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天后宫位于平海镇平海村东至自然村平海天后宫(国家级文保)创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宫殿式原构妈祖行宫,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分灵庙。平海天后宫用108根大杉木柱、支、顶、承、拉、纯土木结构的古建筑,俗称“百柱宫”。“工字型”布局,“霸王拳”构造,更体现出她的独特和原构造型,经中国高级古建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宫内完整地保留着宋、元、明、清时期的相…[详细]
悠远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龙星村一组,坐西朝东,建于清道观二十五年(1845),占地面积506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围合院式土木结构,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灰坪、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后厅为六角形三层楼阁式葫芦刹塔。一层供奉妈祖神像,后屏有木梯可通三层。大门两边设左右侧门,前厅与后厅以两侧廊相连,环塔四周设围墙,后厅设左右侧门,可通北院和南溪。整个建筑有房间8、厅堂3,占地面积506.9…[详细]
淇澳村天后宫和白石街位于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村。村内的南直街与北直街以及从北面祖庙到南面村口,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3行石并排,宽约1米,全长1000多米。当地人称之为白石街。1833年至1836年,英、美商人占据金星门为0鸦片驿站,还经常入村抢掠,调戏妇女。1836年7月2日,英、美商人纠集十五、六艘船驶入淇澳湾,炮轰淇澳村。淇澳村16岁以上村民齐集在天后宫前,用土炮、铜炮奋勇还击,打死美国波士顿轮…[详细]
螺洲天后宫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江墘埕,始建于明中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修缮,占地585平方米。坐北朝南,前临乌龙江,由门楼、天井、大殿、后院等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结构,双坡顶,两侧设封火墙。门楼为牌楼式木构架,门前保存有嘉庆年间陈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宫捐款碑;还有陈景亮镌刻天后宫历史沿革碑。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门楼为牌楼式木构架,…[详细]
•为纪念海神妈祖和作为福建同乡会馆而建,背依石屏山,前临㵲阳河。镇远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始建于清代,是为纪念海神妈祖和作为福建同乡会馆而建。天后宫位于镇远县㵲阳镇新中街,坐北朝南,背依石屏山,前临㵲阳河,由山门、正殿、戏楼、东西两厢、西院、东院(膳房)、梳妆楼等建筑组成,各单体建筑均为小青瓦顶穿斗式木结构。占地面积2372平方米,建筑面积120…[详细]
地点: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上沙村年代:明、清说明:上沙天后宫位于怀德黄公祠侧旁,始建于明代,后代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建筑座北朝南,三间二进一天井布置。总面阔12.30米,通进深13.7米,面积208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四周墙体用青砖砌筑,室内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架,梁枋上有精美的木雕构件,部分构件用花岗石制作。屋面为辘筒灰瓦,博古屋脊,正脊和两侧山墙博风上有灰塑动植物图案,风格秀丽。上沙…[详细]
西关天后宫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西关村西关桥东北处,原郑和所建天妃宫位于南山之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建于此处,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戏台(已改)、天井、拜亭(两侧钟鼓楼)、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两侧封火墙。大殿主祀天妃。正门额匾“天后宫”,两侧“海晏”、“河清”匾。宫前保存有清嘉庆重修天后宫碑一通。…[详细]
天后宫位于顺昌县洋口镇公路旁的天后宫是一座妈祖庙,始建于清朝末年。最初的规模据说很大,可是由于“文革”的破坏,以及建铁路和扩公路,又将庙宇向里推进了不少。现在的天后宫有三层:一层是天后宫原建筑,祭祀妈祖;二层是道观,里面陈列着老子等四大道教天尊的塑像;三层的墙壁上却又大书“佛”字,简陋的殿堂里供奉的是观音娘娘。三种不同信仰的教派如此和谐地共处于一座庙宇之内,虽说不是绝无仅有,却也蔚为奇观,从中似乎…[详细]
泉溪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南燕村南裕组,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38平方米,二进二厢房带右边房土木结构建筑。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池塘、灰坪、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后厅面阔两间,进深5米,正中屏风供奉妈祖神,屏风后设木梯可通四层楼阁式塔顶层,前厅与后厅间以两侧廊相连,右侧廊正中开一门,可通边房。大门左右有抱鼓石,悬梁枋檀有木雕雀替一对,院内有人物、动物、花鸟…[详细]
船政天后宫船政天后宫占地面积720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00平方米,门楼高12米,主殿5开间,进深8.3米,总布局为一轴二进二院,一进为门楼,二进为供奉妈祖的中堂大殿。船政天后宫位于福州马尾婴脰山,清同治七年(1868年)春动建。正殿供妈祖神像,殿上方有同治御赐“德施功溥”及“天上圣母”匾。1929年天后宫改为林孝女祠。抗日战争后,宫中文物散失严重,1971年天后宫被拆毁。2006年10月,马尾…[详细]
桂岙天后宫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桂岙村麒麟山东南麓。据百姓所言,桂岙天后宫始建于明,现存建筑为清光绪时修建。天后宫由大门、戏台、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中轴对称,结构完整,小巧而精致。大门三开间,中门为正门,较两侧门高大。中门正上方有青石匾,题“天后宫”三个大字。左右各有一匾,分别题“海晏”、“河清”。戏台歇山顶,灰塑彩画丰富。东西厢房二开间,二层,为看楼。正殿三开间,通面阔10.77米,通进深…[详细]
东海天后宫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东海村。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民国6年(1917)重修。建筑为四合院式,由山门、戏台、正殿和东西厢房组成,中间为天井,面积约583平方米。正殿七开间,重檐歇山顶。明间为五架前后廊,其他各间为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两厢各三开间,有楼。楼上走廊供看戏人坐、站,精雕的木栏杆富有地方特色。戏台歇山顶,脊上堆塑各色动物、人物、花草等,鲜艳亮丽,戏台藻井绘各色人物…[详细]
大鹏天后宫位于大鹏所城西门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祭祀海上保护神天后的庙宇。天后庙占地200多平方米,共分三进,门前13级台阶;走廊立着两条花岗岩圆柱,高盈大,径近尺,精雕细琢。门类红匾上镑着“天后空”三个斗大的漆金体行书。门两侧刻有一联:万国仰神灵波平粤海,千秋绵俎豆泽溯莆田。500多年来,天后宫香火鼎盛,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位天后生日,且每隔五年举办一次隆重的“打醮”活动。相传清代名将刘起龙和…[详细]
梅林天后宫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梅溪北岸简介:明崇祯年间(1628~1644)始建,历代修葺。坐东北向西南,由前殿和后殿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前殿单层砖木结构,祀关帝,俗称“武庙”;后殿为双层楼阁式悬山顶建筑,底层祀保生大帝和观音佛祖,二层祀妈祖。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梅林天后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旗津天后宫是目前高雄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创建于康熙十二年(1691年),主祀妈祖,其祭典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关于天后宫的传说是缘于福建渔民徐阿华在海上捕鱼突遇台风,人船俱危,幸好祈得妈祖显灵护佑,才安度险境,风暴后渔船漂流至高雄旗后,返乡后便邀集乡民携眷来此定居,并且奉迎湄州妈祖随行。地址:庙前街93号交通乘1、31路公车到渡船头转搭渡轮到旗津再步行3分钟可到。台湾高雄市…[详细]
曹边天后宫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北台社区曹边华立大街,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1986年,1999年重修。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进间夹一天井。面阔约11.3米,纵深约18米,总占地面积约为204平方米。青砖墙,硬山顶,博古脊,素胎瓦简,绿釉瓦当、滴水。头进有木雕檐板,门额阳刻楷书“天后宫”,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后进为硬山搁檩结构。该建筑体现了中山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有一定价值。…[详细]
大地天后宫位于上杭县太拔镇大地村圳头东侧,始建于明代,经多次维修,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结构。穿斗抬梁,飞檐翅角葫芦顶,主座上下两厅一天井,天井三面带回廊,两侧有厢房,上厅进深三柱,面阔三间,立有神龛,并供妈祖等五位佛像,右侧为附属文物通明宫,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回龙天后宫位于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九大村。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清咸丰年间(1831—1861)重修。坐西南向东北,濒临汀江,由门楼、前厅和主殿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石砌门楼,八柱七间牌坊式,门额嵌“普利济”石横匾,上嵌“天后宫”石竖匾。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梁架;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带卷棚前廊,穿斗、抬梁式梁架,明间饰藻井。前厅与主殿均为硬山顶。…[详细]
永宁天后宫石刻位于永宁镇第四社区,明代始建,近年重建。坐北朝南,单落单开间带拜亭,面阔4.6、进深7.5米。宫内后壁保存石刻1座,花岗岩质,长方体,高0.4、宽0.2米。浮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合十,头戴披巾,佛像面目简约,雕刻手法具有元代风格,具有重要文物价值。保护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20年3月15日,永宁天后宫石刻被公布为石狮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