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据史料记载,邢侯名姬苴,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公元前661年,强狄犯邢,侯迁都夷仪,外藉齐兵,内聚士气,几经争战大胜,为庆功建邢侯之台。邢台之称,原源于此。1993年被发现,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为西周时期邢国的墓地。一在葛庄邢国公家室墓区,一在南小汪遗址内。大型古墓分布在墓地中部,周围分布有车…[详细]
丘濬墓 明弘治八年(1495),丘濬病逝于京师官邸,终年75岁。次年,朝廷为丘濬举行葬礼,墓地选定在琼山水头村五龙池之源。据说,丘濬墓地是他生前特意托人回到家乡选定的。在去世前3年,丘濬托风水师寻访墓地,担此重任的是安徽人徐豹。徐豹到达琼州后,直接找到丘濬的学生,著名诗人王佐,二人一起为丘濬在家乡选择了一处最后的归宿地。 丘濬墓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修建花费工时将近4个月。墓庭占地0.2…[详细]
际下塘红军墓位于明溪县枫溪乡枫溪村际下塘路口左2米。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此时,地方-民团也乘势蠢蠢欲动,频繁对当地的革命队伍发动袭击。5月17日,红军25团某连张连长,带领70余名战士从宁化庙前回枫溪时,在华山河明桥受到华山-民团余传芳团的袭击,民团用土大炮装上红硝、耙齿、铁砂突然向红…[详细]
李斯墓位于上蔡县城西南6公里处,李斯楼村东南,上驻公路东侧约1.5公里处,高为57米。李斯墓呈圆形封冢,东西宽22.5米、南北长27米,封冢为层层夯筑,夯窝较大。墓前立有碑石,栽种绿化树木,为防止封冢水土流失,近几年对封冢周围设置保护墙,前面修建数层水泥台阶。《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上蔡即今上蔡县,古时属楚。)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后人誉为“千古一相”…[详细]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唐继尧墓位于圆通山昆明动物园内,俗称唐坟。1930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墓高约6米,封土堆直径约22米,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整座墓战地面积…[详细]
谭纶墓位于宜黄县二都乡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七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神道、牌坊、墓堆,祭台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损毁严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毁弃,后经当地政府筹资修建,谭纶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复,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组成谭纶墓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祭道:南端入口处是一对石狮守护的双层歇顶的门楼,砖石镶嵌的祭…[详细]
王阳明(1472年至1528年),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守仁、字伯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一生倡导“心学”,为姚江学派创始人。嘉靖六年(1527年),应召西征,翌年冬因病而归,卒于途中,归葬兰亭附近的洪溪。王阳明的墓背靠鲜虾山。墓地四周,古松挺立,群山连绵,青峰欲滴。走到他的墓边,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至,心里也感到格外澄明,精神顿觉清爽。清明时节,王阳明的墓上几…[详细]
将军墓位于桓仁雅河乡米仓沟村北约500米的山岗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将军墓是一座大型的封土石室墓,原呈截尖方锥形,像一只覆扣的斗,天长日久,雨冲水涮,楞角圆钝了,形状渐渐近似了圆丘,封土高8米,周长150米,直径45米,由甬道、耳室、墓室构成,方向西偏北15度。甬道两侧分别筑有南耳室和北耳室,甬道东端是墓门,上有门楣、下有门槛,两扇石雕的门扉,早已倒地,进门后便是宽敞的墓室。墓室平面呈方…[详细]
时代:东汉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原址在城区西南9公里的凌河镇董家庄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库时发现,是一座大型的汉画像石墓。同年12月至次年3月,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只把画像石拆迁到县城保存。1963年在北关果园内(现市博物馆院内)复原,墓入口处增建了保护性前厅,门额题“汉墓”。1979年安丘县人民政府公布汉画像石墓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详细]
华县郑桓公墓郑桓公墓位于陕西华县西关螺钉厂后院中西侧。长20米,宽15米,总面积300平方米。郑桓公(?—公元前771年)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姬友,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1年)西…[详细]
赵鼎衣冠墓赵鼎衣冠墓是海南的重要文物古迹,属宋代墓葬。它位于昌江县昌城乡旧县村北面坡地,离该村约300米远。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1085年(宋徽宗元丰八年)生,宋代解州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宋徽宗崇五年(1106年)举进士。宋绍兴四年(1134年)任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即副宰相),1135年为宰相,有《忠正德文集》传世。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与0臣秦桧不和,被贬到海南岛吉…[详细]
座落在童子坝河边的永固城,据说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汉初曾是匈奴单于王的避暑胜地,故又叫单于王城。那时这里地势辽阔,湖水荡漾,牧草异常丰美。就是今日,也依然湖光映着塔影。为了打通西域之路,霍去病率军横出扁都峡后,直奔永固,一举捣毁单于王老巢,拉开了河西战役的序幕,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养军马,以备战用。自此以后,历朝各代把这里当作皇家马场看待。据《甘州府志》记载,东晋永和年间,前凉张祚于其地始置汉阳县,隋为…[详细]
张良墓是兰考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该墓位于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张良祠张良(?-前186年)字子房,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之相,有五世相韩之称,为韩国的功勋世家。秦灭韩后张良为报国仇,图谋复韩,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详细]
羊舌村在曲沃县城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位于滏河河谷南侧,墓地就在村南的岭地上,著名的曲村—天马遗址位于滏河河谷北侧腹地,羊舌墓地与曲村—天马遗址内的北赵晋侯墓地隔河谷相望,其间是宽阔的滏河河谷及台地,直线距离4500米。羊舌村南边的土岭是由翼城方向延伸过来的。翼城,同样是晋国的腹心,这块土地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沉淀。羊舌,仅从字面就能让人浮想联翩。羊舌村村名的来历已无从可考,或因地理位置得名,但更多的…[详细]
1924年,杨仙逸先生遗体葬于广州黄花岗旁之三望岗空军坟场,后来又迁广州市郊贤庄。1981年,根据宋庆龄副委员长指示,广东省政府拨款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侧重建杨仙逸中将墓园;1983年8月,该墓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杨仙逸(1891—1923),出生于华侨家庭,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909年,杨仙逸在美国就读航空专业。1918年受孙中山电召回国。之后他募捐资金,购飞机12架,组建了我…[详细]
方氏家族墓群(包括:光禄大夫方伯猷夫妇合墓)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上渡镇河口村河口屯祖禁岭简介:方氏家族墓群位于上渡镇河口村河口屯祖禁岭。墓群由16座墓葬组成,其中14座墓葬呈南北走向排列,墓向为坐西向东。其余2座在墓群西面30米外,墓群北面三座墓堆较大,其中一座有墓碑,刻有“皇明诰赠夫人品衔方--公二配党氏老孺人之墓”。党氏墓据石碑记载于道光年间重修。整个墓群于2009年2月再次…[详细]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2006年3月~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和东、西、北三侧围沟各一处,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 墓地东、西、北部均有围沟环绕,形成长321、宽273米南部敞开的南北向长方形墓园。墓葬群位于墓园正…[详细]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地处秦汉时杜县东部,东距西汉宣帝杜陵约6公里,西北距西汉长安城约40公里。2008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航天管委会基本建设中,发现该家族墓地,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其进行了勘探发掘,目前已有许多重要斩获或突破。出土重要文物1800多件,其中700多件彩绘陶甲士俑和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鎏金银、错金银青铜器,有着重要学术意义。墓地阶段…[详细]
枣园汉墓群1959年,山西省文管会在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南的汉代墓区发掘了一座砖室墓,其内壁画曾在国内史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对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做了详细记述。该墓为汉代墓葬,砖室券顶,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56米,南北宽2.25米,高2.l米,由1个主室和1个耳室组成。主室内满绘壁画,分天空和人间两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绘于券顶上,有青龙、白虎、玄武诸动物形象,其间游云流荡,并有星辰百余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