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堡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曲沃特别委员会、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地下县委所在地,是晋南各县通往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拥有县委旧址、抗战小学、抗战地道等历史遗迹。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石桥堡红色旅游景区以石桥堡村为依托,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实行全村域建设、全村域打造,形成了以曲沃老县委旧址为核心,涵盖教育培训区、综合演出区、拓展训练区三大功能区的总体格局。基地依…[详细]
解放前,扶余县有大小桥梁14座,其中石桥1座,木桥13座,另有涵洞6处。这些桥梁、涵洞除万善石桥外,其余都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 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连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每遇雨水增多,沟水上涨,水流湍急,虽有木桥,但往往坍塌,不能经久,故行者苦之。当地民众纷纷上疏,促使县衙提倡“募集善资,修筑石桥”。建桥始于…[详细]
红石桥乐沙戏水乡村体验游景区位于榆阳区海流图河流域境内,距榆林城区52公里,是广大旅游爱好者感受自然美景、体验淳朴农村生活的首选胜地。今年,红石桥乡精心规划,主动作为,利用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提炼整合山、水、田、林、文等资源要素,先行先试,打造出榆林近郊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项目为一体的乡村体验游景区。该景区由丹霞地貌、戏水峡谷、乐沙园三部分组成,是榆阳区王圪堵水利风景旅游规划区的核心区域。…[详细]
石桥镇香樟园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规划总面积300亩,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现已初具规模,2年内完成开发。目前,餐饮、娱乐、住宿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香樟树等观赏树木的栽植绿化亮化工程稳步推进。走进园区,路边两列高大的行道木是香樟树,香樟树清香怡人,可以制作香料,也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古代的江南人家生了女儿就种下香樟树,等到女儿长大出嫁时,就用香樟木料打家具作嫁妆。有些…[详细]
石桥寺位于乐安县鳌溪镇西南潭港至长山、白竹道旁。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此处一座天然大石从丘陵地耸起,象条苍龙腾空飞跃。构成这座石桥。传说千百年前,这座古寺炉烟飘香冲上穹苍,惊动了仙人下凡观光,一夜之间造起这座石桥,故又名“仙人桥”。石桥通高20米,桥面宽15米。桥上一条山径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桥前50步许,是石桥寺。当年寺宇宏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念经堂、钟鼓房及僧舍客寮等;还有…[详细]
澧河石桥始建于明代,距今约有600年历史。但也有人认为该桥始建于南宋,拥有千年历史。该桥南北走向,石板平铺结构,长59米,宽5米,共35孔。每孔桥面为5块石板并排铺就,每块石板长1.72米,宽0.64米,厚0.7米,石板与石桥之间用铁抓钉连固。第1、3、5块人行道上的石板为石灰岩(青石)铺设,第2、4块专门行车的石板,用坚硬的花岗岩条石作梁。在行车用的花岗岩石板之上,正反两面均有车轮碾轧的数厘米深…[详细]
雷根斯堡石桥是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的一座中世纪桥梁,跨越多瑙河,是雷根斯堡面向多瑙河老城区一侧的地标性建筑。它是除了主教座堂之外,雷根斯堡最有名的地标。自2006年7月13日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雷根斯堡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这座桥的兴建花费了11年的时间,据推测,最有可能是从1135年至1146年,是德国最古老并且保存完好的石拱桥。它的设计者的灵感很可能是来自多瑙河下游罗马帝国的图拉…[详细]
汝南北关石桥又名宏济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大街,宏济取广济万民之意。宏济桥始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年间知府黄似华重修,易名博爱桥。现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济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3米,高11米,其中河身桥面长55米,两端雁翊桥面各长10.5米,东西宽7.3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砌成。两侧各有25根望柱,大多为明代遗物,有8根是清代制作…[详细]
石桥坐落于坐落于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萨拉戈萨,也被称为“狮子桥”,因为桥两侧的柱子上有四只狮子,而狮子又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横跨埃布罗河,为萨拉戈萨最重要的桥梁之一。石桥为萨拉戈萨最古老的桥梁,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从12世纪开始,生活于此的人们便希望建造一座横跨埃布罗河的桥梁,以便于两岸市民的出行。石桥兴建于1401-1440年,为哥特式风格,可惜的是1643年的一场大洪水冲毁了大桥的中部。165…[详细]
溪头坤德石桥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丹竹镇赤马村溪头屯南面200米石桥河上简介:坤德石桥,位于丹竹镇赤马村溪头屯南面石桥河上,始建于清道光八年。用本地产的石灰岩条石彻筑而成,桥面铺页岩石板,桥为单拱,拱挎距6.8米,南北走向,长40米,宽3.8米,桥面距河床9米,桥南头10米处立有建桥石碑一通,碑石刻成殿堂式,碑文已风化漫灭,往南有一段页岩石铺古道,残长50米,宽0.5米。坤德桥是妇…[详细]
石桥铺双牌坊(涪城区)李琦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位于高新区石桥铺,两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称“石桥铺双牌坊”.两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精致,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是绵阳境内目前遗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建筑。1986年,两座牌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琦百岁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当时石桥铺及周边各地天灾频发,石…[详细]
石家庄大石桥位于火车站大桥路,1907年由正太铁路员工倡议并捐资修建。1906年和1907年,芦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继通车,给当地东西交通造成极大不便,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当时管理铁路的法国人不肯修桥,正太铁路全线员工遂自筹资金,每人捐献一天工资修筑而成。从此,方便了过往行人和车辆。该桥长150米,高7米,宽10米,辟23孔,石砌拱券。京汉、正太铁路从桥下穿过。因为大石桥位于市中心的繁华闹区,又毗邻…[详细]
宁安大石桥大石桥是古城宁安最美丽的寻幽揽胜的去处。大石桥背山面水,后有鸡鸣山,前临牡丹江。古朴壮观的大石桥,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座古桥始建于金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初建时叫“长板桥”,为木质结构。后改修石桥。几百年来,几经修缮。宁安人说起大石桥,总会提起金油匠修桥的故事。据说同治年间,有个姓金的卖油郎,是个终生未娶的光棍汉,卖油时常过往此桥,他见石桥破损不堪,便倾其一生积蓄,把大石桥修…[详细]
澧水石桥碑位于南和县北2.5公里处,东韩村小学院内。碑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高2米,宽0.92米,厚0.29米,龟跌座,龟首被砸。半园形碑首上刻四龙图案,碑额为篆书阳文“大隋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十二字。阳面碑文为隶书阴文,字里行间略显方格,笔法工整。碑阴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南和县令易宗周题隋碑诗一首,碑额有易宗周之子篆书附识,称此碑“文字雄壮而隶书精妙,尤可师法。”澧水…[详细]
孙桥村石桥(明清)孙桥村石桥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孙桥村西南。桥体桥呈南北走向,全长11.4米,净宽1.95米,桥墩四排,桥墩结构“三竖一横”,横条石长1.92米至2米不等,桥墩高1.48米;桥面由九块条石铺就,在东北的一块条石上有一方古代棋盘图案。石桥原有数尊石雕螭首,现仅存一尊,为早年间脱落沉于水中,2017年清理河道时出水,现保存于孙桥村东侧村办砖厂院内。螭首残长0.85米,宽0.44米,…[详细]
众多的桥梁不仅沟通了镇乡和附近市镇的交通,而且具有珍贵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属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有通津、洪济、广惠、万奎、万古、垂虹、望月等八座。其中至今被称为南浔三古石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1989年3月三古石桥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惠桥:位于在广惠宫前,为单孔石拱桥,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重修,同治五年重建。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详细]
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位于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南山村委会南山村。南山石桥:从桥基起四面向外延伸20米。面积:2394平方米。麻潥港水闸:从水闸右边墙外基起,往东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塘);从水闸左边墙外基起,往西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从水闸后边墙外基起,往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从水闸前边墙外基起,往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虾塘及南山溪)面积…[详细]
灵宝山古石桥为古代桥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广安市邻水县城东南3公里处的灵宝山。南宋淳熙年间建造。现存3座。一号古石桥长25.25米,宽0.97米,高1.8米,8洞7墩;桥中石墩刻龙,龙头上昂,造型生动飘逸。二号古石桥长22.8米,宽1.36米,高2.2米,7洞6墩;桥中石墩刻龙,龙头上昂,尾上卷。三号古石桥长22米,高1.2米,宽l米,10洞9墩;桥体风化严重,据民间传闻,此桥为鲁班建造。保护范…[详细]
在沧州西15公里旧沧河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的杜林镇,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原名登瀛桥,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体由三大拱两小拱组成,两小拱悬卧于三大拱连接处的拱肩上,两个流线型大桥墩支撑着桥身。桥长66米,桥面宽7.8米,每孔跨径11.3米。中拱上顶两侧各有一龙头石雕,探出桥体,张牙瞠目,若呼之欲出;左右两大拱之上,各有一石雕狮子头,暴目裂眦,神态凶猛;两小拱的拱顶各有一摇头探尾的神水兽;桥面石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