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司令部旧址篇

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

贵州抗日救-司令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和平路74号,建于清末。该馆是贵州辛亥革命元老周素圆先生的住所,也是司令部驻地。1936年2月,贺龙、任弼时、肖克、-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建抗日武装,按照团结民众和一切爱国志士加入抗日队伍,不分政治派别,不论成分,一致联合起来,组建抗日救-的施政方针,红二、六军团以毕节地下党掌握的席大明…[详细]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第四批国保)时代:1939年地址: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并相互串通。总占地面积4500平…[详细]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老街”东端。原系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据《高淳县志》记载,吴家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进,第一进是戏楼,楼上观乐台(戏台),楼下是通道,台前是露天剧场,可容纳千余观众。第二进叫享堂,现作为展厅,陈列的历代砖、石雕刻,技术精湛,价值很高。第三进是祭殿,现在作为展览厅使用。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详细]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四合院内,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指挥中心,现在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械所,弹药库等遗址。1997年,村里将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详细]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旧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旧址安俊公厅厦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坑头片24、25号。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得寸进尺,频频挑起事端,进犯我华北地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全国各大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侵略大--,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国民党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重兵“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各红色苏区。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详细]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观音阁位于泰宁县杉城镇水南村金富街罗汉寺内。1933年8月18日,红军东方军自连城北上进驻泰宁期间,准备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红军东方军司令部就设在泰宁城区金富街的罗汉寺内。与此同时,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部)也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此时,为加强东线战场的力量,红一方面军总部抽调驻黎川的红6师和驻泰宁的红21师61团编入红军东方军系列。8月23…[详细]

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坐落在长春市人民大街与新发路交汇的西北侧。1932年开工,1934年8月竣工,建筑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日本关东军悍然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以军事武力占领了中国东北土地。1931年底,关东军又与满铁勾结,设立了关东军统治部(即后来的特务部),加紧策划殖民政权,成为伪满洲国的实际统治者…[详细]

陆军新编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陆军新编第四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332-352号(时为汉口大和街26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8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正式组建…[详细]

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延安市安塞县徐家沟村马家沟。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在西安部署了34个旅23万军队,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延安。3月13日,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的15个旅约14万人分两路向延安大举进攻。3月16日,为统一指挥边区部队,中央军委决定将陕甘宁边区所有野战集团军编组成西北野战兵团,下辖主力6个旅共2.6万余人,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任…[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司令部旧址(漳州一中新华楼)位于芗城区胜利西路芝山东南麓,芝山红楼东侧,这里现为漳州一中“新华楼”。上世纪30年代,原来是福建省省立龙溪中学“干之楼”,占地1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双层砖楼。中间为大厅,两侧为教室,东西两端各设楼梯。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省立龙溪中学关闭,校长及学校高层远避厦门。东路军司令部就设在此处,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等在此…[详细]

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

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新南村六角楼。1947年2月,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在香港成立,严尚民任书记,同年3月,严尚民等九连工委成员进入九连地区,领导恢复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粤赣湘边临委派黄松坚、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开九连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五项决议,将九连地区划分河东、河西、连和、和东四个战区。改九连工委为中共九连地方委员会(简称九连地委…[详细]

吴佩孚司令部旧址

位于西工区政府东侧的吴佩孚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中州路与解放路交叉口东南角, 小院整体为中西混合式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典雅。 西工兵营位于今西工区中州中路两侧,在洛阳甚至在中国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许多重大的军事、政治事件与之密切相关。现存的吴佩孚司令部旧址是西工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工兵营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占地200公顷,建营房5000余间。整个营房完…[详细]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大店村南北大街的东侧。1939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从晋西北入山东境内,转战于鲁中、鲁西、鲁南。1941年3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由鲁中沂蒙山区转移到莒南县,直至1945年9月中旬离开山东,挺进东北。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一五师司令部驻于大店、西辛庄等处。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41-1945年)重要史迹。位于山东省…[详细]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

在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之际,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修复并对外开放。这一革命历史遗迹坐落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占地面积860多平方米,室内按原样陈列。1935年1月8日,中央红军智取遵义后,为确保即将进入遵义城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下令成立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任命纵队司令员兼任司令员,纵队政治委员兼任政治委员。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详细]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1938年,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进驻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麓西南侧的龙井禅寺。粟裕负责省军区全面工作,张文碧负责政治工作,王守知负责管理电台。部队下辖3个中队和1支教导队,分别驻扎在山门街、凤林、马头岗和大屯等地。粟裕办公室(兼寝室)在禅寺东首横厢0上。当年,为给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讲课,粟裕经常在此挑灯备课。《粟裕军事文集》中的开篇,即他当年向干校学员和教导队授课的主要教材——《游击战术讲授大纲》就是…[详细]

屏山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

屏山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地址:石城县屏山镇屏山村事件发生年代:1934年屏山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位于屏山镇屏山村镜面排组。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天井式客家民居建筑。座西朝东,砖土木结构,悬山顶,面宽69.4米,进深22米,占地面积1526.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1934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红三军团受命驻守中央苏区北部石城,与进犯中央苏区的敌军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战斗,史称“石城阻击战”。为迟滞…[详细]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两翼为左右厢房,中为…[详细]

邓宝珊司令部旧址

邓宝珊司令部旧址—桃林山庄位于榆林城南3公里金刚寺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军第21军团团长、晋陕绥边区司令邓宝珊坐镇榆林,为防日军飞机轰炸,将其作为总司令部驻地。后又在金刚寺旁辟建窑洞数孔,作为邓宝珊的居住和待客议事之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之题写了“桃林山庄”的匾额。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曾先后派陈奇涵、南汉宸、袁任远、萧劲光、王震等多次来榆在桃林山庄与邓宝珊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邓宝珊…[详细]

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

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简称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市北大街桐城中学校园内。1949年4月19日,司令部由舒城移此。作战室设在中学图书室内,此系一幢高台基的近代建筑,面积231平方米,座西朝东,抬梁式砖木结构,下为砖石垒砌台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四周设回廊,宽1.2米,回廊设16根木柱,垫以四方石柱础。砖砌隔墙,东设大门,南北墙各设五个券窗,两旁设边门。西墙设两个券…[详细]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

原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旧址,原为江阴市近代实业家吴汀鹭先生的宅地,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江阴,吴汀鹭避居乡间,被日军挟持来澄,威逼他出任“维持会长”,他凛然拒绝,设计出避上海。此宅被日军侵占作为驻澄警备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党军队接收。1947年成为国民党要塞司令部。司令先后为孔庆桂、戴戎光。江阴要塞以唐秉琳为首的中共地下党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