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里士蓝色清真寺位于伊朗著名历史古城大不里士,是城里头号历史古迹之一。该清真寺及其周围其他公共建筑均建于1465年,是在当时黑羊王朝统治者沙贾汗(Jahan Shah)的下令下建造的。大不里士蓝色清真寺号称“伊斯兰绿松石”,这座颇有拜占庭风格的清真寺坐落在伊玛姆霍梅尼大街上,却丝毫不沾大街的喧嚣。碎石铺就的路面上,一座宏大的圆顶建筑闪着幽蓝的光芒。原来其外墙贴满了小片蓝色釉砖,无论阳光从哪个角度…[详细]
瓦齐尔•汗清真寺位于巴基斯坦古城拉合尔市,始建于公元1634年到1635年间,历时7年才建造完成。清真寺建筑宏伟壮观,是当地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称为“拉合尔脸颊上的一颗美丽的痣”。这座清真寺不仅是游人喜欢的地方,也是鸽子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一片片鸽子从清真寺顶飞过,与清真寺相互映衬,完美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瓦齐尔•汗清真寺是一座由釉陶面砖建造而成的清真寺,前梅奥艺…[详细]
布特拉清真寺俗称玫瑰清真寺、粉红清真寺、水上清真寺,是马来西亚行政首都布城的一家清真寺,位于布特拉湖旁,毗邻首相府和布特拉广场。布特拉清真不但是布特拉最具特色的地标,也是全球最具现代化的回教堂之一。清真寺于1997年动工兴建,1999年落成,用玫瑰红大理石建造,散发沙漠红色彩。其外墙为粉红色,有九个圆顶和一座高116米的宣礼塔。内部金碧辉煌、壮观无比,可容纳15000人聚礼。清真寺的回教式建筑风格…[详细]
倭马亚大清真寺始建于705年,为伊斯兰教最主要的清真寺之一,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寺,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最早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后改为圣约翰大教堂,705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接收了这座教堂,将其改为清真寺。在改造过程中,教堂的长方形布局被保存下来,清真寺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巍峨雄伟,富丽堂皇,殿内用大理石圆柱支撑,…[详细]
中方清真寺中方清真寺位于镇区民生街西侧。原称为本地寺,是乌苏县最早修建的回族清真寺。迄今已有227年历史。其间曾四次拆迁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始建于西湖(现西湖乡),四十一年后,寺院倒塌,于嘉庆三年(1799年)迁来库尔喀喇乌苏(现乌苏镇)择址建寺。后因地基不坚固致使建筑物发生裂缝终至倒塌。同治元年(1862年)在原址重建。占地2,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光绪三十一年(1…[详细]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达尔贝达的大西洋海岸上,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并捐资筹建,故名“哈桑二世清真寺”。清真寺于1986年7月12日动工,1993年8月30日竣工,耗资近6亿美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宽100米,长200米,高60米,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做礼拜,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西北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详细]
清真寺广场西起十二道街,东至十四道街,南起育民街,北至靖宇街,是国家一类保护建筑,该寺始建于1897年,1904年改建,1935年在众多穆斯林朋友的倡议和捐助下再次扩建。1998年哈尔滨清真东寺被评为为全国百座模范清真寺之一。2003年道外区政府再次对清真寺进行了扩建改造,现清真寺占地1.8公顷,新建两座附屋用房,建设面积440平方米,新增绿色3000余平方米,还将建设7500平方米体现回族文化特…[详细]
安庆南关清真寺始建于明成化五年,为明世袭骠骑将军马义所建。于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全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金碧辉煌,是全国一百个重点清真寺之一。无像宝殿的面积;高度和精致程度在长江沿线的宗教殿宇中罕见,有“万里长江第一殿”之誉。—赞颂归于安拉!南关清真寺座落盛唐山麓,正门在清真寺街,面向城墙(现城墙已拆)。早先从城墙上望去可见殿脊起伏,白墙黑瓦很是壮观。寺院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进寺门绕过隔门(“文革…[详细]
库杜比亚清真寺坐落于摩洛哥城市马拉喀什的西南部,为马拉喀什最大的清真寺,建造于1184至1199年间,激发了其他建筑的灵感,如塞维利亚大教堂的钟塔和摩洛哥拉巴特的哈山礼拜塔。库杜比亚清真寺由砖和沙岩建造而成,长80米,宽60米,被优雅的拱窗、漂亮的瓷嵌体装饰,使其成为马拉喀什最上镜的建筑。清真寺的宣礼塔由红色的石头建造,高77米,为马拉喀什的标志性建筑,只要找到这座高高的宣礼塔,就一定会找到方向。…[详细]
隆盛庄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建礼拜寺,成为内蒙古境内回民居住和建清真寺最早的乡镇。清乾隆末年,归绥富商路径丰镇隆盛庄出资购下现清真寺院落,建造8间殿宇,形成基本规模。道光十年(1830年)陕西华隆马阿訇被请来住寺。隆盛庄清真寺初有大殿3间,后因居民繁衍发展、来往商客川流不息,原大殿显得狭窄,沐浴室尤其拥挤,遂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群众捐资加盖大殿13间,教长室、满拉宿舍、沐浴室、库房等…[详细]
介 绍 临夏市清真寺大多在明、清及民国时兴建。建筑风格吸收阿拉伯建筑特征,按中国宫殿式建筑建造,以礼拜堂为主体,水堂、教室、住房等建筑为陪衬,总体布局多为四合院式,大殿及主要配殿都是大木起脊式建筑,斗拱屋顶带前卷及后殿的式样,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华丽,历史上曾多次毁而复建。 1979年后重建的清真寺多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建筑风格各异,主要有宫殿式、阿拉伯拱形穹顶式,也有中阿两种建筑风格合壁式。其中…[详细]
哈尔滨清真寺位于哈尔滨道外区中心地带。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黑龙江省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837年,2003年扩建,占地面积0.016平方公里,是东北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庙,是全国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哈尔滨清真寺主殿高13米,可容纳500—600人。后窑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称望月楼),每逢斋月和开斋节前夕,可以从旋转式阶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尖塔上有电灯装置的用有机…[详细]
湖熟清真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号。湖熟清真寺是湖熟街道一千余回民进行教礼活动的主要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厅左下院内凿一水井深16.5米。清宣统三年大殿前左侧建瓦房5间,左为水房,右为宿舍,中为客堂。1919年翻盖前进大厅3间,大殿5间及大门东首厢房2间,1922年修建后进通道及前后台阶3座。大…[详细]
拉萨清真寺位于拉萨旧城东南河坝林回族聚居区,始建于18世纪中叶。寺址东西向,沿中轴线前后设有三进院落。建筑群由牌楼、礼拜殿、邦克楼、浴室、水房、林卡等组成。礼拜殿朝东,分内殿、敞厅、月台等。敞厅内悬挂有“清真古寺”匾额。园内建筑大多采用藏族传统形式,圆形拱顶、尖塔,围墙均用凿刻的方形岩石垒砌,殿内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图作装饰,蓝色作基调,带有浓郁的宗教与地方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明显特色。现在这座穆…[详细]
阿莫尔清真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落成于1125年,是法蒂玛王朝在开罗仅存的清真寺之一。它坐落于穆子街(Muizz Street)的北端,处在喀拉温建筑群中,附近坐落着几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此清真寺得名于在月光下银波浮动的四壁,阿莫尔(Aqmar)在阿拉伯语中即“月华寺”之意;有时也被称为灰色清真寺。阿莫尔清真寺规模小巧,却是建筑精髓与历史轶事的结晶,因此,常年吸引着大批游人到此游览。阿莫尔清真…[详细]
冠县西街清真寺位于冠县冠城镇西街,该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后逐渐扩建,始为今日之规模,是聊城市境内清真寺中建筑较早、规模较宏伟的一座,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占地面积14亩。其中大殿30间,占地449平方米;南北讲堂、东对厅、水房、门楼等共28间,占地643平方米,院墙周长314米。整个建筑造型完整,错落有致,色调清新,庄严肃穆。清真寺大门内有一座高大的影壁墙。两侧为透花矮…[详细]
红光清真寺。是被俘西路红军在马步芳的逼迫下,在循化境内修建的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39年至1946年之间,该寺造型独特,保存较好,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1938年初,马步芳将被俘的西路红军编成的补充团营四百多人改称工兵营,也叫森林-局,关押在赞卜乎集中营。从1939年到1946年期间,工兵营红军战士,先后逼迫在循化赞卜乎、建设堂、宗吾、占群,黄河沿岸等地伐木、垦荒、修路、建屋等。从事各种苦役,…[详细]
方形的赛里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巨大的中央圆顶与四座细长的宣礼塔矗立在埃迪尔内(Edirne)的天际线上,俯瞰着这座前奥斯曼帝国的首都。16世纪著名的奥斯曼建筑师希南(Sinan)将这一建筑群视为自己最杰出的作品。赛里米耶清真寺建筑群还包括伊斯兰学校、一个室内市场、守卫室、外庭及图书馆。清真寺使用伊兹尼克最巅峰时期出品的瓷砖作为内饰材料,代表着以这种瓷砖创造的艺术形式至今无人…[详细]
老清真寺地点:漾濞县下街公路西侧。现状:老清真寺现存大殿,大殿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通面阔21.5米,进深16.7米,高11.8米。殿内原会满伊斯兰经书图案地藻井已被拆毁,屋顶山脊已毁仅作简易修盖。现有的16扇漏透雕花格子门仿上街清真寺格子门图案,于1995年雕成。背景资料:据考证,下街老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清咸丰时杜文秀反清失败后,被清政府为文庙,塑有孔子及七十二贤,悬有“大成殿”等匾额,并兼做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