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书院篇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之一,位于五老峰东南,始建于公元940年,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方得以兴盛。白鹿洞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详细]

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详细]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详细]

叠山书院

叠山书院位于江西弋阳县城东、滨临信江,占地近7000平方米,原是南宋学者谢枋得早年读书学习的地方。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为元所亡时,全家殉难。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当地民众不顾官府的阻挠,建成这座书院,以纪念榭枋得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后毁于火,明嘉宗天启年间重建。书院建筑古朴宏伟,礼堂大门上金匾“叠山书院”四字,为民族英雄林则徐手笔。礼堂中木质楼台、巨大石柱均保持旧貌。礼堂后文昌阁,是…[详细]

书院门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碑林。书院门570多米长的街道,集中了上百家店铺。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香斋、皓月宫等店…[详细]

衡阳船山书院

船山书院于光绪四年(1878)由张宪和创建于衡阳迥雁峰下的王衙坪王氏宗祠。书院内仍祭祀船山神位,旨在学习、研究“船山学说”,传播“船山思想”。这是中国最早以“船山”命名的学堂。清光绪十年(1884),船山书院正式招收生徒,择师主讲,聘请李杨华为首任山长,书院章程由衡阳知县张宪和奉学院令仿照广东学堂制定,“不重科举之学,授经史诗赋”。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荃也“将家藏所刻《船山遗书》322卷板片捐置书院…[详细]

金台书院

目的地介绍  金台书院位于崇文区西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203号。它是清朝中叶(1750年)在京城建立的一所书院。   金台书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将洪承畴的私宅--洪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京兆尹钱晋锡在宛平、大兴分设义学,收孤寒生童就读。宛平的义学择地长寺,大兴的义学僦屋洪庄。后宛平的义学并入洪庄,名“首善义学”。从此,恬静的庄园有了琅琅读书声,成为京师义学的所在地。   首善义学创办之初…[详细]

衡山文定书院

文定书院即胡文定公祠,位于湖南衡山。现为岳云中学“春秋楼”(即科技楼)所在地。胡文定公,即胡安国(1074—1138),南宋理学家,字康侯,死后谥文定。原籍福建崇安,迁居湖南南岳。他17岁时入太学学习,是二程(程颐和程灏兄弟)的私塾弟子。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举进士,不久被提举湖南学事,后因违背权奸蔡京意旨,被除名回福建,闭门研习《春秋》。绍兴三年(1133),来南岳,在紫云峰下买地筑室定居…[详细]

浏阳金江书院

金江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浏阳西乡汤、陈、邱、娄四姓(乡绅)为首捐资兴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1898年戊戍变法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时,改为“金江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学校,至1938年更名为浏阳私立金江高等小学堂,1941年建为金江中学。当年的金江书院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风格建筑,占地3600多平方米,书院的所在地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被当地很有名气的“金江八景”(海慧晨钟、…[详细]

紫岩书院

紫岩书院位于绵竹市区城东,始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其规模之宏大,为蜀川前所未有。绵竹人引以为骄傲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和其史杨聪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执过教。杨聪于清朝道光年间在紫岩书院作山长时为勉励学子,曾撰写几副楹联刻于书院正厅大门,从这些楹联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变化。其中一副是:“此院经五百年,自延祐而还,弦诵由来方鹿洞;有池周六十丈,是宇文故址,津梁何必数鹅湖。”…[详细]

共城百泉书院

百泉书院宋元时称为太极书院,位于百泉湖东岸。创建时间为宋,到了元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关键人物是姚枢,姚枢曾任燕京(北京)行台郎中,1141年辞官来辉隐居,耕荒种田,耕读自乐,自刊《小学》《论孟》等书,散之四方,以惠学者。慕姚枢之名,1250年,著名学者许衡、窦默也从河内(河南沁阳)、肥乡(河北大名)来到百泉。他么在太极书院内,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无所不授。不论学生出身…[详细]

鞍山书院景区

鞍山书院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镇长濂村文化村,属长濂村休闲旅游风景区景点之一,距遂昌县城10公理,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长濂文化村:长濂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山水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千年长濂、状元之乡。长濂村休闲旅游景点有十多处,包括鞍山书院、郑氏宗祠、郑秉厚府第、赤山庙、钟鼓…[详细]

孔林书院

南雄市油山镇平林村有一所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创办的书院,叫孔林书院(废于宋末,历时300年)。它是南雄州的第一所书院,也是岭南第一所书院,其创办之早在全国亦名列前茅。孔林书院的创办者是孔子第四十一代孙孔闰。他是广东唐代38名进士之一,也是浈昌县(今南雄市)举进士的第一人。  据南雄孔氏族谱和南雄州志记载:孔闰,字怀清,生于唐禧宗甲午元年(874年)五月初日。孔闰幼聪嗜学,涉猎经史,为景福元年壬…[详细]

常家庄园石芸轩书院

石芸轩书院位于常家庄园后街中段北侧,是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的书院,因珍藏稀世珍品——石云轩法帖而得名。书院分前院和后院,是常家庄园里常家子弟学习的地方,前院是围廓式建筑,后院是藏书楼。前院由四亭三廊组成,东廊为“听雨楼法帖”、西廊为“常氏贵墨法帖”、正面廊为“石芸轩法帖”;后院南廊为《四十四帝后御笔帖》,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常氏家族拥有中国民居中最大的书院。名为“石芸轩书院”,该院位于北常后街中…[详细]

平江天岳书院

天岳书院位于湖南平江。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杨世芳倡建于今三阳乡天岳村小天岳山,故有其名。乾隆十一年(1746)起,先后迁建于县城东、西。嘉庆九年(1804),知县徐以垣再迁至城西五龙山,改名“昌江”。同治六年(1867),平江士绅张岳龄与李元度慨然捐助,再次在今址新修天岳书院。张、李两人都是湘军将领、湖湘学人。张岳龄幼承家学,为长沙城南书院的肄业生,官至布政使衔福建按察使。李元度为岳麓…[详细]

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位于鸣皋镇,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有918年。北宋元丰五年,理学家和程颐(字伊川)因与王安石新政不合引退归洛。时居北宋相位,与程颐政见一的文博赠与程伊川鸣皋镇旧园一址,良田千顷,以书为学之所。程伊川于元丰五年(1082年)退出政坛,招收生员,“讲易经、授理学”,专事著书讲学,把其传道授业的学府取名为伊皋书院。程伊川学识博大精深,经术通明,程义理精微,诲人不倦,四方俊秀闻风而至,士大夫从学…[详细]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书院迁建至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详细]

马洲书院

靖江历史上办了不少书院,其中创办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是马洲书院。现今的马洲书院坐落在靖江市第一中学内。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县前300多年,马洲书院即已诞生,那是孔子51世孙孔元虔所建。孔元虔原住泰兴,后迁居靖江西沙。他见那里没有习读场所,便自己出资在西沙孔家祖师堂附近建了一所书院,并以马驮沙的别称“马洲”命名。后来,马洲书院湮没,为何湮没,无史料可考。明代崇帧九年(1636年…[详细]

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是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公元424年,中华望族胡氏始祖胡公满第64代孙胡藩,因战功受南朝皇帝封赐于豫章之西新吴华林(今江西省奉新县境内),至今已有1581年历史,海内外华林胡氏后裔共有1800多万人。华林书院最早是华林胡氏家族私塾,后发展为华林学舍。华林胡氏俊杰、宋代大教育家胡仲尧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它是一所家族…[详细]

澧县文山书院

文山书院位于常德澧州(今属澧县),相传为唐邑人李群玉读书处,亦是常德境内最早的书院。李群玉(807—858)生活于晚唐之时,字文山,其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诗笔囚禁,文体丰妍”,曾经在澧州城外的仙眠洲上,垒土削竹,茨茅为庐,建起了一座号为“水竹居”的读书台书斋,从此,“居住沅湘,宗师屈宋,枫江兰浦,荡思摇情”,过起了10年“侣龟鱼”的读书生活。直到晚唐名相裴休视察湖南,厚延至幕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