好无损。二人头下置有一块木牌,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背面书“房一座”。据考证,墓主人为完颜晏。《金史…[详细]
此墓主人合剌普华是元代著名回鹘民族官吏。该墓为内地罕见的古代少数民族官吏大型墓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墓志铭及志盖均出自元代名人之手,但原墓早年被毁,今存墓前直立文武官石像各两对,武官身披盔甲,手握长剑;文官身穿朝服,手持朝笏。还有卧伏成对石兽、石羊、石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文化局与沙涨村民合资3万余元重建“尚书亭”,有效保护了合剌普华墓志铭及志盖。合剌普华(1245—1284),元代…[详细]
韩世忠墓,在吴县灵岩山西南麓,宋“绍兴二十一年敕葬于此”。韩世忠为南宋名将,字良臣,陕西绥德人。他力图恢复中原,反对朝廷议和,于绍兴十年(1140)被解除兵权,授枢密使虚职。岳飞冤狱,韩世忠面诘秦桧,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被害后,乃自请解职,自号清凉居士,10年后病逝。妻妾白氏、梁氏、郑氏、周氏合葬。宋淳熙四年(1177)追封蕲王,谥忠武,孝宗亲为神道碑额题:“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详细]
冢头墓群共9座,目前仅有5座存有封土,系汉代欧阳生至其裔孙欧阳歙共八位博士及汉代御史大夫倪宽之墓。其中7座(3座有封土)位于乐安街道办辖区内,现存墓的封土大小不等,直径约8—30米,高3—4米。2座位于李鹊镇辖区内,封土高约2—4米。欧阳八博士之一的欧阳生,字伯和,千乘(今广饶县)人,毕生致力于《尚书》章句的研究和著作,因精通《尚书》被立为博士。欧阳生外,其余七位分别为欧阳巨、欧阳远、欧阳高、欧阳…[详细]
闯王墓位于青城镇苇茨湾村,这是一处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因其山形势如长龙饮水,所以当地人叫它龙头堡子。在龙头堡子山脚下有一片枣树林,这里就是闯王李自成的墓地。据李氏长辈口传,每年的清明节和中元节都会带着后人去给不知名的老先人上坟。直到解放后,才公开了这个秘密。到了2003年,在苇茨湾李文生家中,又发现了一本秘藏了300多年的《李氏家谱》。经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鉴定,《李氏家谱》为康熙年间抄录原物…[详细]
郑虔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唐-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郑虔墓,位于临海市大田街道白石村金鸡山东麓。1986年10月17日,临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始建于唐广德二年(764),清同治九年(1870)台州知府刘璈曾予重修,1965年3月郑氏后裔筹资重修。墓面通高1.66米,宽2.1米,两旁设有莲花柱,中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