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书院篇

大英象山书院

象山书院位于象山镇象山村,坐东南向西北,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812平方米。前厅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面阔7间36.5米,进深4间5.1米,楼层高2.9米,老檐柱高6.4米,素面台基高0.4米,阶梯式踏道3级。厢房面阔5间29.7米,进深3间5.6米。据《象山书院碑记》记载,乡贤钟瑞廷有感于当地教育场所缺乏,“岂时地为之限与?抑肄习无所,无以成其德而达其才与?”遂于清咸丰辛亥年初(…[详细]

安陵书院

“北有岳麓、南有安陵”。安陵书院就在千年古樟的斜对面,坐船只需要五分钟。江中观书院,就好像一座孤独而又高傲的小岛,让人静静品味它的独韵。下舟上岸,穿过一座小桥,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湖,径直走到书院门口。院内最常见的是亭、台、楼、阁、轩、厅堂等建筑。一个个拱门接着几条通道,走来走去,就好像在走迷宫一样。安陵书院是集观赏、游憩、居住,树木花草池水为一体的建筑院落。园中百花盛开,争鲜夺艳。安陵书院位于便江风…[详细]

仁山书院

仁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总体布局为前院、三进、两厢房,呈方形,占地96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T”形,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院东西两侧各设一门。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为七檩,明间梁架五架梁前后单步,为直梁,角柱为讹角青石方柱。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面阔、梁架、梁形及角柱均与一进样同,后额枋上一木匾,上 书-“仁山书院”,落款为“中翰林慈溪王斯来书…[详细]

秦青川、刘复初等烈士文化启蒙地(和山书院)

和山书院位于兴文县县城第二中学校园内。和山书院为清光绪年间所建,为中式穿斗建筑,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现保荐基本完整。在和山书院旧址,存留有清末年间的“振兴文教”石碑。清末废科举行新学,1903年和山书院改名为泸卫高等小学堂,1911年于此创办古宋中学,招两个班,附设于泸卫高等小学堂;1929年,开办古宋初中,春秋二季招生,到1944年,发展8个班,有学生300人,专职教师20多人。在这里,曾…[详细]

金溪仰山书院(陆九渊纪念馆)

陆九渊纪念馆座落于金溪县秀谷镇王家巷16号(仰山书院内),仰山书院前身为宋代崇正书院,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讲学过的地方,明末毁于兵火、战乱,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阎廷佶在此倡建义学,改为仰山书院,寓含崇仰大哲陆象山先生之意,并请江西学政王鼎(清道光、咸丰皇帝的老师)赠写仰山书院石匾门额,道光十三年(1833年)于书院右侧建先儒祠,是学子们春秋两季开学时祭祀先儒陆象山的地方,为供奉祭祀陆象山先生之…[详细]

七贤书院

七贤书院在今织篢镇太平村内。最早建于明代。为纪念抗倭牺牲将士,明总兵张元勋于太平平城内筑忠勇祠重修,地方耆绅建议在忠勇祠前面建七贤书院,与忠勇祠合成一处。建七贤书是为了纪念放逐海南的唐宋七位路过阳西的贤臣,也为当地学子提供进修的课堂,对地文化建设直了促进作用。七贤书院纪念的唐宋贤臣分别是李德裕,寇准、苏轼、苏辙、秦观、赵鼎、胡诠、相传他们流放海南都路过阳西。七贤书院内还有古梅两枝,据传是龚自珍手植…[详细]

思月书院

介 绍 思月书院位于罗湖区东门步行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有300余年历史,原为明代张姓宗祠,是深圳的名门望族,兄弟四人,依次排列为:思月、爱月、怀月、念月,是向西村、湖贝村、水贝、田贝的始祖。思月书院原址在南庆街22号,是老深圳人熟悉的古迹,后迁移到现址,1997年重建,仍保留了原建风格。1925年6月曾为全国总工会特派人设立为省港大-接待站,多经革命战争风雨的洗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超山书院

超山书院位于平遥文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院落,走过明伦堂便是平遥城内最大的书院,现辟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科举博物馆。超山书院在创建之时,平遥的社会经济已不同于康熙年间,但晋商却突飞猛进的发展,票号银行业也逐渐兴起,使得晋商能够慷慨解囊资助书院,让超山这个书院如虎添翼,日益兴旺。书院是一个县同国家科举考试接轨的教学场所,孩童的启蒙教育基层教育都得在这里进行,但在平遥,当地受“学而优则商”思想的影响,书院除了…[详细]

朗山书院

朗山书院位于吉水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是栋砖木结构的建筑,青砖磨缝,硬山顶,朝天式防火墙,一门两进,三开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34.5米,面宽15米,面积517.5平方米。正面为庑廊式结构,门楣正上横墨楷书“朗山书院”四字。前厅顶上方有一彩绘覆斗式藻井,饰花鸟虫草,人物山水等图案,绘画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两侧有骑楼,上下两层,且用木板隔成若干间书房。中间设…[详细]

罗西书院

罗西书院 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书院三进,院落式布局,面积980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第一进为山门,左右各有一厢房;进门为天井,两侧连接走廊通侧门。第二进为中厅,中厅四面是天井,两边侧门面向中厅。第三进为后厅,左右亦各有一厢房。整座院落,天井较多,内外相通,有利通风采光。除中央采用可开可关的敞口厅,厢房亦灵活…[详细]

乳源观澜书院

观澜书院位于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书房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占地约1500平方米(一说1000平方米)。四进四合院布局,青砖木结构。一进拱秀门(门楼筑成风火墙式,门上方用砖砌成菱形和方形墙棂,镌“拱秀门”3字,拱秀门后面是“紫微门”)二进观澜门,三进明德堂,四进资深堂;有三个院墀,其中之一为芸香院。因当年书院坐落在大桥河畔,正门前方一览滔滔奔流、波澜起伏的大桥河水,故取名“观…[详细]

端明书院

端明书院位于武安山东麓,系宋端明大学士汪应辰讲学之地。汪应辰是玉山人,宋绍兴五年(1135年)中进士及第,钦点状元,并赐名应辰。时金兵南犯,欲来南宋,秦桧大权在握,欲与金人和谈。汪应辰力主抗金,向皇帝直言上 书-。秦桧大为不悦,谗言陷害,汪应辰被贬职。宋孝宗登基后,仰慕汪应辰的人品才华,任用他来革除朝弊。汪应辰政绩显赫,官至端明殿翰林学士,封玉山开国男,晋上饶侯。他晚年还乡讲学,建端明书院,并置学…[详细]

蒲江古象山书院

古象山书院位于石象湖景区内景点象山最高处,海拔632米,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0平方米,这里是“儒圣兴学“的主要景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魏了翁在此接受了他的启蒙教育。“古象山书院”原名“象山学堂”,南宋书院教育兴起后更名为“古象山书院”。书院完全是宋代学堂的建筑风格,屋頂的设计也颇具创意,中间为六品官,两边依次为榜眼、探花上面的横梁则寓意“栋梁之材”。建筑设计衍射了古人寒窗苦读,…[详细]

松州书院

在漳州北郊———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创办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距今1290多年,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发现最早创办的书院之一。《龙溪县志》记载:“松州书院在二十四都,唐朝陈响与士民讲学处。”书舍、厅堂、跑马场,面积约15亩,既可教学,又可习武,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唐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至龙溪县,书院前增建松州大庙,祀陈元光及其部将,形成前庙后校的格局。1864年毁于太平军之火,后又重建。书…[详细]

月湖书院

月湖书院:月湖书院又称文昌祠、文昌阁,位于泽国镇布巷村文昌公园内,因其地处龙泽河旁,河环抱如半月,院峙其中,故名。月湖书院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清同治二年(1863)建成,为南方典型的合院式建筑。书院因地形所限,面北而建。南北长33.64米,东西长36.52米。中轴对称,沿轴线依次为门厅、正厅,两侧为厢房。北为三开间门厅,南为五开间正厅,左右为厢房。正厅与厢房间有廊庑相接。中为天井。东侧和…[详细]

起凤书院

起凤书院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横街。坐北向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斐正时创建。初建时为三座二廊。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罗嘉会重建,添设廊庑号舍,兼为试院,又称“考棚”。光绪五年(1879年),于书院正座之上层建楼,称为“登瀛楼”,取“登楼远望”小瀛洲,“胜景尽收眼底”之意。同时,增设厅堂6间,房子12间,为生童肄业之所。民国初期,书院前座被改建为西式楼房,作为国民党县党部…[详细]

南山寺及南屏书院

南山寺及南屏书院年代:明、清座落地点:云霄县莆美镇莆南村简介:南山寺又称莆美岩,面积约4500平方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始建,后多次重修;坐西南向东北,主体面阔五间,为悬山顶燕尾脊建筑。寺西侧的南屏书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为纪念林偕春父子所建。附属文物主要有清康熙元年祖师灵塔、光绪五年(1879)比丘墓、黄道周所书“白云古道”题刻等。保护范围:西至南山寺管理房西山墙滴水位起向外…[详细]

隆中书院

隆中书院,位于湖北襄阳隆中风景区,据《襄阳府志》载,“隆中书院在城西三十里隆中山”,“元建书院以祀”。有人说隆中书院建于元至正年间,不知何据。到明代成化年间,吴缓视师荆南,重修武候故居时,写了一篇《隆中书院记》,但记中未言及教学事宜。后毁,1987年重建,有静砺堂、致远堂、古隆中陈列馆等建筑。隆中书院的主体,是诸葛亮与襄阳古隆中陈列馆,馆外悬挂着李先念手书的“诸葛亮纪念馆”牌匾。馆内用沙盘、雕塑以…[详细]

彭州白鹿上书院(领报修院)

白鹿上 书-院就是一座法式的天主教堂,位于白鹿镇外大概几公里处,门口的报领书院在地震的时候已被毁掉,目前为止已经在灾后重建重新又矗立起来了,书院规模还是相当庞大。在书院门口有一棵金丝楠树,据本地人讲年岁很高了,推荐一条小径上山,就在金丝楠树的背后,有一条小径上山,或许走不到5分钟吧,站在山道上能够俯视到书院的全景,比较适宜照相,也能够看到书院宏伟的白墙像城堡一样。自驾的朋友要留意哦,一定不要把车开…[详细]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位于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号,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内。安徽大学红楼1934年7月兴建,1935年9月竣工,原为民国省立安徽大学主教学楼,通体红色,人称安大红楼,总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敬敷书院旧址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一座东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筑群,现存门坊、长廊、斋舍。安大红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坡顶、红陶瓦、红砖外墙,平面呈倒置山字型。主门位于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