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烈士纪念亭位于长乐区罗联乡蕉岭自然村青闸路旁,北负牛桶山,面对笔架山。1947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闽中地委在长乐玉田龙卷墓农场召开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结合闽中地区实际,决定发动武装暴-动-,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会后,中共福长平(福清、长乐、平潭)工委书记陈振先在闽中地委的武装协助下,一起发动群众,并制定暴-动-方案,长乐工委书记兼长乐游击大队政委陈亨光也积极投入龙高…[详细]
练光亭位于朝鲜平壤市中区的大同江畔,亭内悬挂著“天下第一江山”的匾额,据说古代中国的外交使节人员来平壤观光,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亲自题上“天下第一江山”六个汉字来赞美它。该亭子始建于高丽时期(918─1392)的1111年,后经多次修缮和改建,现存建筑为1670年重新修建的。练光亭建在大同江岸峭壁上,与周边景色十分和谐,互相衬托。亭子南边靠岸一方建在用石头垒砌的高台上,北边一方以高硕方柱支撑,看起…[详细]
盛乐百亭园亭者,民之安定也。亭,这种形式多样的园林小品经过千年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已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安定祥和的代名词。百亭园,汇聚百座华夏名亭,让您不必东奔西走访天下,即可领略天下名亭的风采,感受中华亭文化的丰富内涵。亭者,停也盛乐百亭园,坐落于和林县城关镇南宝贝河畔的群山之中。这里山岭拥翠,沟谷环绕,天设地造一方宝地,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园区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由国内外著名旅游和工程技术专家精…[详细]
千甓亭(含皕宋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千甓亭位于湖州市区东门月河街,是清代著名学者陆心源的宅院建筑,因藏有汉、晋等朝古砖而得名。陆心源<1834—1894),字刚文,号存斋,又号潜园老人,湖州人。以藏书之富名冠两浙,与杭州八千卷楼丁氏、山东聊城海源阁杨氏、常熟铁琴铜剑楼瞿氏,并称海内四大藏书家。所撰辑《潜园总集》940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千甓亭建于光绪七年(…[详细]
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详细]
诸公井亭位于东山镇西街。井成于明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太湖涸,东山居民用水发生困难,时里中父老倡议募金挖井,以解水荒。迨井建成,周围居民得益匪浅,为纪念创建父老和捐金者,命名“诸公井”,以志不忘。井亭建于清代。东山旧俗中,以正月上旬出“猛将会”最为热闹。东山人称猛将神为“会”,非常信奉。据《畿辅通志》云:“刘猛将军,名承宗,广东吴川县人,元末,官指挥使。江淮蝗旱,督兵逐捕。后元亡,…[详细]
蔡国故城(今上蔡县城关)东去三十里蔡冈(现白圭庙一带)有一座重檐高翘、简瓦盖顶、古雕秀丽的八角凉亭矗立于八尺高台之上,掩映在几株古柏之中,这就是悠久历史的伏羲画卦亭。 据传,远古时期此处上临于蔡水之滨的高台,台太四周广二十余顷,蓍草丛生,其间有首若龙矫、尾若凤翔者盈于台 ,于是便有“蓍草台”之称。司马迁所谓“百茎丛生、上有青云覆之,下有灵龟守焉”即指此草。又传,蔡水之内曾有一尺有余,素甲缟身…[详细]
1924年8月,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派永谢文锦回家乡温州筹建党团组织。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简称“温独支”)在城区侯衙巷新民小学成立,书记胡识因。这是浙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组织,始属于党中央,后归上海区委领导。至1926年底,党团员发展到50余人,分布于永嘉、瑞安、平阳和乐清等地。“温独支”诞生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国民党组建地方党部,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支援北伐战争…[详细]
泉郡接官亭,俗称观音大士亭,坐落于泉郡临漳门外黄甲街,亭古名盛,有“闽南--”之美誉,历来香火鼎盛。据郡志载,宋庆元四年(1198年)临漳门外有甘棠、棠阴、龟山三桥,三桥尽处有古接官亭,供奉观音菩萨,亦称观音大士亭。明万历辛丑夏,洪水泛溢入亭,水退不见菩萨佛像,里人称菩萨己驾波归南海普陀山。同年江水漂来旃檀巨木,滞亭边不去,拾入亭中,异香盈亭,夜灿毫光。里人异之,遂聘名师巧匠,依唐阎立本所绘之观音…[详细]
介 绍 从文笔塔下来,出红梅公园南门,步行不多远就到了“东坡公园”,这是一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百姓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11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详细]
息影亭坐落在韩国全罗南道潭阳郡南面纸谷里山75-1号,是金成远为石川林亿龄而建造的亭子。后来金成远又在息影亭旁建造以自己名号栖霞堂命名的亭阁,栖霞堂曾因年久失修最近才经过整修恢复原貌。根据《栖霞堂遗稿》记载可以知道,金成远在36岁那年(公元1560年)建造了息影亭和栖霞堂,金成远是松江妻家的堂叔,比松江大11岁,在松江到访城山时,两人曾一起在环碧堂同门学习。松江以息影亭、环碧堂、松江亭等城山一带美…[详细]
澄鲜阁与谢公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端。刘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十六日,太守谢灵运抵永嘉郡,常登拱辰门上谢公楼遥望江天,政暇频游江心孤屿。澄鲜阁原名“水陆阁”,号称“江上楼”;北宋崇宁元年(1102)创建,明正统间重建。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时,为纪念谢公,取其“空水共澄鲜”之意,易名“澄鲜阁”。今阁为清代晚期建筑,为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二层硬山顶建筑。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次间为混合…[详细]
却金亭碑位于今广东省东莞城区光明路与教场街交叉的街角处,却金亭碑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根据碑文的记载,当时广东一带有些地方对外通商秩序混乱,贿赂和乱罚问题严重,甚至还有对外商拉差、劳役的现象。兼管口岸的番禺县尹李恺上任后,对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盘,责令其自报数而验之。无额取,严禁人役,勿得骚扰。”外商非常感激他,由暹罗商人奈治鸦看邀集外商,筹得一百两白银,送给李恺,李恺坚决不受。奈…[详细]
五磊山古望海亭位于牛角峰巅,清郑辰在《五磊山记》中云:“环标秀出,罩落群山。下视千峰,云升霞举。夜半日出,吞吐虹涛。”现新建望海亭,位于五磊寺东北山口外的百步岭顶。它像一颗翠涧绿珠,镶嵌在万山峰岭。正如姚江陈伯含诗云:“万山山下云如海,一望空天上有亭;何必数椽容我足,自然长啸任人听。” 古望海亭,为粗刻简陋石亭,伴着它孤独亭影的是那罗延尊者结庐静修的祖师洞,荒凉寂寞,后来终于湮没。后寺院僧众在其址…[详细]
亭,南宋淳佑始建,清初毁废,公元一九九三年春重建。夜晚登临,前瞻岩岸,晓月石涛,别有洞天。地址: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大小洞天旅游区内电话: 0898-88830188官网: http://www.sanyapark.com开放时间: 7:30-18:30门票票价成人票130元(含电子导游器)。优惠政策1、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身高1.2-1.4米儿童,门票半价优惠70元。2、60-69周岁老年…[详细]
时代:民国惠州留丹亭,位于惠州市市区西湖点翠洲。民国2年()为纪念辛亥惠州“马安之役”牺牲的陈经等15名烈士而建。亭名“留丹”,取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意。1916年改亭为阁,1927年阁坏,改为中山亭,1935年重筑亭,仍名“留丹”,又名“烈士亭”。1959年,又改亭为阁,面积380平方米,平面呈“工”字形,阁顶以庄重大方的歇山造与坡度平缓的卷棚式相结合,阁内游廊环通,…[详细]
烟水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甘棠湖中,楼台远距世俗红尘。走过九曲小桥,进入洞门,即到四周环水的烟水亭。在粉墙环抱、楼台高耸、绿树浓郁…[详细]
考亭村地处建阳西郊,属潭城街道办事处辖地,距市区约3公里,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讲学之地。考亭村背负青山,三面临水,风景清幽,民风淳朴,自古就为文人墨客所好。村子以观光休闲文化旅游、葡萄及桔柚等优质水果种植和淡水渔业为主要特色产业。考亭有“中华一绝”的“千年古樟树抱佛”自然景点,这棵古树被《中国地理》杂志列为全国46棵古树名木之一。考亭村有建于清代的太保庙、将军庙和八十年代建造的浮桥,以…[详细]
王店曝书亭位于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广平路南端。为一园林式建筑群,占地6500平方米。为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先生故居。始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原名“竹垞”,曝书亭原是其中建筑之一,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称名于世,后人遂以曝书亭为名。园林艺术风格质朴淡雅,结构布局疏密有致。园门向北,进门左侧为“娱老轩”,坐北朝南,系三开间厅堂。其西为“醧舫”,三面临水。楣额为清初书法家郑簠所书。距醧舫数十步为“潜…[详细]