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烧坡官亭位于古城东北面雷烧坡的坳上。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贵东兵备道吴自发捐资所建。一九八九年四月十日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乐安亭坐落在上庄镇旺川村东北0.5公里处,是旺川通往寺后村的必经之地,始建于明代,路亭东西通向,高5米,宽5.1米,长4.4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通体用花岗岩条、块石砌筑,平面呈长方形,直壁拱圈,上堆封土,东西两向均用条石门框、门楣组成门洞。门楣上设一石质匾额,镌刻内容有:西向正面是“乐安亭,大明万历元年(1573),曹永辅派子孙建”,东向反面镌刻建亭的时间及建亭人姓名。西向反面镌刻“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四月(1759)重修”等。北壁中部辟一龛窗,南北直壁下方设有条石坐凳,地坪亦用条石铺筑。该路亭至今仍供来往行人休憩及避风雨用,保存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11年,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进长泰纪念亭位于长泰县武安镇武德园北侧。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进入长泰,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所属叶文龙部的一个连闻风丧胆,向林墩方向逃窜而去,只留下戴大砖、李得茂两个便衣队共十多人出没长泰县城武安镇。国民党伪县长也携眷潜逃,住在县城附近的土豪劣绅相继逃匿他乡。广大群众受国民党“三光政策”、“共产共妻”等-宣传和-封建势力的造谣煽动,一时人心惶惶,商店时开时闭。24日凌晨,驻在浦南圩的4军13师37团(或38团)三连一百多个指战员奉令从浦南经浦泰公路进驻长泰。上午9时许,进抵县城北门,李得茂、戴大砖等落荒而逃。红军队伍穿越古街,直抵东门龙津江畔的泊岸凉亭和周围店铺走廊休息…[详细]
保定关“立马九岭”碑亭位于马港镇九岭村一组夹井,时间为1938年。2018年11月25日,保定关“立马九岭”碑亭被列为通城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面积1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以碑亭为中心,东50米,西50米,南50米,北50米。…[详细]
尊师亭与教泽碑是为纪念曹靖华父亲曹植甫先生建造的,位于五里川中学院内,于1985年9月4日竣工,该建造主体为六棱形亭式建筑,两边各附两间平房,占地120余平方米。教泽碑置于中部六棱主体建筑内,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四棱体,鲁迅先生亲书的碑文经原体放大后,原体原文镌刻于碑上,饰以镏金,熠熠闪光。尊师亭与教泽碑1993年被评选为三门峡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2002年被确立为三门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先生一生以来致力于山区教育,为山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11月29日,病中的鲁迅抱病为曹植甫先生写下了一篇碑文,这就是著名的《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这也是鲁迅生平著作中收录…[详细]
“六·二七”惨案碑亭位于聊城高新技术开发区韩集乡张会所村,年代为194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99年4月,“六·二七”惨案碑亭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元宰烈士纪念亭位于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上。陈元宰烈士,1907年出生在云霄县城关溪美街,1925年泉州培元中学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厦门投入工农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李联星等同志到漳浦创办醒民学校、组织农会、开展抗捐抗税斗争。1928年他典卖房屋土地做革命经费,并带领父母和弟弟参加革命,为地下党工作,在厦、漳从事通往中央苏区秘密交通工作。1930年调往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干事、厦门市委常委,配合陶铸组织领导厦门劫狱斗争。同年8月任漳属特行委书记。1931年初在厦门被捕关押于福州监狱,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他领导“政治犯”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受尽酷刑,致患重病。19…[详细]
永芳亭位于临武县万水乡卢市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永芳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亭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外延20米处建筑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