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连城,又名将山炮台,位于龙州县彬桥乡,距县城龙州镇3公里。其山脉绵长,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为抗法名将、广西提督兼对汛督办苏元春为抵御法国军队入侵所建,时为桂越千里边防线上的指挥中枢兼提督行辕。依山势共筑有炮台十五座,装备德国克鲁伯大炮,扼守龙州的水陆门户,是一处重要的国防要塞,有“南疆长城”之称。小连城,为清代边防督办苏元春所建。苏元春是广西永安(今蒙…[详细]
陈毅故里纪念园红色旅游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区内有陈毅故居、陈毅纪念馆、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陈毅生平事迹陈列…[详细]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始建于宋代中叶,占地10521平方米。地处湘赣要冲的茶陵县,是井冈山的西部屏障。当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安家后,毛泽东便将攻打茶陵作为向外发展的首选目标。趁着驻守茶陵的国民党正规军调走之机,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主力近500人在团长陈皓等率领下,胜利攻占茶陵县城。这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占领的第…[详细]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座落于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始建于1963年,占地约200亩。1974年陵园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投资800万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纪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和1万平方米的烈士墓地。从2007年到2012年,陵园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投资8000万元,陆续建设了烈士公墓(包括600平方米的烈士遗骨地宫、10.5米高的标志碑、…[详细]
皖南事变为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以-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陵园入口建…[详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位于新浦民主中路23号(原陇海公寓),系二十世纪20年代初建造的高级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时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海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就在陇海公寓。万毅同志…[详细]
两河口会议会址位于小金县城北70公里两河口镇的关帝庙,主体建筑已毁无存,现仅余后部马房。为消除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战略方针上的分歧,进一步统一认识,实现团结北上的方针。1935年6月26日至28日,0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秦的错误主张,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否定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的主张,为创造川陕甘革0据…[详细]
长汀红色旧址群位于长汀县城。长汀于唐开元24年(公元736年)置汀州,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其中古韵悠长的明清古街店头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明街”。长汀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集散地,被称为“世界客家首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长汀是海外闻名的客家首府,客家风情万种,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详细]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办公地点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负责武昌农-动讲习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旧址及武昌起义门旧址的管理、保护和对外开放;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详细]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79年,是为纪念湘鄂赣边区21个县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0万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5万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共31万革命先烈而兴建的,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市区竹林湖畔的伏虎山上,占地面积427亩。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详细]
雪枫公园是为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建设的一座集纪念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是宿迁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雪枫公园建成于2007年9月,占地320亩,分为纪念瞻仰、水景游览、励志教育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公园位于市区幸福北路与黄河北路之间,环城北路北侧,京杭大运河和古黄河两条城市景观廊道的围合区。雪枫公园分为瞻仰纪念、水景游览、励…[详细]
苍溪城东南3公里处的塔山湾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逶迤而来。波涛拍岸,江山如画,景色宜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军渡。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进。-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江防线上重兵把守,严密布防,妄图凭借嘉陵天堑,阻我西进,伺机围攻四方面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中央“渡…[详细]
红军标语博物馆,国家3A级景区,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军标语博物馆选址在当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召开群众大会的炎陵县霞阳镇大操坪,总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外墙通体为红色,正面造型为左右各三面红旗,寓意为“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炎陵县原名酃县,位于湘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炎陵…[详细]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古城,它是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地。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详细]
滕代远纪念馆于1986年11月2日建成,为一座二层现代殿堂式砖混结构仿古建筑。由铁道部、省、市、县筹资兴建,占地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2平方米,陈列面积500多平方米。2004年11月2日,滕代远诞辰100周年之际,全面维修装饰,展览全面调整改版,馆容馆貌焕然一新。馆内陈列滕代远同志各个革命时期的有关图片、实物、文献、书信等近400件文物以及中央等领导同志的题词。全面展示了滕代远同志为新中…[详细]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等在竹沟设立的各个机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由化名为胡服的-、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任委员,胡服兼书记,驻地在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的竹沟镇。1939年1月,-来到竹沟,领导中原地区的抗…[详细]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又称“合家堂”。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余年。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砖木结构,除北边外外墙青砖砌筑,北边为土砖墙。大院二进六厢,共有房屋45间,面积2316平方米。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阳洪市镇人。生于湖北省秭归县。夏明翰跟随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过童年时代,12岁随全家迁回衡阳。少年时代的夏明翰就受…[详细]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在广场南端破土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高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及塔顶组成;正面镌刻着…[详细]
万源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区域,素有“红色万源”的美称。1932年12月,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红军将士在万源进行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争神话——许世友血战大面山,撼天动地壮军史;张才千激战玄祖殿,新兵上阵歼强敌;李先念阻敌花萼山,伟业丰功耀千秋;徐向前夜袭青龙观,横扫千军如破竹。为纪念万源保卫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