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堂天主堂,位于秦安县兴国镇南下关25号,县招待所南200米处。该教堂是天水地区中西合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教堂建于民国9年(1920),美国籍传教士艾嘉道神父来此传教,购得南下关成氏等民居设简易教堂。民国14年动工修建,民国18年竣工落成,耗资2万银元。殿堂的门窗为西欧教堂建筑式样,门窗上的图案精雕细刻,异常精美。教堂内房梁上还绘有一幅幅彩色图案,钟楼上雕刻的飞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教…[详细]
安庆天主堂位于安庆市迎江区锡麟街58号,由门厅及耶稣圣心堂、神甫楼构成。其主体建筑耶稣圣心堂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奠基,1893年落成,初名耶稣圣人堂,后改称天主堂。安庆天主堂门厅面临锡麟街,门楣上有半圆形天主堂匾额,大门两侧为八字形山墙。耶稣圣心堂和神甫楼坐北朝南,面积3868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以山墙面为主要入口,门窗顶部均用半圆形券,大屋顶。圣心堂正面开有三扇拱券门,正中门上方嵌有…[详细]
天主堂女学校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公园居委会余家湾巷10号,面积402㎡。现存前后两进和厢房。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面向东南。门楼之上,楷书“天主堂女学校”六个大字。前进五开间一层,后进亦五开间一层,东西各有厢房一间,中成院落,前进与外墙之间亦构成一院落。院内栽有枇杷树、桂花树。建筑周围环高封火墙,气势恢宏。整幢建筑布局合理,格调雅洁,具有本地民居的典型特色。民国年间,这里辟为天主堂女子学…[详细]
沙道观天主堂座落在沙道观镇和平街上首,西临老便河,东为沙道观中学,占地约3000平方米。西距城关15公里。1922年,比利时教会在此修三栋平房。1933年,比利时教会转归美国后,美国传教士于同年在原地修建天主教堂。礼拜堂为八角楼式砖木结构。钟楼上部重檐八角,斗拱交错,碧瓦覆盖。亭尖距地十六米,亭楼下部墙身为六方形。风格典雅,富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1945年8月12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详细]
安溪天主堂 位于安溪社区,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由门楼、门厅、前后厢房、教堂、天井组成。门楼屋檐为歇山式,正楼下堆塑“十”字图形,大门上方长方印堂内塑“天主堂”三字,门楼内为平坝,两侧建有两开间厢房1栋。平坝中部门厅为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小青瓦屋面,屋脊中堆泥塑“十”字图案。厅房后即为教堂,为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门厅左右开通道外接天井,天井外侧有…[详细]
新地村天主堂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川岛镇上川岛大洲村委会新地村,修建年代为1897年,损毁年代为1941—1942年期间。教堂遗址坐东向西,面朝大海,平面近长方形,长62.2米,宽42.8米,现存有山门、围墙、教堂墙基、柱础、水井及教堂附属建筑一座。拱形的山门和围墙基本保存原貌,在山门外以条石筑八级阶梯,围墙底部使用较规整的石块叠筑,上部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压顶。礼拜堂已被毁,仅存墙基和半月…[详细]
四基天主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四基居委新圩路清波直街9号。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始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重建。由五座房屋组合成一庭院,包括玫瑰堂、头门、招待所、告解室2个。教堂仿哥特式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混凝土结构,高四层,高耸尖顶上置十字架。门窗上部呈拱形,置彩色玻璃。堂内呈拉丁十字架布局。教堂是顺德及附近地区教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是研究清末民国建筑艺术和顺德及附近地区宗…[详细]
青阳镇南首,耸立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即天主教南京教区青阳圣母堂。 教堂初建于1902年2月,奉露德圣母为主保,故名为“露德圣母堂”。同年4月起,大江南北瘟疫四起。引发了青阳圣母堂灵草除疫一系例神奇的事,青阳教堂因此而名声远扬。 1912年青阳圣母堂重建,1939年遭侵华日机轰炸,仅存有钟楼。1995年5月1日,青阳圣母堂落成开堂,来自各地参礼的教友达5万人。 青阳圣母堂是著名的…[详细]
高庙李天主堂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高庙李村。清末,外国传教士在高庙李村建造了高庙李堂区。该堂区建立之后,先是隶属济南教区,后隶属周村教区,先后由德国籍神甫及美国籍神甫主持教务,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在高庙李村建教堂5间。到1944年底,先后全部撤走。此后,该处曾被做过八路军被服厂、报社、兵工厂、油棉厂、医院、学校、粮所等。1986年,教堂又归天主教会所有。1997年时,对教堂屋顶进…[详细]
崞阳天主堂,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城隍庙街。坐东朝西,东西长51米,南北宽53米,占地面积2703平方米。民国十三年(1924)由意大利人,中文名称高毓谦建立,中轴线上有教堂,两侧有厢房。教堂砖木结构,正中有“天主堂”牌匾,内幕有十根方形石柱,高约7米。教堂西南侧立有意大利神父高毓谦的纪念碑1通,高1.73米。2007年1月为该天主堂核发了宗教活动场所证明件。天主教堂融汇了很多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体…[详细]
地点:崇阳街道正东街134号年代:清代核心价值:崇阳镇天主堂为川西反洋教后重修,记载着一段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史。同时,该堂还是天主教在崇州建立的第一座教堂,统领着六座分堂。清代在崇州原金鸡乡(今属崇阳镇)召开的天主教会议,是记入天主教世界史的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主持神父就常住该堂。由此该堂不仅可见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同时也是天主教亚洲史的实物材料。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详细]
天主堂坐落于鹿礁路34号。1842年,西班牙天主教会来厦门传教,初在鼓浪屿田尾租民房设礼拜堂,后迁入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858年后,西班牙天主教会先后在厦门磁安路兴建天主堂及主教署各一座。1917年,主教马守仁在鼓浪屿西班牙领事馆旁兴建了鼓浪屿天主堂,并将主教署迁至鼓浪屿。时厦门天主教教区管辖范围包括闽南、闽西及闽中25个县。建筑特点该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师设计。教堂坐西北朝东南…[详细]
天主堂是一座充满欧洲宗教建筑艺术风格的教堂,由法国的莫神父和董神父于1913年主持兴建,1915年竣工。天主堂位于荣昌县城内,堂高50米,占地4700多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教堂经5层盘旋而上80米高的钟楼,登临远眺,全城大街小巷尽收眼底,法国造的重庆地区最大的直径为2米的自鸣钟,一个世纪以来准确的向全城报时,声闻数里。教堂庭院内有上百年的珍贵的5株银杏树和2株桫椤树,…[详细]
汉口上海路天主堂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路。原名圣若瑟天主堂,建于1876年,二层砖石结构,建筑面积1273.45平方米。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巴西利卡式立面。内部半圆形拱券与交叉拱券构成天穹,取得了较大空间,既满足了使用功能需求,又赢得了宗教意义上的向上感。该教堂作为天主教汉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武汉近现代宗教史上的重要建筑。(第五批)教堂平面呈传统拉丁十字形,两层砖木结构,后侧左右各有…[详细]
南张天主堂位于闵行区秀文路485弄50号,(1876年始建,1899年被毁,1901年重建,.砖木结构。三角形山墙立面,层叠式壁柱,中大两小的拱券式入口,细部装饰简化。两翼伸出连续券柱廊向前围合成庭院,为上海唯一的教堂制式。围廊外部,中式的瓦片和西式的建筑是建筑的特-一。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南张天主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详细]
宣武门天主堂坐落在宣武门内,是北京的第一座教堂,为明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利玛窦获准在北京传教时所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当时任钦天监的德国人汤若望在教堂旧址重建,因位置在北京城南,俗称南堂,为清代北京耶稣会人士的活动中心。此堂现为中国天主教会使用。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详细]
七宝的天主教堂建于清同治六年。教堂周围的环境,闹中带静,是一个和天主谈心的好地方。教堂东面有一栋二层的神父楼,通过小边门与教堂相连,两者浑然一体,神父楼是神父居住、办公的地方,也是教友聚会、学习、活动的场所。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宝南路50号(南街口)类型:教堂…[详细]
延庆永宁天主堂在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阜民街黄甲巷7号(延流路昌赤路)。是哥特式风格青色建筑,有点儿像北京市西城区的西什库教堂,因此也被叫做“小北堂”。始建于1873年,好有历史感。教堂穹顶的壁画特别精美。景点位置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阜民街黄甲巷7号(延流路昌赤路)…[详细]
沟南天主堂,位于五台县沟南乡沟南村中。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13平方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卷棚硬山顶。教堂西有塾屋三间,深四椽,卷棚硬山顶。此建筑始创年代不详,自民国二年(1913)起,便成为天主教堂,1949年后改为县粮食局粮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退还给天主教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